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世民能夠輕而易舉地發動政變,難道他真的這麼厲害?

  相信人們都知道,唐朝剛建立起來不久,李世民就發動了政變,然後當上了太子,最後成爲了後世人們心中的明君。

  因此很多人都認爲,在這場政變中,他之所以取得勝利,就是因爲擁有着很大的權力。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在政變開始之前,太宗擁有的力量並沒有這麼大,他當時被封的官職純粹是父親爲了嘉獎自己而冊封的,表面上看起來地位很高,但依舊還是在他的哥哥之下。

  他手上的部隊是一支雜牌軍,不過不得不說,他的部隊也是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的,從他開始支持父親稱帝以來,李世民就一直帶領這支部隊四處徵戰,爲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說,太宗在當時的軍隊中是很得人心的,當時的士兵都很愛戴他,不過這些人只是單純的喜歡他的領導,並不意味着都願意跟着他發動政變。要知道,當時所有軍隊的調動都是需要兵符的,兵符只有皇帝纔有,當時的高祖又特別疼愛自己的大兒子,也就是太子。如果李世民想要發動政變,下面的將軍沒有看到兵符絕對不會出兵,畢竟在朝廷做官這麼多年,他們又不傻,任憑李家幾兄弟怎麼鬥那也是他們李家的事,反正看不到兵符是絕對不會出兵的。都是做臣子的,沒有必要提着腦袋跟着一起造反,反正不管這場政變是誰贏了,都不會影響他們的仕途。

  不過憑心而論,當時希望李世民贏的人還是很多的,這些將領們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他,畢竟這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只能動用自己的部隊,雖然他的部隊也有很強的實力,但是和太子的人馬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單憑自己部隊的這幾百個人來對抗當時的太子,那肯定是死定了。因爲人們都知道,當時的皇帝年齡大了,因此朝廷的很多事都交給了太子來管,所以國家基本上是掌握在太子手中。正所謂樹大根深,當時朝廷的官員和後宮的妃子,以及駐守在城牆周圍的士兵沒有一個不聽太子的命令。除了這一方面的原因之外,太子還是未來的皇帝,與其跟着一個前途還不知道怎樣的王爺來造反,哪有跟着太子來的保險?

  不過就算是這樣,李世民還是把太子拉了下來。能夠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就是太子太自大了,他這個人非常傲慢,認爲自己就是未來天下的主人,其實他根本沒有得到民心,不知道當時的老百姓心裏想要什麼,並且又低估了自己這個弟弟的勇氣,認爲李世民不敢輕易發動起義,可是最後的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其次,李世民能夠成功起兵造反,其實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暗中幫助,並且他也十分受百姓愛戴,因此下面的將軍基本上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看着李世民的所作所爲卻不敢出兵阻止,甚至還在暗中幫助他,因爲他們知道只要李世民贏了,那他就一定是未來的皇帝。

  這場政變從某一方面來說其實是一場豪賭,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賭。下面的將士們賭李世民一定會贏,他們知道太子非常自大,並且會掉以輕心,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真心地幫助他。

  果然,在這場政變中他們最終被殺。而太子去世之後,當時的皇帝也沒有心情再打仗,朝中的大將都很明智的直接歸順了李世民,就算皇帝想要拿出兵符來攻打他那也是不可能了。因爲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從太子被殺的那一刻開始,不管自己喜不喜歡,這個江山就已經到了李世民的手中。而太子就是太過於傲慢,對很多原本應該上心的事情都不在意,這才使別人搶先抓住了機會。如果當時的太子能夠改改自己的脾氣秉性,或許歷史就會大不一樣了!

  (注: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或在評論下方留言。)  作者:梧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