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我們現在接觸到的人名單位,主要來自兩個時期,一個是19世紀後期,另一個是戰後到20世紀中期。這之中不僅出現了我們現在接觸到的各個人名單位,還有一系列已經停用的人名單位,可以說只要是在19世紀做出過一定貢獻的物理學家,當時都「分」到了一個單位。20世紀中期則是我們今天的國際單位制正式確立的時期,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規範整個國際單位制的體系,牛頓、焦耳等單位都是在這個時期才真正確立的。

對於這個問題,簡單說,愛因斯坦的時代已經過了第一個時期,20世紀的科學已經不需要創造新的基礎單位,所以以基礎物理學家命名的單位不再出現(不過實驗和工程領域的新人名單位還是有的)。而且,愛因斯坦之前的普朗克就提出了自然單位制和普朗克單位的概念,它的目的是連長度、時間和質量單位都可以統一。後來是化學界在某個很邊角的地方找到了一個可以安愛因斯坦名字的單位,把1摩爾光子定為1愛因斯坦,用來表示光合作用的輻射量,但這個單位實在太偏,而且有化學界蹭熱點的感覺,所以現在也很少見。

我們再具體看一下現在這些人名單位究竟是怎麼來的。最早提出用人名來定義新單位的是開爾文男爵和麥克斯韋等英國科學促進會成員,他們在1861年引進了伏特、歐姆和法拉(電容單位,對應法拉第)。在他們之前,科學界雖然已經普遍接受了公制,但人們認為不需要一套單獨的電磁學單位,因為按照庫侖定律,電荷量可以直接從力導出,而力只需要時間、長度和質量單位。這個理念最早是由高斯確立的。

到了1861年,麥克斯韋等人提出應該應該給一些抽象的物理量單獨起一個名字,這纔有了用人名定義單位的習慣。但是,當時的科學領域普遍使用的不是我們現在用的米-千克-秒(MKS)制,而是釐米-克-秒制(CGS),所以當時主流的力單位是「達因」(dyne),能量的單位是「爾格」(erg),這兩者是CGS制下定義的。在十九世紀晚期,由於為電磁學設計的CGS制的單位太小,不利於將公制推廣到大眾,於是產生了CGS制和MKS制的爭議。

後來,國際單位制正式確立為MKS制,但由於電磁學界使用CGS制時間已經很久,當時除了伏特和歐姆能夠通用,其餘電磁學單位在不同系統中的名稱完全不同。最典型的就是磁場的單位,國際單位制的磁通量密度和磁通量分別是「特斯拉」和「韋伯」,但CGS制的相應單位卻是「高斯」和「麥克斯韋」,CGS制還將磁場中的H場強度定為「奧斯特」(MKS制沒有單獨定義)。從這幾個人的年代就可以看到,特斯拉明顯是後來才起的(1960年)。CGS制下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人名單位(但今天都已經不再使用),比如加速度單位是「伽利略」,電荷單位是「富蘭克林」,熵單位是「克勞修斯」等。

第二段新單位時代則是20世紀中期,這一個時期的主要目標是向全世界的人民羣眾推廣公制,同時基於物理學的進展,將已有的單位體系完善化。直到二戰結束後,這個議題才被推上日程。當時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確立成體系的MKS單位系統,二是定義新的基本單位(20世紀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只需要三個基本單位)。在1948年時,國際度量衡大會才提出了基於MKS制的牛頓、焦耳、瓦特等單位(瓦特作為電學單位已經存在,但那時才確立為所有功率的單位),取代了CGS制裏力和能量的單位達因和爾格。1954年時才確立了電流、溫度、光強三個新基本單位,並將溫度單位明確成標量開爾文,而不再寫成溫標。1960年時引進了赫茲和特斯拉,直到1971年時才引進了帕斯卡。

可以看到,這一個時期其實是在追溯一些基礎物理學概念的鼻祖,尤其是1971年才追封的帕斯卡很明顯是為了填補過去制度混亂的坑——由於以前沒有明確的MKS系統意識,壓強單位都是直接按實驗習慣而來,於是產生了torr、mmHg、atm、bar、psi等一系列單位。所以,這個時候的新單位和愛因斯坦,以及愛因斯坦同時代的基礎物理學家關係不大。

當然,20世紀裏的實驗科學新發現依然創造了幾個進入國際單位制的新人名單位,比如放射性單位「貝克勒爾」,輻射劑量單位「西弗」,輻射吸收劑量「格雷」,這三者都是國際單位制規定的導出單位,而且都和放射性有關(而且倫琴、居里也都做過單位)。可見,只要實驗科學產生新的需求,人們還是會繼續命名新的人名單位的,不過這裡跟愛因斯坦確實不會產生更多聯繫了。

參考資料:

List of scientific units named after people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

參考閱讀:

2018 年的國際計量大會為什麼要修改 摩爾、千克、安培、開爾文等國際單位制的單位?

「億」是如何從「十萬」變成「萬萬」的?


99號元素鎄其實就是「愛因斯坦素」。不知道為什麼,大陸這邊用了漢字鎄,看上去不太明顯了。港臺用的是鑀,直觀一些。

跑個題,96號元素鋦本義是「居里素」,一開始用了漢字鋸,然後大家發現,這不是鋸子的鋸嗎?再然後就改成鋦了。


有啊,就是比較小眾,一摩爾光子的能量就是一愛因斯坦,不過這個很巧妙,奇蹟年的五篇論文除了狹義相對論基本都包括了。

關於布朗運動的,能重新測量阿伏伽德羅常數,這自然就是摩爾了,光電效應的,當然是光子了,質能方程那個就是能量了,所以一個單位就包含了愛神一半成果。

至於為什麼沒有一個通用的單位,因為都用完了啊,要想得到一個單位,一是用研究的足夠早,象攝爾修斯,那個攝氏度天天用,象瓦特,也是天天用,還有就是研究的足夠早且足夠深,牛頓安培焦耳帕斯卡,象愛神這種生的晚的,自然就沒有了。


你這麼問,說明你不知道21世紀的一個著名物理單位:愛因斯坦常數。

所謂愛因斯坦常數,就是用來衡量科學家有多牛逼的單位。舉例如下:

霍金比愛因斯坦牛逼!楊振寧是不是比愛因斯坦還牛逼?震驚,某初中/高中/大二/農民/工人發現了超過愛因斯坦的科學理論!

——————

頭痛欲裂,認真答題的很多了,缺個抖機靈的我來補上。


化學元素週期表第99號元素錒系元素鎄就是為了紀念愛因斯坦而命名的。

鎄元素的英文名是Einsteinium,對比愛因斯坦Einstein,很明顯了。

這篇回答其實有點偏題,看看那些高贊回答能理解為什麼用愛因斯坦來命名一個物理單位這麼難。

補充一點,其實元素週期表後面的人造元素壽命都特別短,命名的時候很多都是為了紀念某個做出了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具體資料我還得查一下,先佔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