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爲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

  衆所周知,徐志摩最出名的詩篇是《再別康橋》。《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爲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鬱、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徐志摩另外一首描寫一個日本女人的詩也很出名,可以說是徐志摩抒情詩的絕唱。這首詩叫《沙揚娜拉》。全詩如下: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日本女人

  《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這首詩是徐志摩組詩《沙揚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後一首。《沙揚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詩》,再版時刪去前十七首(見《集外詩集》),僅留此一首,題作《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這首詩寫於1924年作者隨印度詩人泰戈爾訪日期間,這首送別詩也是徐志摩抒情詩的絕唱,歷來爲人們所傳誦。

  1924年5月,泰戈爾、徐志摩攜手遊歷了東瀛島國。在回國後撰寫的《落葉》一文中,他盛讚日本人民在經歷了毀滅性大地震後,萬衆一心重建家園的勇毅精神,並呼籲中國青年也要永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

  除此之外,作者在日本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女郎的獨特風情。因而扶桑之行的另一個紀唸作品便是長詩《沙揚娜拉》。最初的規模是18個小節,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詩》。再版時,詩人拿掉了前面17個小節,只剩下題獻爲“贈日本女郎”的最後一個小節。

  《沙揚娜拉》十分微妙而逼真地勾勒出送別女郎的形態和內心活動。短短五句,既有語言又有動作,更有纏綿的情意,寥寥數語,而形象呼之欲出,充分顯示了詩人傳神的藝術功力。

  雖然徐志摩的詩寫得很好,但是在生活中,他卻是一個拋棄原配妻子的渣男。

  與張幼儀:

  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爲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1920年冬,張幼儀出國與丈夫團聚, 之前都認爲是徐志摩思念妻子,在張幼儀懷次子兩個月後,徐志摩對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其一人撇在沙士頓。1921年,張幼儀產期臨近,無奈之際,她給二哥張君勱寫信求救,她來到巴黎,後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辦理離婚手續時,才找到柏林。產後,張幼儀很快從悲痛中振作起來,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回國後辦雲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均大獲成功。難能可貴的是,她回國後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精心撫育她和徐志摩的兒子。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劃下編纂的,爲的是讓後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

  徐志摩和張幼儀

  與林徽因:

  1921年秋天,他認識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與她交往甚密,並有談論婚嫁之意。於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認爲他們不應該繼續沒有愛情、沒有自由的結婚生活了。

  徐志摩對在英國康橋這段生活分外留戀,他因爲與林徽因的戀愛不無感慨,異常興奮,大量作詩,他這時詩情洶湧暴發的情景,在他的題爲《草上的露珠兒》一首長詩中有所反映。

  之後,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並常有書信來往。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之後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樑思成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這期間,林徽因已嫁給樑思成。1931年11月19日準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

  林徽因

  與陸小曼:

  922年,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熱戀之時,寫下了《愛眉小札》,濃烈熾熱的文字,吐露着愛人的纏綿深情。在剛結婚的前段日子裏,雖然徐父徐母對陸小曼依然心有不滿,但是兩人也過得浪漫、愜意。只是到了後期,由於陸小曼的病,由於徐申如的拒絕接納,由於鴉片的侵蝕等諸多原因,陸小曼變得越發嬌慵、懶惰、貪玩,早沒了當初戀愛時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個有靈性的女人。徐志摩爲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遷就她。雖然在口頭上常常婉轉地告誡陸小曼,但效果不大。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

  徐志摩和陸小曼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