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朋友諮詢過獸醫小明,說家裏養的貓咪本是在路邊撿到的同一窩貓裏的兩隻貓兄妹,可是到了發情期,公貓看上了它的親妹妹,公貓總是圍繞着母貓打轉,還一有機會就騎到母貓身上準備做一些非分之事,身爲鏟屎官到底該不該拆散這段“孽緣”?

  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肯定是需要將兩隻貓咪分開的,因爲近親繁殖是有一定風險的。

  那麼很多人會好奇,貓咪如果有這樣的行爲,在它們的眼中,有“家人”這個概念嗎?還是體內荷爾蒙激發後,真能上演“有情人終成兄妹”的狗血劇情?

  一、貓界的“七大姑八大姨”真實存在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催婚了

  貓咪主要是通過氣味來判斷對方是否具有親和性,如果對方有自己熟悉的氣味就是親人,不熟悉的氣味就可能是成爲陌生人。所以小貓會把自己的兄弟姐妹當成是一同安心長大的小夥伴,而不會像人類這樣明確地知道和自己有血緣關係,有兄弟姐妹。

  其實貓媽媽的母性也是受荷爾蒙的影響纔會被全部激發出來,隨着體內這種荷爾蒙的降低,貓媽媽母性的流露也會逐漸減少。

  所以在貓咪的世界裏,家人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七大姑八大姨這種神奇的存在是絕對沒有的,可能只有我們人類纔會要忍受來自七大姑八大姨們叨叨叨了吧~

  貓咪:“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催婚了!”

  二、貓咪發情爲啥會“六親不認”,連自己的小姨媽都不放過?

  一旦到了發情的季節,母貓的尿液中會有特殊的味道,在生物學上統稱爲性費洛蒙。母貓的性費洛蒙能夠傳出去好幾公里遠,所以就算家裏沒有母貓,公貓也可能會蠢蠢欲動。

  公貓聞到這種味道後會引發公貓的性衝動,再加上貓咪眼中是沒有親人這個概念的,所以如果家中也有母貓,就有可能會導致近親繁殖。

  貓咪交配只是一種生理本能的驅使,體內激素驅使它們發情,交配懷孕後,纔會降低身體內激素水平。

  所以也不能怪貓咪發情了爲什麼會“六親不認”了,這畢竟是本能啊~

  貓咪侄子:“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貓咪小姨媽:“求放過~”

  三、貓咪近親繁殖存在的風險

  動物的近親繁殖是會給後代產生不好的影響的,因爲兩個血緣相近的個體,都會分別從他們的上一輩甚至是祖先那裏繼承較多相同的基因,在這些相同的基因中,有一些是隱性遺傳疾病的致病基因。

  那如果這兩個個體分別爲一公一母,它們交配並繁殖了後代,後代出現這種遺傳疾病的概率就會比不是近親交配繁殖的後代出現遺傳疾病的概率大很多。

  所以爲了一個生物種羣的良好延續,避免近親繁殖產生不健康的後代是很重要的。

  四、怎樣最大程度的避免“天下有情貓終成兄妹”?

  1、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注意將發情期有血緣關係的貓咪隔離開來,兩隻貓咪被隔離自然不會產生這種近親繁殖的行爲了。

  2、如果家裏有近親的貓咪,可以帶貓咪去做絕育,這樣也就不會導致貓咪生下不健康的貓寶寶了。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是無法百分百保證貓咪不進行近親繁殖的,比如在無人問津的流浪貓世界裏,或者由於主人的大意疏忽,貓咪有了近親繁殖的行爲,這些情況都是無法避免的,主人也不要過於責備自己,下次及時防患於未然就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有疑問可以聯繫獸醫小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