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房價,新光三越,房地產,中山北路。(圖/記者季相儒攝)

▲臺北市,房價,新光三越,房地產,中山北路。(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2014年房市反轉後,剩下自住客撐場,購屋族想以低價入手,可利用高低樓層價差議價,因為一坪最高可相差到五萬元,不過以往華人忌諱4樓戶,因為諧音「死」,所以大多會刻意避開,但並非代表價格是最低樓戶,因為無論在大樓、華廈或是公寓皆非最低,反而公寓產品因沒有電梯房價最低。

好時價分析,學術界有個名詞叫「樓層別效用比」,意思是同一棟樓裡各個樓層的單價比率,例如把4樓設為100,若5樓是105,表示5樓的單價會比4樓高5%。

換句話說,4、5樓雖然只相隔一層樓,依照景觀、面向、座向不同,一坪單價最高可相差5萬元,假設以一間30坪大小房屋,總價最高可以相差到150萬元。

以往民眾會將「4樓」視為價格最差的樓層戶,因為與「死」發音相近,儘量避諱購買該樓層房屋,不過好時價將4樓設為基準100,分別檢視以大樓、華廈、公寓的樓層別效用比,發現共通點是1樓最高,分別是112.0、110.3、138.4。

另2樓以上的部分,公寓從2樓開始往上遞減,到5樓最低98.5;大樓及華廈則是2樓往上遞增,其中大樓的頂樓(30樓)約比4樓高1成,華廈的頂樓(10樓)則僅比4樓高2%。

好時價統計,新北市近30萬筆實價登錄房地交易資料,以數理模型製作各樓層樓層別效用比,以大樓、華廈的高樓層價格,比中低樓層貴。

但好實價也提醒,透過樓層別效用比,可以揭開樓層高低對於價格影響的神祕面紗,客觀判斷不同樓層的價格差異。不過,須注意的是,各行政區、地區有不同的購屋偏好,且個案不同也會有不同結果,樓層別效用比只是購屋時的參考依據,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心中理想且可負擔的房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