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成為中日關係轉圜的契機。今年5月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時曾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是以條約以法律形式確認了「中日聯合聲明」的各項原則,包括日方深刻反省戰爭責任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表態,宣示中日要世代友好。

中日在1972年建交後,雙方關於盡早展開和平友好條約談判的呼聲日益高漲。1975年1月,兩國即展開預備性談判,並達成兩點共識,但談判一度擱淺。

直至1978年7月,中斷兩年多的中日締約談判才在北京重新舉行。同年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互換儀式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特別訪日,並與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共同見證雙方外長互換條約批准書的證書。

在當年鄧小平訪日的記者會上,對於中日關係最敏感的釣魚台問題曾提出,「這個問題可以先放一下,也許下一代比我們聰明些,會找到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雲方表示,後來,外界將之概括成「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八字箴言。

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或許又再度成為中日雙方面對當前國際情勢,對於雙邊關係走向的新共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