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日記體小說、回憶體小說與散文的不同?似有不同,似乎相同。能解讀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這部作品的題材嗎?


怎麼分不重要。關鍵你要知道novel、fiction、essay等等這些都是外來的產物。漢語詞典或《辭海》裏興許有「小說」、「散文」這些條目,但中國文化系統裏,還沒有。


無論小說還是散文,根本使命都是抒情。只是兩者的抒情方式不同。

考慮小說與散文的不同,應該試著思考:我要表達的東西為什麼要寫成小說,而不寫成散文?

情緒微妙,語言不能直接表達,提筆就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無力感時;或直接描述情感不能使讀者感同身受時,這樣的抒情應該寫成小說。比如男歡女愛就常常是寫成小說,而不是散文。借著男女主角的互動,展示感情的流動和變化。如果寫一篇散文,就變成了情書。

一篇散文,也有情感的流變,但都是即時的思緒,不論這感情是博大還是精微,它一付諸筆端,讀者就能立刻體會到作者的喜悅、變化為傷感,最後歸結為寧靜等。作者等於直接把目的用文本表達出來。

小說的目的不是要你跟隨作者的情緒去欣賞愛情的各個階段,而是去體會為什麼會發生變化?散文主要表現已經意識到的情感,而大量的情感是在潛意識中。

優秀的小說,讓讀者思考得比作者描寫得多得多,造成了「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者不需要寫1000篇不同的散文,卻達到了表達一千種情感的效果。

《我與地壇》當然是散文。此文的目的就融入在字裡行間:唯珍惜二字。如果目的是作者為什麼要珍惜,勢必牽連出一段人生的歷練,而散文表達人生的歷練不能及得上小說的手法:讓人感同身受。


小說是一個連續的故事,散文是想到哪寫到哪


謝邀,但是由於本人學的專業不對口,所以可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呢。


謝邀 哥們提出了一個目前研究界都無法解答的問題不敢妄答 如果真的想要答案建議看看陳平原的《中國散文小說史》,再順藤摸瓜參照參考的書目應該可以有幫助

小說和散文的定義是最主要還是看感情吧~小說的敘事性更強,而散文更注重感情的流露。


個人認為:散文主要是抒發作者情感;而小說一般以講故事為主。讀散文時會感覺語言散亂無章,甚至覺得作者是在寫口水話。但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是非常明確的,這也是散文的精髓「形散而神不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