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鐘,輕鬆治近視”

  “28天,讓孩子徹底擺脫近視困擾”

  “12周幫你摘掉眼鏡”

  ……

  聽着這些神奇的治療功效,

  你是不是也想帶着孩子去試試?

  如果你試了,那就可能有中招的風險。

  隨着家長對孩子視力問題的重視,

  越來越多的商家抓住了商機,

  各種治療、矯正視力的產品讓家長們應接不暇,

  治療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但是這些所謂能“治癒”青少年近視的方法管用嗎?

  “降低度數”“近視治癒”系誤導!6部門發文規範

  前不久,小編的一個朋友跟我吐槽,她兒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從去年開始,她跟風在網上給孩子買了一種說是可以治療近視的產品,價格不菲,而且每天都要清洗、佩戴,佩戴的過程很複雜,孩子自己無法操作。每天都要她來弄,耽誤時間又辛苦。這還不算,戴了快一年,孩子的視力沒有大的起色,她最近看新聞說真性近視不可治癒,忍不住又急又氣,不知該不該接着給孩子治下去。

  如果以“近視矯正”爲關鍵詞在某電商平臺搜索,可以搜到多款不同類型的近視恢復儀器,有的號稱用超聲波來治療真性近視等等,在搜到的產品中,不少在宣傳語中含有“視力恢復”等詞語。

  除了使用儀器,一些據稱可以治療近視的中草藥也在網絡上被炒得火熱。

  “近視恢復真性假性提高降低度數保護器中醫調理兒童成人眼乾”是某電商平臺上一家名爲“上官百草堂”的商家賣的一款產品,該產品詳情頁聲稱,對於效果,兒童持續用,基本可以完全逆轉。“12歲孩子喝了不到20副降低了150度。”

  據客服介紹,該“近視茶”有20多種中藥成分,可以降低真性近視度數,“假性和真性的都是可以的,但是真性的會頑固一些”,“一般一到兩個週期可以看到一定效果,30天爲一個週期”。店鋪頁面顯示,該商家月銷93筆。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上海愛爾眼科副主任醫師王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真性近視不能被治癒,但真性近視可以通過配鏡,激光手術或晶體手術矯正,目前爲止,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沒有發佈任何被認可的近視治療儀作爲臨牀應用的指導意見。

  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其中指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通過科學用眼、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方式預防、控制和減緩近視。家長一旦發現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應當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矯正。

  孩子得了近視,真的不可逆嗎?

  家長在孩子的視覺發育期,不僅僅只關注孩子的視力,必須全面瞭解孩子的雙眼視功能,才能確保孩子的視覺健康。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近視。

  圖片來自“微言教育”

  大多數近視眼是由眼軸變長導致的。說白了,如果把眼球比作是相機的鏡頭,那近視就是鏡頭對不上焦了,看不清楚了。

  眼球這個相機的屈光狀態是由角膜曲率(角膜的彎曲度)、眼軸(眼球長度)、晶狀體屈光力(相當於相機的變焦鏡頭)決定。其中任何一項發生變化都會造成屈光不正。而眼軸是決定屈光狀態的主要因素。

  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眼球的生物學形態參數(眼軸、角膜曲率、晶狀體)不變化,近視就不會變化。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治療近視方法中,沒有任何一種可以讓角膜曲率變平坦,沒有任何一種可以可以讓眼軸縮短,所以也不能減少近視。

  所以眼科醫生才說:一旦真性近視,無法逆轉!

  而學生近視眼中,絕大部分是單純性近視眼,約佔97.8%,病理性近視眼僅佔2.2%。而單純性近視眼的形成,主要影響因素還是不良的視覺環境及行爲。

  單純性近視形成的兩個階段

  圖片來源“微言教育”

  生理性階段(假性近視):可逆階段

  遠視力下降只是一種現象,問題出在眼肌上,眼球的生物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眼軸尚未異常增長)。

  生物結構改變階段(真性近視):不可逆階段

  眼肌的功能性問題已演變成了眼睛生物結構的改變(眼軸已異常增長) 。

  大數據研究結果表明:學生近視一旦產生,難以逆轉,如不及時採取干預措施,聽之任之,近視度就會隨着年齡增加而增長,而且在10~13歲時增長更快。

  這些好政策助你呵護孩子的眼睛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教育部等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2018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同時《方案》中明確了家庭、學校等各方面的防控措施,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今年4月,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通知》裏指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通過科學用眼、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方式預防、控制和減緩近視。家長一旦發現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應當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矯正。”

  “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必須嚴格依法執業、依法經營,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不得違反中醫藥法規定冒用中醫藥名義或者假借中醫藥理論、技術欺騙消費者,謀取不正當利益。”

  近視眼一旦產生,難以逆轉,因此,不能只“治”不“防”,更不能“病急亂投醫”。雖然近視不可逆,但我們可以通過各種辦法來預防。

  養成這5個好習慣,幫助你的孩子遠離“小眼鏡”

  規範讀寫姿勢

  在孩子養成讀寫習慣的時期,家長要經常留意孩子的用眼行爲,時刻提醒孩子保持規範的讀寫姿勢,即眼睛與書本距離約爲一尺、胸前與課桌距離約爲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約爲一寸,不要彎腰駝背,不能在光線較強或較暗的地方讀書寫字。

  許多孩子喜歡在躺着 、趴着或坐車、走路的時候看書用眼,這樣的姿勢雖然暫時比較舒服隨意,但是由於光線環境不穩定、眼球承受一定的負擔,對視力卻有長期的損害。

  鼓勵勞逸結合

  努力學習是好事,但人類的大腦和眼睛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長時間、高強度的用眼會導致眼部肌肉疲勞、供血不足和新陳代謝失衡等。

  不論學業有多麼繁重,家長都要經常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鼓勵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適當休息,每隔一段時間閉目休息或站在窗邊遠眺,做做眼部放鬆運動,陪孩子聊天等。讓孩子到陽光下度過更多時間,多去戶外鍛鍊,看看樹木、草地等大自然中的綠色景觀,緩解視覺疲勞。經過充分放鬆後的孩子可以更高效、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減少電子產品使用

  有專家表示,絕大多數因視力、骨骼發育等問題來就診的孩子都存在過多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電子產品的屏幕畫面豐富多彩且不斷變化,長時間注視對視力有極大損害。

  孩子在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階段,缺少自覺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意識,需要家長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每天使用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讓眼睛休息放鬆10分鐘。

  保障睡眠和營養

  在成長階段的孩子缺乏睡眠是影響視力的重要因素。在孩子面臨一定課業壓力的情況下,睡眠質量要得到充分保障,讓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不要打疲勞戰。

  避免孩子視力受損還需補充一定的營養,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營養不均衡也會影響眼球的發育,造成視力下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爲孩子搭配合理的飲食,多吃雞蛋、動物內臟、胡蘿蔔、玉米、菠菜等對眼部健康有利的食物。

  多做眼部護理

  眼睛其實非常脆弱,但同時又承擔了人體巨大的工作量,幫助我們接觸、感受、探索外部世界。而戴眼鏡會爲生活帶來一些不便。爲了預防孩子的視力下降,家長需要督促孩子在放鬆之餘多做眼保健操,及時糾正孩子的按摩穴位和手法。改變“重治輕防”的觀念,經常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狀況,定期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做檢查,避免不科學的矯治手段爲孩子的視力帶來危害。

  最後小編溫馨提醒各位家長: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用眼情況,關注孩子視力異常的跡象。如果孩子出現了需要坐到課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電視時湊近屏幕、抱怨頭痛或眼睛疲勞、經常揉眼睛等跡象時,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

  在幫助孩子矯正近視過程中,要從醫囑進行科學的干預和近視矯治,儘量到眼科醫療機構驗光或採取其他矯治措施,避免因不正確的驗光配鏡導致近視加重。經常關注家庭室內照明狀況,根據相應標準選購和使用照明產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