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云桥村治安联防队周礼祥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范鱼)4月11日报道水环境是城市的生命线,不仅影响着人居环境,也关系饮水安全。顺着岷江而下,在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镇云桥村,徐堰河与柏条河徐徐流淌、穿镇而过,这里是成都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周礼祥作为云桥村治安联防队的一员,河道巡查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老周巡查柏条河取水口

  9年坚守 每日打卡28公里

  在周礼祥的手机里,一个名为“网格巡查”的APP记录了他每一天的巡逻轨迹和发现的问题。每天刷两次单程14公里的巡逻线路,这仅是一天的工作量。“那时候我们只有一辆摩托车,刮风下雨都要巡查,披着雨衣还是全身湿透。”就在去年,周礼祥的车从“两轮”摩托变成了“四轮”电瓶车,巡逻工具的改变让老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今年51岁的周礼祥,已在联防队员的岗位上干了9年。由于地处成都市自来水六厂取水口上游一公里,成都千万人的饮水安全重担便落在云桥村的身上。而日夜奔波水源地一线的巡查人员周礼祥,更是成了“哨兵”,时刻洞察着河道周围发生的一切。

  老周的巡查记录

  据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每年总供水量的70%都来自成都市自来水六厂,它的取水河道则是徐堰河与柏条河。而这两条河流恰好是流经新民场镇云桥村的主要河流。

  早上九时许,周礼祥和他的队友老陈踏上了巡逻之路。“我们先到徐堰河再到柏木河,然后到自来水六厂取水口上游200米处,最后巡查柏条河。”周礼祥不假思索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这条跑了九年的路线。除了查看河道卫生、水质情况外,最让周礼祥头疼的要数与钓鱼、洗菜等行为打游击战。“我们的工作没什么惊心动魄,就是年复一年地坚持。”站在云桥湿地的岸边,周礼祥感慨,以前许多钓鱼者热衷到这里垂钓,多的时候一次能见到几十个,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没有人到这里来钓鱼了。这个曾经的巡逻主战场,如今水草丰茂,近三年各种鸟类陆续来这里安了家。面对水源地越渐改善的环境,“值了!”是周礼祥给予自己朴素的肯定。

  周礼祥正在杂草丛生的树林里巡逻

  几年前还有人下河洗澡 现在老周的“绝招”无处使

  田间地头、乡间小路、杂草丛生的树林,只要河流流经,就是周礼祥的职责范围。别看他现在和队友开着车轻松悠闲,回忆起过去治理水源之初,许多经历还是让他哭笑不得。

  他回忆,以前附近有的农户爱到河里洗衣、洗菜。光靠一张嘴皮子如何才能让大家听劝?的确很考功夫。这样的情况遇得多了,老周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千万不能发生争执,因为我肯定吵不赢,一般我都好好说。”老周说,他最长时间和别人磨了半个多小时才最终“胜利”。对于不听劝的,他还会让生产队、村领导去农户家轮番轰炸式教育。“我的绝招就是吓吓他们:再不走就罚款哦。”而谈起现在,他表示,村民的意识提高不少,钓鱼的、下河洗澡的都看不到了,“如今我们轻松多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隐匿在树林草丛之间的漏洞,曾经也是老周的一块心病。穿过小腿高的杂草,映入眼帘的是绵延河岸的“绿网”,这些铁丝栅栏是河流的保护伞,在新场镇境内就有20余公里长。“以前有人总在这边剪断铁丝网偷偷溜进去洗澡。”每次遇到,老周都会耐心地把破损补好。近两年,破坏情况几乎没再出现了,但老周总是不放心,时常要来看看。

  成都第六自来水厂取水地航拍

  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 111个摄像头跟他一起站岗

  周礼祥的搭档换了一个又一个,繁琐的工作、艰苦的环境,让不少人直呼吃不消。他甚至笑称,自己是经历了三任村领导的“三朝元老”。

  老周告诉记者,除了他们联防队,如今徐堰河、柏条河、柏木河有了各自的“保姆”,聘请的四川佳洁园环保科技公司、佳物业管理公司等负责日常河面垃圾打捞、绿道维护等。另一件让老周欣喜的事,要数郫都区在保护区内设置视频监控点位111个,增配水源保护区巡查终端88台,实现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七厂集中式饮用水。这些“天网”地到来,更是让违规者无处遁形,“现在水源地都实行了信息化、数字化监管全覆盖。”这着实为老周的工作打好了辅助。

  如今,不仅仅是取水口,整个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常年都保持在Ⅱ类水体标准。也就是说,这里的水只需要经过如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净化处理即可饮用。郫都区环保局透露,郫都区在自来水六厂、七厂的徐堰河和柏条河取水口处分别设置2个监测断面,每月例行监测1次,开展每年1次的饮用水水源全项监测,在柏条河入境断面建成水质自动监测子站1个,定期对城市供水水质、供水水厂出厂水、用户水龙头水质进行监测。

  像周礼祥一样的平凡巡查员,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和违规者一点一点地磨,默默履行着守护水源地的重要责任。

  水源地航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