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任何商业不得转载

  春天到来,中国各地纷纷用食物来迎春,最有特色的就是用艾草做成的各种美食,从青团到青米果,再到清明饼和艾草炒鸡蛋,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艾草和春天划上等号,只要一开春,土地里的艾草抽出嫩芽,人们纷纷挎上篮子采集艾草,为的就是艾草的那股香气和翠绿。

  艾草果

  不少农村出来的朋友都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说“家有三年艾草,郎中不用来”。能够流传下来的俗语必定有它的道理,那么这春天的艾草到底有多厉害呢,为什么全国各地的人都会在春天的时候,不约而同选择用艾草来制作美食,并且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直到现在变成各地的传统呢?

  青团

  《本草纲目》记载艾草的条目,是这样: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可以看出李时珍对艾草的评价相当高,认为艾草是纯阳之物,除去食用价值以外,药用价值也相当高。

  艾草

  中国民间认为,三月三吃艾糍粑,五月五挂艾叶。如今科学发现,艾草中除了含有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这些元素能够有效调节人体需求。将阳春三月的艾草煮水,或是将艾草捣碎加入糯米粉中,做出来的艾草果清热降火,不仅颜色看起来美观,而且食用艾草果还能增强人们的体质。

  艾奥糖鸡蛋

  五月五挂艾草的习俗,更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先民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毒日”,因为这时正好是天气湿热,毒虫肆虐的季节,因此要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夏小正中》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艾草这种植物有“驱毒消炎”的功效,所以挂上艾草,能减少人被毒虫咬到的机率。

  清明果

  老人们总认为,艾草要老的好,特别是制作成艾绒艾条的艾草,最好要3年以上的。事实上艾草一般存放2-3年就可以了,5年以上的艾草,味道变淡,没有什么功效。所谓“家有三年艾草,郎中不用来”,其中的“三年”指的就是陈年艾草,陈年的艾草已经不局限在吃的方面,而是用于治理。

  所以民间传承下来的习惯,就是用新艾做食物,陈艾做治理。春天里摘下的艾草,除了做成清明果和炒菜以外,全都晒干封存起来,过了2-3年后取出来,还可以做成艾绒艾条,挂在家中防止毒虫进入。现在你们知道了吧,这春天的艾草实在太牛了,这句传承下来的谚语,讲的真有道理。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