是啊,終於要出函谷關了。

過去的一年裏,我南定蜀地,北奪三郡,食邑六千戶,看似真的無比風光。

但我卻很清楚,無論是之前我定蜀地時遇到的那些叛亂者,還是在隴西、北地、上郡中殘留的三秦黨羽,其實都是不值一提的。相比函谷關外那個龐然大物,以及漢王他們那一年裏經歷的戰鬥來說,我的作戰,真的太輕鬆了,輕鬆到讓我覺得我得到那麼多的封賞都有點受之有愧。

因此,在出函谷關之前,我便做好了必死的準備。但是當我看到那些從高陽起義時就跟隨着我的兒郎們,我便不由得愁苦起來,也不知道此次出關,他們之中還有幾人能活下來。當年他們大都還是少年之姿,便跟着我起兵反秦,如今數年過去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才只有二三十歲。

以隴西都尉從擊項籍軍五月,出鉅野,與鍾離眛戰,疾鬥,受梁相國印,益食邑四千戶。《史記·酈商列傳》

從擊項籍軍,與鍾離眛戰,受梁相國印,益食四千戶。從擊項羽二歲,攻胡陵。《漢書·酈商傳》

之後,我便率領着我部精銳之卒數萬人抵達了滎陽。而當時正值漢軍騎兵全面改制階段,所以我部的一部分騎兵部隊也很自然的被劃入了郎中騎兵序列。但這只是我在三秦之戰中收服的一部分精銳,因此並沒有動及我的根本。

漢王當然也知道我的情況,但是奈何我大哥的情面,所以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我部便一直跟隨漢王固守滎陽,很少出擊。而在項羽大舉進攻滎陽期間,因爲九江王英布來避難,所以我大哥便向漢王請示讓我帶着我的本部人馬去迎接英布,並和英布一同在成皋一帶佈置防線。

之後漢三年到漢四年間,我便是帶着我的本部人馬協助漢王在成皋一帶和項羽作戰。期間也是損失嚴重,畢竟是和霸王直接交戰,所以我也不敢託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此又讓我逃過了一劫。然而我終究還是忘不了那一天,也就是滎陽城淪陷的那一天。

漢御史大夫周苛誓死不降,爲項羽坑殺;漢將軍孫赤降楚......

那一個個和我地位相同,甚至比我地位更高的漢庭重臣們,從此跌落。他們中死去的固然壯烈,但是沒死的呢?徹底淪爲了叛臣,不僅不被楚所信任,而即使他們以後回到了漢庭,也註定再不會被漢庭所信任。

對此,我也不能說什麼,或許這就是命吧。

在滎陽戰役後,我依然還是率領着我的本部人馬跟隨漢王不斷和霸王項羽進行作戰。不過我們的戰鬥要比之前更靈活了,基本上就是敵退我進,敵進我退。因此雖然每次還是被項羽壓着打,但終歸不會再讓項羽打出第二個滎陽。

而要是再像那次被項羽給一鍋端了,我感覺我們都不用打了,直接認輸吧。

好在,我的大哥也一直都安然無恙,並且還不斷給與我信心。按照他的說法,如今霸王被漢王死死拖在了滎陽一帶,而大將軍卻帶着另外一支漢軍平定了燕、趙,所以只要他再拿下齊國,我們就能真正翻盤了。

對於那位大將軍,我其實還是很陌生的,畢竟之前我幾乎都沒有和他一起作戰過,所以要不是大哥的話,我都快忘記他了。再根據大哥這麼一說,看樣子,漢軍的未來就只能寄託在那位大將軍身上了。

不過,大哥是不是忘記了盧綰太尉?畢竟盧綰太尉也率領數萬人深入西楚腹地了,相比那位不熟悉的大將軍,盧綰太尉我還是瞭解的,他的能力也很強,不然也不會是我們漢軍的太尉了。所以在我看來,就算那位大將軍不行,但只要有盧太尉在,至少也能把西楚內部攪個天翻地覆,這樣西楚自然就不戰而退了。

只是可惜,關於大將軍和太尉誰更強的這個問題,我再也沒有機會向我的大哥請教了。

爲什麼?因爲有人害死了他。

兇手又是誰呢?漢軍大將軍韓信和齊相田橫。

當我知道我大哥是被齊相田橫給活活烹死後,我當場就下達了全軍集結令,我要向漢王請戰,我要東征,我要殺了田橫爲我大哥報仇。

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爲王!”《史記·淮陰侯列傳》

當我走入漢王營帳,還沒等我開口,漢王便直接將大將軍韓信的書信扔給了我。看完後我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晚了。齊國已經完了,而大將軍韓信已經全面控制了齊地,並且還要求漢王封他爲王。

接着,漢王也把他的決定告訴了我,他會封韓信爲王的。然後我問漢王,那我大哥呢?漢王沒有直接回復我,只是給我說了一句話,我們要想戰勝項羽,只能靠韓信。

而後我就退出了漢王營帳。因爲我知道,漢王說的是對的,此時的韓信的確已經成長爲一個龐然大物了。而我們要想擊敗西楚那個龐然大物,就必須依靠韓信。那麼無論韓信做什麼,我們都只能順從,哪怕韓信踩着我大哥的屍體成爲了齊王,我也只能忍。

爲了報仇,我必須也要像韓信那樣,建更多的功,當更大的官,直到能夠爲大哥報仇爲止。

漢四年,當霸王在徹底失去齊國後,自知形勢已經逆轉,便主動和漢王進行和談,並簽訂鴻溝之約,開始全面後撤。

和談嗎?當年漢王主動求和時,霸王您可是看都不看,如今卻主動和談,真以爲這天下是你們家的嗎?於是,不出所料,在楚軍後撤之時,漢王下的軍令便是,全局突擊,不殺項羽,絕不休戰。

然而此時的霸王雖然不如之前了,可畢竟還是霸王,因此我們在固陵又遭到了大敗。但是,也就是在這場戰鬥中,我率領着我的本部人馬在鉅野和西楚重臣鍾離眜部進行了一場激戰,雖然未能大獲全勝,但也給了西楚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因此作爲全軍少數幾個逆勢而戰的漢軍將領,我很自然的就得到了漢王的信賴,並在之後的作戰中,被漢王不斷委以重任。包括之後那場影響深遠的胡陵戰役,我便是主攻將領之一。

漢五年,項羽死,西楚覆滅,漢王登基稱帝。

而我作爲皇帝的心腹大將,自是得到了更重的封賞。陛下爲我再加食邑四千戶,合計之前封賞總計萬戶;並讓我出任梁相國,鎮撫梁國,牽制梁王彭越。

快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爲大哥報仇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