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智慧的祖先留下方塊的孩子以及抑揚頓挫的讀音,造就了中國的詩詞文化。從學府詩到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詩詞見證了華夏文明的延續。

  作爲中國人,我們血液中便流淌着先輩們流傳下的音韻。正如莎士比亞所說過的“一千個人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國人對詩詞的品讀見解也各不相同。雖然是同一首詩,單從不同角度就能讀到不同的感覺。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可以一詩多解的詩文。宋代文學家蘇軾所寫的《海棠》。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想必很多人都有聽過這首詩,並且中學語文課本中也都有提及。語文課文中所給出的解讀是這樣的。

  嫋嫋的春風吹動着生長在春天的萬物,一片生意盎然。夜裏微微溼潤的霧氣中凝結着花香,飄散在空氣中,月亮此時也從東出於山慢慢的轉到廊亭之上。只害怕夜色漸深,花兒睡去後誰來陪伴我。所以點上長長的蠟燭,照亮花兒的紅妝,與她共到天明。

  高中老師大都如此解讀,此詩一是表達了詩人對海棠花獨有的喜愛,不惜一夜用燭將海棠着涼。二是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因爲詩人寫下此詩時已經是不惑之年,但詩中用詞明亮歡快,並沒有給人年已不惑的頹唐萎靡。

  但本人在此想班門弄斧,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但倘若聯繫創作背景時就不難發現,寫下本詩時詩人已是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的五個年頭。詩人正是在烏臺詩案之後被貶,烏臺詩案可以說是蘇軾人生的轉折點,對他的打擊相當大。如今來到黃州五年,年已不惑,眼看着空有學識卻不能效力國家,怎能不感到憤怒,對統治階層的愚蠢政策與奢靡生活更是嗤之以鼻。按這種思路來想,蘇軾寫詩表面意在觀景詠物,實則暗諷朝中。雖然在次年便被提拔,但也並不能影響對此詩的另一種理解。

  這樣一來對於此詩如此解釋也不爲不可。又逢春天、萬物復甦,在此季節皇宮內香霧繚繞,歌舞成歡,直至月上梢頭照在庭前還未覺夜將過半。此時夜色已深,而朝中大臣卻爲觀花整夜點燃高燭。“高燭”這裏可以理解爲特別長的蠟燭,一般用於大戶人家。《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有云“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硃紅大高燭,點的兩條金龍一般。”由此可見,高燭在當時多是達官貴人家中才有,尋常百姓是點不起這種蠟燭的。而宮中卻爲賞花便用高燭將庭院照耀的燈火通明、恍如白晝,可見朝中浪費成瘋、生活腐敗。蘇軾不敢直言,卻用了一種更難讓人察覺的形式表達了對朝中腐敗的憎惡。

  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解讀,而讀者自身的經歷也會賦予詩文新的生命力。您各位更傾向於哪一種解讀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