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B投10億元在上海建全球最大工廠

  據澎湃新聞報道,瑞士工業巨頭ABB集團,將在上海康橋新建一座其全球最大、最先進、最具柔性的機器人工廠,實現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

  新工廠將利用ABB互聯數字化技術、一流的協作機器人技術以及創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打造ABB最先進、最環保的未來超級工廠。該工廠將於2019年6月破土動工,2020年底投入運營。

  2、KUKA開設兩個新校區

  2019年,KUKA 學院在四川省蒲江縣與福建省泉州市兩地同時開設新校區,加大師資力度,方便學員就近獲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課程。

  3、沃爾瑪擬在門店增加機器人控制成本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爲了節省勞動力成本,沃爾瑪正在門店增加更多機器人的使用,來幫助監測商品庫存、清掃地板以及補充缺貨商品。

  沃爾瑪表示,1500家門店的地板清理工作將由機器人完成,這項工作以前需要一名員工每天工作兩到三個小時;同時,還將增加600條可以自動分揀貨物的傳送帶,至少300個機器人檢查貨架是否缺貨。這些措施都是爲了節約人力成本。

  4、2019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7年,我國智能製造行業保持着較爲快速的增長速度,2010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已達3400億元。2012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突破5000億元。到了2016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突破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在15000億元左右。按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初步測算2018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將到達18000億元左右。預測2019年我國智能製造業產值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5、優傲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離職

  優傲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艾斯本.奧斯特加(Esben H. Ostergaard)近日在LinkedIn上宣佈他將辭職。

  他在視頻中說到“今天對我來說是非常特殊的1天,這是我在Universal Robots工作的最後一天,我和朋友們14年前成立的一家公司,它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許現在是時候離開了,我想我該開始一段嶄新旅程了。”

  艾斯本.奧斯特加(Esben H. Ostergaard)的離職,目前優傲機器人官方還未有公開闡述原因。

  6、寧夏首次用機器人爲高壓線塗抹絕緣塗層

  日前,國網寧東供電公司啓用了絕緣包裹機器人爲架空裸導線塗抹絕緣塗層,這也是寧夏境內首次使用該類新型機器人在帶電狀態下成功開展絕緣塗覆作業,順利完成線路絕緣化改造。利用機器人開展絕緣塗覆作業,只要事先將絕緣塗料安裝在機器人內部的塗料盒中,通過單人無線操控,便可實現野外和空中長距離的快速自動塗覆。從而達到不停電、不更換導線,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配網絕緣改造難度。

  7、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正式開放

  日前,長安汽車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辦了全球智慧研發平臺開放暨全球研發中心入駐儀式,這標誌着長安汽車已邁入“自主創新,全球協同”的研發4.0時代,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進入新的里程碑。

  8、中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武漢啓動,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

  4月10日,由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與中國信科集團聯手打造的中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在湖北武漢正式啓動。

  據瞭解,湖北移動基於5G的工業互聯網“5G無線+5G邊緣計算+移動雲平臺”組網模式,目前已在中國信科集團旗下的虹信公司上線,應用於生產管理中心、產品交付、高清視頻等環節,可實現設備點對點通信、設備數據上雲、橫向多工廠協同、縱向供應鏈互聯,將打造設備全生命週期在線管理、運營數據監控與決策、訂單全程追溯的透明交付。

  9、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聯合專家組赴渝調研華數機器人

  4月10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聯合專家組在重慶市科技局和兩江新區相關領導的陪同下蒞臨華數調研國產機器人發展情況。

  調研專家組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工程院院士賙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工程院院士鍾志華等9名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一局局長戰略諮詢中心主任徐進,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原司長張相木,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司原司長馮記春等20餘名專家組成。

  10、SwagBot自主農業機器人2020年推向市場

  該公司已籌集了460萬美元用於商業化,希望在一年內將AI版本的機器人推向市場。據悉,SwagBot自主農業機器人具有識別和根除雜草的能力,同時可監測牧場和作物。

  文章由優快工服收集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