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該綜藝錄製過程極其危險,據悉高以翔的事故已經不是節目第一次發生此類情況了。《追我吧》到底是個什麼綜藝?綜藝行業的現狀果真如此嗎?這是否是一種行業病態?


經證實,知名演員高以翔在寧波錄製綜藝《追我吧》期間暈倒,後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去世。

據現場觀眾還原,高以翔是在今日(11月27日)凌晨1:45分左右進行跑步項目時突然倒下的,經現場醫護人員心臟復甦一段時間後,2:30左右被送上了救護車。

27日下午,娛理工作室到達了事發地節目錄製現場,目前寧波正在下著小雨,錄製現場進行了封鎖,看上去十分悽涼,有幾位節目組工作人員正在搬東西,撤離現場。

我們試圖詢問工作人員,但對方均無回應。現場入口的牌子上寫著:此區域為拍攝宣傳寧波的節目所用,將進行臨時場景搭建和錄影,錄製週期為2019年9月20日-11月30日。也就是說這次是節目組的最後一次錄製。有些錄製節目的藝人的行程也是30號飛離寧波。

在我們惋惜高以翔一條鮮活生命離去同時,一些細節也引眾人疑慮:為何藝人要在半夜錄製如此高強度節目?錄製現場是否有更多周全保障?每檔光鮮綜藝背後,藝人們到底都在經歷些什麼?

事故發生現場,新浪娛樂獨家圖片

高以翔錄節目猝死

五問《追我吧》節目組

11月27日,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錄製已進入整季尾期。據娛理工作室所知,幾位節目固定MC中,早有人找了一些理由向節目組提出過請假申請,另有人也確實「不想去了」。歸根究底,節目競技強度太大,大家受不了了

這檔浙江衛視的新節目,簡單打個比方,就像是極限版的《智勇大沖關》。

每期錄製,節目固定MC會和飛行嘉賓以追趕形式進行闖關比賽。每條闖關賽道平均長約1.5公里左右,在這1.5公里內,節目組通常會設置兩個大型障礙裝置,含多個極耗體力的關卡。

譬如讓嘉賓在架空的蜂巢迷宮裡爬上爬下,腳踩晃動梅花樁前行、躍過不斷翻動的菱形滾筒器械等等。而在終點處,等著嘉賓們的是攀爬70米高樓,再從高空速滑至對面羣樓的刺激性體驗。儘管嘉賓攀爬過程中會有安全繩助力,但也讓人膽戰心驚。

《追我吧》曾曝光過的節目訴求點↑

梳理節目已播出的幾期,因為主打夜間追逐概念,《追我吧》常常是從半夜開錄,持續到早晨。

據跟過現場的某藝人宣傳向我們透露,整個錄製過程十分損耗體力。在強調極速競技的環境下,嘉賓均要「拼了命」闖關。

有常跟藝人活動的粉絲感嘆,在這檔節目的外跑環節,他們往往跟不上自家愛豆的速度,「愛豆必須狂跑,我們基本都是騎著電動車在跟。」

在拍攝完的幾期節目中,節目組往往請的都是體力見長的飛行嘉賓,如奧運冠軍鄒市明、李小鵬、郭躍,素人健身達人,「跑男團」成員,或是年輕氣盛的愛豆如UNINE,而固定嘉賓陳偉霆、黃景瑜等也都是長期健身者。

但即便如此,錄製過程中也幾次出現嘉賓腿抽筋、嘔吐、吸氧等狀況。早前,陳偉霆臀部抽筋的畫面還被網友做成過趣味表情包。如今看來,「玩笑」背後折射的是藝人深深的安全隱患。

#陳偉霆屁股抽筋#

某資深綜藝製作人在看了節目後謹慎表示:「我們在錄此類戶外節目時,藝人身邊都是不可能離開人的。Follow pd 、vj 、翻譯、 藝統、安保2個是基本操作。我不知道《追我吧》是不是。但從一些鏡頭角度看上去,感覺就是嘉賓自己跑,身邊沒跟那麼多人,大概就vj 、follow pd的樣子了。」

另有資深製片人頗為痛心表示:「我僅代表個人不太理解這個節目的定位。出發點導致一切。感覺它就是把嘉賓扔在一個強壓狀態裏,為了達到綜藝效果而用高難度任務逼他們作出極限反應。還一定要趕在半夜錄製?這也太不『人性』了。」

《追我吧》中的驚險場景↑

娛理工作室在高以翔事發地觀察到的有限情況來看,因場地所限,嘉賓錄製時,急救車只能停在離事發地50米開外處。

某媒體曝光的一份《追我吧》與藝人簽訂的合約,其中提及:藝人乙方保證參與節目錄製時身體狀況良好,沒有任何有礙或不利於參與節目的身體或精神上的損傷或疾病。

節目競演存在激烈競爭之情形,可能會給乙方將造成生理、心理負擔。

藝人乙方對此要有充分認知,完全自願參加並完全願意承擔由此可能帶來的一切後果。

而在高以翔出事後,有好友爆其已感冒數日並連續工作了17小時。

網傳《追我吧》與表演嘉賓簽署的合約↑

盤繞在我們心頭的疑問是:

1、在高以翔倒下時,錄製現場醫療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如網友所論,現場工作人員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急救,而使高以翔錯過了黃金急救期?

2、節目主打夜跑概念,夜跑項目是否經過專家的專業測試?是否適合所有嘉賓參與?每位嘉賓上節目前是否經過體能測試確保達標?

3、夜跑錄製期間,相關工作人員配比如何?專業醫療團隊在節目錄製地點多遠範圍內候命?

4、節目中設有70米高空爬樓環節,除了安全繩外,錄製現場還有其他相關安全措施保障嗎?此類高危項目此前是否經過了安全專家評估?

5、就娛理工作室探訪節目現場所見,錄製三大區域內有一方極深的水潭,但該水潭四周並無任何障礙物隔離。夜跑時,此處危險如何百分百避免?

截至目前,《追我吧》節目組除了一紙聲明外,並沒有做出更多說明,而這顯然是節目組需要直面的追問。

上:高以翔經紀公司發布的聲明;下:《追我吧》節目組發布的聲明

綜藝嘉賓處「弱勢」

超時刷夜系常態

事實上,這些年來,綜藝節目錄製發生安全事故不止一起。諸多參與現場錄製的網友們也紛紛表示,節目組超負荷、過勞錄製是常態。為什麼綜藝行業會存在這麼多不規範的隱患?

娛理工作室調查得知,在藝人和節目簽約的勞務合同裏,節目方都會寫明已為藝人購買了保險,但許多藝人方面並不會仔細追究節目組具體購買的是哪一類險種,也不是所有藝人方面都會在節目錄製前落實保險購買情況。一些飛行嘉賓或者小牌藝人甚至沒有保險保障。

亦有藝人團隊表示,節目方為一般藝人提供的多隻是普通意外險,大牌一些的藝人,節目方會幫買意外(含死亡)+醫療險。

據某資深藝統透露,她所參與過的節目,通常給到藝人的合同保額是500萬/人,頭部藝人會要求買1000萬保額的保險。

流傳在外的《追我吧》合同中,也提到為藝人購買的是意外傷害險。

企業團體意外綜合保險方案(娛理獨家圖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意外險的保險範疇即外來傷害對人體造成侵害,才能進行理賠。換句話說,保險承保的是在錄製現場遭受的非人為的傷害,比如說舞臺坍塌、幕布倒了造成的骨折、甚至死亡之類的意外傷害。但高以翔的死亡不屬於意外險承保範疇。

除了保險外,節目組對安全問題並未提供更多保證。

娛理工作室瞭解,在綜藝進行一些危險係數高的競技遊戲前,正規導演組確實會對項目進行反覆踩點測試,現場也會準備安全措施,配備相應醫護人員。一連耗時幾天的戶外真人秀,工作人員隨身包裏堆滿了各類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但在高危節目開錄之前,鮮少有節目組有意識為藝人進行身體健康檢查。

早前,就陸續發生過董子健在《高能少年團》骨折,李晨、Angelababy在《奔跑吧兄弟》中手指骨折,陳楚河在《非凡搭檔》中摔斷了腿等多起危險事件。

陳楚河在《非凡搭檔》中腿受傷,現場救治中↑

當藝人磕了碰了或出現不慎骨折等狀況,其解決方式多是自己消化或是由自家團隊帶著去醫院看看,節目組也僅會「協助藝人要求保險公司處理」,因為節目製作費里根本不會留出理賠的錢。

雖有糾紛,但陳楚河與《非凡搭檔》節目組2017年3月20日達成和解↑

另一個被網友詬病的常態是綜藝節目的刷夜、超時錄製。娛理工作室參與過幾十檔節目錄製。簡單列舉讓大家感受一下——

錄某檔國民戶外真人秀時,每次錄製大半個星期,平均每天三小時睡眠;

一檔知名團體選秀節目初舞臺,第一天下午17點左右開錄,第二日上午九十點畢;

一檔知名音樂節目,尤在前幾季時,常是晚上20點左右就入場,凌晨兩三點左右才放人;

一檔舞蹈決賽,頭天下午18:00開錄,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半收;

一檔演員節目,前一天晚上19點左右開場,第二天早晨七八點收工,基本場場棚內錄製打通宵…

較近一次去某演員節目現場,娛理工作室就親歷某知名大導演錄節目至清晨,體力不支一幕。

連夜錄節目,為少量成片素材花費4-5倍拍攝時間,幾乎成了所有綜藝節目的常態。

藝人嘉賓、幕後工作人員,包括現場參與的觀眾,都處在這樣一個超負荷工作狀態裏。

真人秀的盛行,令綜藝節目組追求拍攝大量素材以期獲得有效果的節目片段。

左:綜藝節目工作人員的朋友圈;右:《追我吧》嘉賓鍾楚曦透露的節目錄製期間的細節

節目組背靠大平臺的強勢也導致嘉賓們有苦難言,有合同難依。

有宣傳透露,儘管藝人方在和節目組簽訂合同時,就拍攝天數、拍攝時長會有相應的規定要求,一般是8-14小時不等。

但與影視劇組不同的是,綜藝節目一旦拍攝,只要環節沒推進完,其他藝人嘉賓都在場,即便超時也得做下去,「你不拍就是你不敬業啊,也不能因為你一個人讓人家節目沒法錄完。而且就算合約簽了一些時限,最後超了,你真的會跟節目組計較那幾小時的賠償金嗎?我從未聽說有藝人真的討要過,因為顯得矯情、觀感不好,藝人有時候也蠻弱勢的。

有「綜藝咖」藝人經紀人向娛理工作室坦言:「以往藝人在節目中受了傷,我們其實不會和節目方做嚴肅交涉,要求他們以後如何做。因為他們背後都是靠著大平臺,我們根本不敢撕。」

有人氣偶像宣感測嘆:「我們藝人在節目裏當固定MC,有時錄製過程中出點事兒,他的心態就是『我人來都來了,還能中途退出直接走嗎』。」前陣子密集錄製了幾期綜藝後,該人氣偶像身體也出現了些小問題。「主要是每次錄製超時太嚴重,累得精神、體力都喫不消。」

綜藝環節狀況多

節目流程「優化」難

如此耗時的綜藝行業生態能改善嗎?以目前狀況來看,很難。

首先,從藝人作息習慣和上鏡狀態考慮,大部分綜藝節目都會選擇從下午開工。但開工並不意味著即時開錄。如一些舞臺表演類節目,涉及藝人綵排走位,時間就會有拖延。

拿《樂隊的夏天》決賽舉例。在娛理工作室收過的一份內部錄製排期表來看,決賽當天下午,包括樸樹、大張偉、譚維維、李宇春在內的多位嘉賓會依次進行調音綵排。

排在最後一位的李宇春理應在18:40左右結束綵排,但因之前有藝人或遲到或拖延,直至晚上19點過,李宇春還未完成個人綵排。節目正式錄製自是延遲。

而在現場,11組音樂人表演結束後均涉及臺上臺下Talking互動、調樂器換佈景等流程,每組表演間隔的十五分鐘左右換場期,所有人都只得在現場等待,其他嘉賓也不敢離場。

樸樹在《樂隊的夏天》錄製現場表示「我得回去睡覺了」↑

其實,「換場景」是大多節目過不去的坎。常見的棚內綜藝,無論唱歌還是表演、舞蹈類節目,換場時間短則十五分鐘,長達半小時。而外景真人秀要換起場來就更耗時了,不僅或涉及到跨區行駛,重架機器,還有時時協調圍觀羣眾,勞心勞力。

再說《演員請就位》此類涉及到導師點評的節目,時長更是極不可控了。有時導師觀點交鋒,辯到興頭了,對一段表演可能會點評半小時以上,他們一時忘我,導演組更不會主動打斷——畢竟他們要保證能有足夠的素材量,以供其最終剪出個幾十秒鐘最「精華」內容。

有導演組工作人員和我們說,其實如演員類節目,最複雜的是現場燈光處理,「我們知道嘉賓坐在那難熬,但我們現場團隊確實也在忙碌。」

《這就是街舞》現場韓庚「投訴」節目組的熬夜錄製等問題↑

對於節目耗時問題,他也無奈道:「像拍影視劇,那是有固定腳本的 演員在腳本上發揮修飾就好。但綜藝突發情況多了。而且每個環節每個人不一定專業,有時候配合沒到位,就要重新調整,環環拖沓,就很麻煩。」

但話說回來,儘管綜藝行業在優化時間管理上存在客觀障礙,高以翔的意外猝死還是敲響了警鐘。

在市場寒冬大環境下,節目多處招商難境地。濃烈競爭氛圍中,一些節目組傾向以「奇」制勝。為了做出最大綜藝效果,逼藝人崩潰、失態是其首選。

如今再看,一定要為了某些噱頭而不斷「極限」嗎?只能用延時的辦法去磨綜藝效果嗎?

博主「喫瓜羣眾CJ」的微博po圖,在很多網友看來就是節目組不專業的體現↑

娛理工作室想起一件很小的事,近期有藝人在當導師錄製某素人比賽時,A選手的舞臺從置景到拆臺整整花費了兩個小時,所有人都在臺下等著。

藝人很費解:在不影響比賽結果前提下,節目組為何不把A的表演放在當期節目最後?這樣所有嘉賓和觀眾都不用乾等那一個多小時拆臺時間了。」

「這就關乎現場總導演心態問題了。很多導演怎麼說呢,直播、錄播,兩個心態。」某工作人員隱晦道。

針對高以翔事件發酵出的討論,金城同達律所合夥人米新磊律師直言:「在國內,因為我們沒有好萊塢那樣強有力的工會制度保障,藝人通宵、超時錄製節目現象十分常見,如果不是高以翔這次案件鬧出了人命,而只是輕微人身傷害,那麼這個事件可能不會引發關注。」

至於高以翔後事處理,米律師從專業角度指出:「如果高以翔家屬以此對節目組提出訴訟,讓節目組承擔相關責任,則需要證明高以翔的死亡與節目錄製存在關聯性和因果關係。如果不能證明藝人的死亡和節目組在關係,那麼最後的賠償則是保險公司的範疇,以當初購買的保險合同約定範圍為準。」

昨夜凌晨,高以翔意外發生現場(圖片來自博主喫瓜羣眾CJ)

weixin.qq.com/r/rD-_5k7EKhNVrQqF92q_(二維碼自動識別)


LJ!!醫護人員都不到位。

前幾天看了妻子3,對比芒果臺的醫護及工作人員的做法,那速度簡直了,工作人員立即發現謝娜摔了,並且拿著擔架跑還說小跑一段,而且醫生也到了,冰袋也有(我當時看的時候就想,冰袋是隨身攜帶的嗎,這麼快就拿來了)一個慢綜都有這樣的配置。ZWB你一快綜,有多危險沒點AC數嗎,氣!!!

早點涼吧,LJ節目


去看了看這個節目的視頻

真的恐怖,鄒市明掉到海洋球裏腿沒有知覺了,根本爬不上來,直接淹沒在裡面40多秒。

沒有人,沒有工作人員進去把他拖出來,而且大家一副,加油的 你可以的喫瓜表情。直到宋祖兒和華少覺得不太對叫人來,纔有人把鄒市明從一大堆球裡面挖出來。別和我說被海洋球淹沒不會窒息…如果慌了有可能導致過度緊張無法呼吸的

被救出來之後還要控場說你們要繼續加油,爬也要爬到終點…強行勵志

還有兩個女生要從超高的樓上滑下。臉上表情十分驚恐,一看就是怕到不行。下面人為了節目效果,還在看好戲強行喊著加油。要是我在上面嚇的媽都不認識你還叫我堅強加油,我去就一jio把你踢下去,讓你加油。呵呵

真的,毫無觀賞性,看著就難受。

尤其是高以翔出事之後,看著更難受。

不明白這個節目的意義在哪裡。


是一臺大型玩命節目,跟綜藝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玩命。原名本來要取《千萬不要和魔鬼賭腦袋》後來沒給過,就取名《死神追我吧》,還是沒有過,遂委屈求全定為《追我吧》。什麼叫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故?題主怕是不知道浙江衛視作為非聯合國認定的境內恐怖組織,專門透過娛樂至死的幌子達到娛樂致死的目的。只是因為明星素人身體素質和運氣都可以,此前一直失手。而事故的發生是必然的,沒發生事故對於這檔節目來講屬於僥倖。建議追我吧全體員工改拍戰地紀錄片或者監獄紀實片,反正以他們的角度認為快死了就叫看點,真死了即是賣點。真是滑稽真是可悲。不說了,看了看鐘,心臟不舒服 。


節目製作人不該承擔法律責任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