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生命卻是永恆的, 岡潔想以他永恆的生命來汲取數學無限的源泉。

  ——數學家高瀨正仁

  1960年11月3日,數學家岡潔被授予日本天皇文化勳章。

  在記者見面會上,有記者問他:“您認爲您的數學理論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岡潔答道:“堇就是堇。堇只需繁花似錦即可。”(注:堇,一種藍色的花)

  在場的記者一頭霧水。

  妻子美知在旁邊笑着解釋道:

  “堇對於自己綻放以外的事,一點都不關心,“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這件事“它”從未想過。我丈夫的數學也是一樣,他只是一心做研究。這樣日積月累,偶爾上天也會眷顧一下他,所以最終走到了這裏。

  岡潔將勳章摘下,戴在了妻子的脖頸間,牽着她的手說:“美知,下輩子我還要和你在一起。 ”

  日劇《培養天才的妻子》片段

  岡潔其人:日本的阿基米德

  岡潔出生於1901年,是日本鼎鼎有名的數學家。

  他因攻克了“多復變 函數論”中的三大難題,對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獲得了日本學院院賞、朝日文化獎、天皇文化勳章等日本科學文化界的頂級獎項。

  注:天皇文化勳章是日本授予在科學技術與藝術文化的發展提升上有顯著功績者的勳章。授予式在每年11月3日的文化日於皇居“鬆之間”進行,由天皇親自授予。

  但這位數學家,從小就有點“奇葩”:

  初中時他不喜歡去學校,每天上課前,走到有地藏尊的路口,用石頭擲地藏,中了纔去上課,不中便打道回府;

  高中時,因爲想看看不刷牙有什麼後果,他索性三年都沒刷過牙;

  辯論的時候,他認爲對方說偏了,直接打斷,“你說的方向不對!”衆人好奇瞠目,他手指後方道:“那纔是正確的方向。”

  高中畢業後,他貪戀離家近,選擇了京都帝國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自此之後,他便傾注一生的心力鑽研數學,並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

  用他自己的話說:“直到大學畢業,我纔再次展現出自身的數學素養。”

  他因癡迷數學出了很多軼事,被人們津津樂道,有些甚至被電影情節借用,由此被稱爲“日本的阿基米德。”

  傾家蕩產,只爲數學

  岡潔不畏艱辛,即使生活困窘,也從未放棄對數學執着的追求。

  他解開了德國邊開教授的著作《多變數學函數論》,併爲了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擴展到代數領域而廢寢忘食地埋頭研究。

  那時候,世界上很多數學家都對這個題目躍躍欲試,但都沒能解決。

  岡潔將全身心都投入於此,一度在經濟上非常窘迫,甚至在無奈之下,將家中的土地、房產賣掉,一家五口(岡潔與妻子美知育有三個子女)擠在鄉下租來的小庫房裏,整日靠喫山芋度日。

  1951年3月,他因“多變函數論”研究而獲得學士院賞識,當時他們一家人擠坐在庫房的木板牀上,用幾片烤麪包來慶祝。

  他之後又獲得了由日本昭和天皇親自頒授的日本天皇文化勳章。頒獎後天皇問他:“你的數學是怎樣做出來的呢?”他無意識地回答:“是燃燒我自己做出來的。”

  一生只穿過一次皮鞋

  岡潔終年都穿着一雙雨鞋,不管是在晴天還是雨天。唯一一次穿皮鞋,就是在1960年他被授予文化勳章的儀式上。

  他有一套自己的“雨鞋理論”:

  “雨鞋因爲鞋底是橡膠的,走路不震腦袋,便於我更好地思考。”

  他腦中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一旦想得入神,有了數學靈感出現,不管彼時他是在趕路,還是在散步,都會馬上停下來,甚至蹲在路邊,撿起石頭、木棍等寫起復雜的數學運算公式,有時甚至可以蹲在路邊一兩個小時。

  日劇《神探伽利略》中湯川博士就地演算的橋段正是出自岡潔的這些真實的生活場景。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在他的自傳《旅人》中寫了他對岡潔的印象:

  擔任我們微積分演習課的老師是岡潔。他是我的長兄芳樹在三高的同窗。我早聽說過他。據說他是個不得了的才子,也就是說,他有超強的記憶力和天才式的推理能力。不過他的裝扮不像大學老師;西裝的腰際常常掛一條髒兮兮的毛巾,很像三高的拉拉隊員。

  數學之美:發現的喜悅

  岡潔說,學習數學之於他,是一種快感,這種快感,就是“發現的喜悅”。

  他在碰到數學難題的時候,就去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他說:“讀到某頁,似乎完全進入了死衚衕了,可到了下一頁,又展開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文學一樣,岡潔對數學有一種“猛烈的眷戀情緒”。每當他被這種情緒支配時,他就會有數學上的大發現,這樣的情形不止一次出現。

  1925年1月,岡潔從法國留學回來後,下定決心集中精力專攻多復變分析函論。

  當時的他在廣島文理學院工作,學校裏的文獻資料非常有限,他只能先靠着有限的資料來進行研究。兩個月之後,他發現了這個理論的三個中心問題。

  此後的三個月,他他嘗試了自己所能用的所有方法,但毫無進展。直到他被朋友中谷邀請去北海道大學。

  在那裏,他經常在接待室的沙發上睡覺並思考,被同僚們戲稱爲“嗜睡性腦炎”。

  “一天,我在中谷家喫完早飯,坐在沙發上發呆。突然思緒趨向一個方向,研究的內容變得清晰可見。兩個半小時後,處理問題的方法瞭然於胸。雖說花了兩個半小時,但解決方法不過須臾之間。當時我滿心歡喜,毫不質疑這個發現的真實性。我一生中曾數次體驗到這種發現的喜悅,但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酣暢淋漓的快樂。”

  將這種“發現的喜悅”表現到極致的人就是阿基米德。他曾一邊喊着“我知道了”,一邊跳出浴缸,赤裸着身體跑回家。

  岡潔在他的散文集《春夜十話》中說:

  “數學的發現必定伴隨着喜悅。這種喜悅之情就像你打算出門捉蝴蝶,推門就發現樹枝上停着漂亮蝴蝶時的心情”。

  數學家的愛情:培養天才的妻子

  岡潔成爲偉大的數學家,除了他自身的“天賦”和孜孜不倦的鑽研外,更離不開家人對他的支持,不論是精神上,感情上,甚至是物質上,尤其是他的妻子美知。

  2018年,岡潔去世40週年,日本讀賣電視臺拍攝製作了電視劇《培養天才的妻子:世界公認數學家與妻子的愛》,講述了岡潔與妻子美知的感情故事。

  美知,不僅是岡潔一生的伴侶,可以說,沒有妻子美知,就沒有岡潔之後的數學成就。

  岡潔與美知的相遇始於對雷電的觀察。因爲對於雷神的討論,美知對年輕的岡潔說:“把沒有的東西想象成有,纔有意思。”

  這句無心的妙語打動了岡潔的心,並使岡潔喜歡上了這個女孩。

  他對美知說,世界萬事萬物都和數學方程式相關,包括水的動向,雲的湧動,風的方向。”

  喜歡新鮮事物的美知,被岡潔異於常人的氣質所吸引,兩人心心相印,走入了婚姻殿堂。

  婚後的美知,全力支持丈夫的數學研究。

  1925年,岡潔從法國留學回來後,由於和帝國大學的上司理念不合,被指派去廣島大學任教。那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岡潔的數學研究進入關鍵時期。

  他們在廣島生活拮据,爲了讓丈夫專心研究,美知偷偷變賣了自己的衣服貼補家用。

  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剛好日本爆發戰爭,他們的生活愈加困難。美知跟着岡潔住進了租來的庫房中,但是始終任勞任怨,悉心照料他和孩子們的生活,爲岡潔專心做研究創造了條件。

  可以說,沒有美知,就沒有數學家岡潔。

  開悟了的人:數學研究之外的世界

  除了數學上的非凡成就,岡潔在文學、藝術、教育思想方面都頗有建樹並且有自己的獨特觀點。

  晚年他與胡蘭成交好,胡稱他爲“開了悟的人,天才之中的天才”。

  胡蘭成在其文集中說,“像岡潔這樣開了悟的人,各種學問都能自然打通。”

  岡潔與胡蘭成

  他文學素養很高,尤其對夏目漱石和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作品以及芭蕉的俳句頗有心得,此外,他對道元禪師的言論也花了一番工夫研究。

  他感受性很強,反應很快,文筆非常好。

  他的著作《春草》被胡蘭成評爲“當代最高的文章”。

  他跟日本各界的風雲人物如石原慎太郎(芥川獎得主, 當過參議院議員),司馬遼太郎(直木獎得主, 日本現今名歷史小說家, 已去世),井上靖(芥川獎得主, 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等做過對談,而都使對方感佩不已。

  岡潔的文章成冊的有《春夜十話》《紫之火花》《風蘭》《春風夏雨》《月影》《春之雲》 《一葉舟》《給昭和年間的遺書》《日本民族》《神神之花園》等等。

  今年,他的散文集《春宵十話》中文版《春夜十話》終於出版上市,與中國的讀者見面了。

  這本書在日本的首版於1963年出版,書中濃縮了岡潔對於數學、教育、文學藝術的思考,從“情緒與心智”的角度,探討了認知發展義務教育中的深層問題,提出的“情操教育”與“情緒認知”的觀點,對日本幾代人影響至深,併爲理解數學、日本民族性乃至“人”本身提供了一種純粹而直觀的新思考。

  書中談到了數學與藝術的關係,岡潔認爲數學追求內在和諧,藝術追求美中和諧。

  兩者在追求和諧這一點上是相同的,並且在追求和諧的過程中,也同樣都是情緒在發揮作用。而藝術通過複查着眼過去,數學通過複查放眼未來,這又是真與美的根本區別所在。

  藝術除了能慰藉自己的心靈外,也能給予自己勇氣。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和《卡拉馬佐夫兄弟》這兩部作品,都在他面臨難關時極大地鼓舞了他。

  前東京大學校長有馬朗人先生在向世人推薦《春夜十話》時這樣說:

  “(《春夜十話》)書中岡潔先生對數學的思考、對教育方法的考察以及對日本世態的批判仍具有警醒現世之力。行家裏手之作,讀之何其快哉,譬如岡潔先生的書。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朝永振一郎,以及獲得菲爾茲獎及文化勳章的數學家小平邦彥等人對專業之外領域的見地,比如教育論等,讀之亦能有酣暢淋漓的快感。”

  《春夜十話》在日本影響的讀者極廣。讀者們評論道:

  “岡潔先生的《春夜十話》《春風夏雨》等書,在40多年前就已經是日本理科領域的名著。特別是《春夜十話》中對數學的思考,對‘創造性’與‘發現’的探討以及對日本教育的考察與建議,現在讀來仍然感覺受益匪淺。”“岡潔先生是一位一生都在真摯思索的研究者。他的隨筆集《春夜十話》有着超越時代的閱讀價值。”

  日本知名演員蒼井優也從《春夜十話》中備受啓發:

  “岡潔先生寫的散文,是從他擅長的數學領域的觀點看待事物,並以縱覽全局的視角來構思文章,能夠使人感到‘從稍遠位置客觀審視的趣味’,讓人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爲‘啊,原來還能這麼想’這樣的發現感到開心。有時換個視角,人生總會有辦法的。”

  1978年3月1日清晨,岡潔因心臟衰弱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去世前他常常對親近的人說:“我的數學還有沒有做好的,看來活着時來不及做完。我要好好地做好準備,以便走到另一世界後可以繼續做下去。”

  “岡潔一生的悲壯與美麗盡在於此。諸行無常,生命卻是永恆的, 岡潔想以他永恆的生命來汲取數學無限的源泉。”這是追隨岡潔多年的數學家高瀨正仁對他的評語。

  數學家秋月康夫說岡潔是數學上的一個奇異點。可以說,岡潔是數學園地上一座聳立於雲際的孤峯, 令人景仰。

  對於岡潔這樣的天才,我們只能高山仰止,而他的書,值得每一個人閱讀,不管你是否熱愛數學,你都可以從他的書中獲得不一樣的啓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