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有人生病了,你一般帶TA上哪看?

  其實不用看,肯定還是公立“唱主角”,畢竟老資歷、大品牌擺在那。

  但在深圳這些開放的大城市,選擇私家醫療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看兒科,現在越來越多有條件的家長都喜歡帶孩子去,環境優雅、服務周到的私家診所或者醫院。

  這是一個好現象,畢竟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看病也要有多樣化的選擇。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那麼問題來了,深圳的私家醫院裏,哪些是最會抓老鼠的“好貓”?

  深圳的私家醫院,哪些最靠譜?

  4月3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召開非公立醫院年度大會,給市民提供了一份參考!

  因爲這場大會用“質量”說話,公佈了66家非公立醫院的“成績單”——

  結果是醬紫的:

  22家醫院拿A

  20家醫院拿B

  13家醫院拿C

  4家醫院拿D

  7家醫院拿E

  這20家醫院獲表彰:

  這12家醫院獲表揚:

  這4家醫院被提醒注意:

  這7家醫院被黃牌警告: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已要求以上11家被提醒注意或黃牌警告的醫院提交整改報告,對相關醫院投資人、院長和質量管理負責人也要接受醫療質量安全告誡談話,之後也會對各醫院的整改情況進行督查。

  參評的非公立醫院必須開業滿一年,此次共有66家醫院上榜。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市醫師協會、市醫學信息中心等單位,對這些醫院在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期間的醫療質量進行了評價監測和排名。

  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在《深圳市醫療服務質量評價標準(2016年版)》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包括依法執業、醫院綜合管理、醫院感染管理、臨牀檢驗、病案管理、醫療投訴處理、專科診療質量等方面。

  得分結果分爲5檔——

  A(得分≥85分)

  B(85>得分≥80分)

  C(80>得分≥75分)

  D(75>得分≥70分)

  E(

  66家醫院的平均得分爲81.28分,其中——

  三級醫院平均分 83.31分

  二級醫院平均分 81.14分

  一級醫院平均分 81.07分

  近年來,深圳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頒佈了《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全面放開醫療市場,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建立政府購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機制,通過優化政策和營商環境,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醫生集團和國內外名醫來深開辦醫療機構和行醫。

  截至2018年底——

  深圳市社會辦醫療機構總數3668家,佔全市醫療機構總數83.5 %

  牀位數8066張,佔全市總量的18.7%

  執業(助理)醫師數10480人,佔全市總量的28.9%

  門急診量2019.92萬人次,佔全市總量的20.3%

  收治住院病人16.70萬人次,佔全市總量的10.3%

  與2010年相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漲。

  不光是量的增長,質也在提高。一批專科特色明顯、技術水平和知名度都較高的深圳社會辦醫院開始脫穎而出,登上全國的舞臺——有6家社會辦醫院發展成三級醫院,其中深圳龍城醫院爲全省首家三甲康復醫院;有3家社會辦醫院入選2018年中國醫院競爭力非公立醫院百強榜單;有1家社會辦醫院入選中國醫院競爭力康復醫院50強榜單(排名第十);深圳華僑醫院手外科獲批國家級重點臨牀專科。

  上面這份官方榜單僅供參考,金盃銀盃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到底哪家醫院真正靠譜,最終還是看市民的真實體驗,你說呢?

  -End-

  資料來源:深圳市衛健委醫政處、醫院管理和藥物政策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