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墳地產暴漲的今天,入土爲安成爲一種奢侈,古話裏的一句惡毒詛咒“死無葬身之地”,如今竟然有可能成爲一個普遍性的社會現象。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菜導回了一趟老家。

  在朋友的聚會上,菜導一位朋友說,他母親今年55歲,剛退休,這退休的第一件事不是計劃怎麼喫好喝好享受晚年生活,而竟然是着急要去看墓地。

  朋友說:媽你這也太不吉利了吧,這事不着急,您長命百歲着呢!

  朋友她媽直接回應道:現在不看不買,以後墓地漲價了就買不起了!跟你說是讓你一起參謀一下,有啥吉利不吉利的?!

  在座的很多朋友聽了之後,雖然一時間覺得有點哭笑不得,但細想之後,卻也覺得這擔心並非不無道理,甚至很有前瞻性。

  這些年來,一路暴漲的不只是活人的房地產,還有死人的墳地產。

  在繼生不起、養不起、住不起之後,死不起也已經成爲越來越多人頭疼的問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趨勢下,提早看墓地爲幾十年後的身後事做準備,這位母親其實還是在想方設法給自己的家庭和後代減輕壓力啊……

  畢竟,活着的時候得掏空6個錢包讓兒子能在大城市落腳,死了之後如果自己想有個安穩的去處,也得先划算划算了……

  電影《瘋狂的賽車》裏,曾有這麼一個經典片段:

  徐崢出演一個售樓經理,給爲師傅買墓地的黃渤推銷說:我們這裏是高尚社區,上風上水。地下CBD,人生後花園,按均價僅售人民幣三萬元整,值得一生典藏!

  黃渤聽完介紹後,義無反顧地花掉幾萬現金給師傅買一塊好墓地,還要求徐崢給他師傅提供最好的一條龍服務。

  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是2009年,在當時,每平方米房價超過1萬元的只有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南京、天津6個城市,菜導所在的廣州,當時的房價也不過9718元/平。

  在活人的房價都還大都是幾千塊一平的年代,對於電影裏三萬塊的墓地,大家當時都只當是喜劇電影誇張的無稽之談。

  而如今,墳地產一路飆升,一塊談不上多麼上風上水的墓地,也沒有電影裏說的附帶豪華精修可號稱地下CBD,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方安身之土,就已經動輒要十幾萬起步了……

  這就像2001年上映的電影《大腕》裏,那個對於豪宅4000美金的搞笑段子。一開始以爲是諷刺,沒想到很快變成了現實。

  4000美金還想在2019年的一線城市買豪宅?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門檻都摸不到了好嗎!

  那麼,墳地產現在到底有多貴?

  菜導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一名網友的爺爺看中一款15方的合葬墓地,墓地條件挺好,只是價格不太友好,需要160萬。

  這位爺爺有一套價值200多萬的住房,要買這塊要價160萬的墓地的話,相當於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才能去換墓地。

  爺爺表示,年輕時已經喫了太多苦,不想死了之後住下面還受苦。

  面對老人想賣房換取對於一塊好墓地的執念,家人很爲難。

  畢竟這年頭有套房比什麼都強,而且從現實的角度去考慮,在往後的生活中,還有更多比墓地更加迫切的剛需,通通都需要用錢解決。

  在墳地產的狂漲之下,中國人最爲看重的“入土爲安”反而成爲一種奢侈,孝順和現實的天平之間要如何平衡,成爲一道令人兩難的選擇題。

  有人可能會說,上面的這個案例可能是個例,不能代表整體情況。

  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下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的墓地價格:

  看完這份數據,相信屏幕前的很多菜友都長呼一口氣感嘆:死不起!還是好好活着比較容易!

  請注意!這還只是2017年的數據,在那時候很多城市的每平方米墓地價格就已經是在1萬元以上了,甚至部分城市已經飆升至6位數,而多少人的年薪到現在都還沒夠得着6位數?

  作爲A股“殯葬第一股”的殯葬企業福壽園財報顯示,2017年,單個墓穴的平均售價漲幅高達17.2%。

  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增速僅爲5.71%。

  2018年福壽園墓穴的平均售價約11萬元,價格漲幅達7.5%。

  而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3月北京平均房價爲6.49萬元/平方米。

  這些年,房地產的漲速過分是人盡皆知的,而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是,墳地產現在的漲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普通人來說,光是活着就已經要竭盡全力了,而如今,就連體面地死也是一件需要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古話裏的一句惡毒詛咒“死無葬身之地”,如今竟然成爲一個普遍性的社會現象。

  入土爲安成爲一種奢侈,人們就解鎖了不少入葬新姿勢。

  海葬,是一種歷史比較久遠的葬法,拋棄了入土爲安的觀念,將骨灰撒到海里。在墓地愈發緊缺的今天,海葬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提倡。

  樹葬,是近年來的一種生態新葬法,將骨灰埋在樹下,一般以樹爲標記,在注重生態的今天,樹葬也不失爲一種好的入葬方式。

  壁葬,是在一面牆壁安置幾十甚至幾百個骨灰盒,存放量很大,同時也很節省空間,價格也相對沒那麼貴。

  此外,墳地產還開發出了將壁葬和地葬相結合的升降式花園葬。

  和壁葬一樣,將很多家的骨灰盒都並放一處,不同的是,升降式花園葬平時都埋在地底下,當有一家祭祀的時候,其他家的骨灰盒就也一起升上來透透氣,完事了就再次降回地底下去。

  在香港,還解鎖了骨灰船葬法,將骨灰放到船上,除了清明和重陽需要祭拜的時間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海上飄遊觀光。

  另外,近年來面對墓地價格連年高漲,本地墓地數量亮起紅燈信號,很多一線城市的人選擇到三四線小城市易地而葬。

  在很多一線城市,一塊好墓地的價格,比幾線小城市的一套小區房還要貴。

  很多精明的人就心生一計,有了新的賺錢主意——到小城市買小區房放骨灰。

  這樣一來,不但暫時解決了買不起墓地的問題,還能順便坐等房子漲價,到時候甩手賣出去大賺一筆。

  於是就有了很多隻放骨灰不住人,畫風無比詭異的幽靈小區,一整個小區都是骨灰,想想就瘮得慌。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喪葬行業也將成爲不可或缺的剛需,而哪裏有剛需,哪裏就有賺錢的機會。

  從2000年到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從1.26億增加到2.49億,幾乎增加了一倍多,佔總人口比重從10.2%上升到17.9%。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必然導致未來幾年殯葬需求還會進一步加大,墳地產必然會進一步愈演愈烈。

  在過去10年,房地產興起,無數資本流進房地產行業擡高房價,買房炒樓,導致一房難求。

  在房住不炒的監管之下,炒房致富今天已經不可取。

  現在,面對墳地產興起和高達80%的利潤空間,相關的資本炒家已經蠢蠢欲動了。

  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我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若干年之後,能讓我們的靈魂有一個體面的容納之處,僅此而已。

  但照着這個態勢發展下去,已經花了大半輩子供樓的我們,或許以後買塊墓地也得限購搖號、限期持有,甚至是共有共享了……

  這到底是生者的悲哀,還是往生者的苦難呢?

  ps:菜基最近廢寢忘食憋了一個大招,他讓我和大家說一聲:明天有大事發生,千萬不要錯過明天的頭條文章!

  重要通知:

  菜鳥理財學院課程《巴菲特推崇的基金該怎麼投》全新升級,後續更系統更實操的指數基金投資技巧僅在該課程中更新,想要全面掌握指數基金賺錢祕籍,請即刻訂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