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這份書單,來自一位媽媽的推薦,她根據多年的讀書經驗,總結了若干對育兒、兒童閱讀、學前教育等多個方面有幫助的書籍,高達40本喔。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其實我們也應該和孩子同步成長,學習找到更合適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來源|李躍兒芭學園(ID:lyrbaxueyuan)

  一、關於兒童閱讀

  1、《幸福的種子》

  文:鬆居直

  譯:劉滌昭

  推薦理由:作者是日本繪本的開拓者,目前日本的繪本在國際上已是一流水平與此老先生的付出是密切的。這本書寫的比較通俗,寫了繪本如何給孩子精神力量、孩子是如何讀和理解繪本以及親子共讀中應注意的問題。

  2、《我的圖畫書論》

  譯:郭雯霞、徐小潔

  推薦理由:這一本偏於理論性,對於不愛讀理論的人不推薦。但從專業深度上講是超過上一本的。

  3、《繪本之力》

  文:河合隼雄、鬆居直、柳田邦男

  譯:朱自強

  推薦理由:他們從不同角度討論繪本,展示繪本如何促進兒童的成長。

  4、《騎鯨之旅:0-2歲親子共讀》

  文:粲然

  推薦理由:粲然本身是作家,這裏是她和兒子從出生到2歲的親子共讀經歷,一些共讀的方法和繪本書目可以參考,對於不瞭解親子共讀的媽媽作爲入門還是不錯的,寫的比較有趣味性。

  5、《理解孩子的成長》

  文:彼得·史密斯 、海倫·考伊 、馬克·布萊茲

  譯:寇彧

  推薦理由:非常專業的育兒書,理論性比較強。

  6、《朗讀手冊》

  文:吉姆·崔利斯

  譯:陳冰

  推薦理由:詳盡介紹了父母給孩子朗讀的重要性及對孩子的影響、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如何給孩子讀書,是關於親子共讀的百科全書。

  7、《閱讀的力量》

  文:斯蒂芬 克拉生

  譯:李玉梅

  推薦理由:本書偏於理論,從大量的調查和研究來闡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如果創造有利的條件打開孩子的閱讀之門,裏面有很多數據,不愛看純理論書籍的不推薦。

  8、《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2》

  文:鳥居昭美

  譯:於羣

  推薦理由:系統解釋孩子畫的特點,如何理解孩子的畫,如何引導孩子畫畫,如何幫助孩子畫畫,最重要的是本書給出了孩子畫畫的發展歷程,可以避免成人的有誤指導,如果孩子到了亂塗亂畫的年齡,請一定看此書。

  二、關於兒童教育

  9、《愛彌兒》

  文:讓-雅克·盧梭

  譯:李平漚

  推薦理由:盧梭不僅是哲學家也是兒童教育專家,這可能是最早期專門講兒童教育的書了,雖然年代久遠,但他對於孩子成長規律的認識及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至今仍影響廣泛。但本書比較枯燥而且摻有抽象的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基礎的不推薦。

  三、學前教育

  10、《有吸收力的心靈》

  文:瑪利亞·蒙臺梭利

  譯:蒙臺梭利叢書編委會

  推薦理由:蒙臺梭利是意大利人,在20世紀初創辦了她的兒童之家,並創建了自己的理論,是近代比較系統研究兒童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蒙氏教育即從她而來。本書是她的晚年作品,集她思想至大乘。她本人的著作都比較有思想性,雖然也包含案例,但總體上不是那麼通俗易懂,對於平時閱讀量小的媽媽不推薦。

  11、《童年的祕密》

  譯:蒙臺梭利叢書編委會

  推薦理由:講述兒童發展的特點及精神胚胎的成長規律。

  12、《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

  譯:蒙臺梭利叢書編委會

  推薦理由:蒙臺梭利的第一本教育專著。偏重於實際操作,包括如何幫助發展孩子的語言、空間、感覺、讀寫、形狀、顏色等,涉及很多經典教具,對於老師的參考作用更大,當然媽媽們可以學習一下這些教具的內涵,可以在將來選幼兒園時作爲參考。

  13、《發現孩子》

  譯:蒙臺梭利叢書編委會

  推薦理由:開創性地講述了兒童是怎樣一種存在,指出孩子應自主觀察周圍的世界,學會集中注意力,自然地進行學習和成長。蒙臺梭利以此爲基礎,努力地進行着打破傳統教育的探索,去尋求愛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

  14、《愛和自由》

  文:孫瑞雪

  推薦理由:孫瑞雪是國內最早自主辦蒙氏教育幼兒園的人,現在她的園已遍及寧夏、北京、廣州、深圳。是國內比較好的蒙氏園,但收費也高。本書是她理解的蒙氏教育,總結爲愛和自由,對於不想看蒙臺梭利本人著作的,這一本對於認識蒙氏教育很好。

  15、《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文:李躍兒

  推薦理由:作者本來是專業畫家,在辦理兒童美術班時體現出了兒童教育的天賦,後走人教育行列。本書有大量案例,深入淺出,不但有學前兒童的分析還有更大孩子的。她所辦的芭學園正在成爲國內的一個知名品牌,其幼兒園融合了蒙氏、華德福、奧爾夫、瑞吉歐等教育,各吸其所長。

  16、《無條件養育》

  文:艾爾菲 科恩

  譯:小巫、耿丹

  推薦理由:翻譯是小巫,本書講了對孩子的無條件接納及爲孩子建立規則的方法,是比較感動人的,讓媽媽更好成長的一本書。

  17、《父母效能訓練手冊》

  文:托馬斯 戈登

  譯:宋苗

  推薦理由:戈登博士的這本書非常實用,對於如何搞好2歲以上兒童的親子關係、改善親子溝通非常有用。

  18、《讓孩子的大腦自由》

  文:約翰·梅迪納

  推薦理由:作者是一位腦科學家,研究了大腦是如何工作,什麼會對兒童的大腦發展有利,什麼有害,比如如何照顧孩子的情緒,如何給孩子選擇玩具等。

  19、《我從彩虹那邊來》

  文:芭芭拉 帕特森 、帕梅拉 布萊德

  編:孫麗業、 郝志慧

  推薦理由:作者是資深華德福老師,是一本實踐華德福理念的書,涉及節奏、呼吸、手工、音語舞、感覺等各方面,主要針對0-7歲的孩子。

  20《童年的王國》

  作者:魯道夫·斯坦納

  推薦理由:華德福創始人斯坦納的原著,講述了他對兒童的認識和如何幫助兒童發展,想了解華德福教育的人一定要看他本人的著作,他所謂的兒童分三個階段:0-7歲,7-14歲,14-21歲,不僅僅指學齡前兒童。

  21、《請讓我慢慢長大》

  文:吳蓓

  推薦理由:國內第一批去國外學習華德福的人,帶來了華德福的辦學理念,此書寫了她在國外參觀的華德福學校的樣子以及一些老師的教學方法,同時還有她在北京辦園的經歷。

  22、《窗邊的小豆豆》

  文:黑柳徹子

  圖:巖崎千弘

  譯:趙玉皎

  推薦理由:作者的親身經歷,巴學園雖然存在只有8年即被二戰破壞了,但小林校長對兒童的認識以及他對待孩子的方式,包含着很多教育的至真至理,父母尤其應讀。同時,此書可以和6歲以上的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23、《關鍵期關鍵幫助》

  推薦理由:是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堅持23年創辦中國式芭學園,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應用於東方兒童教育的全面總結,是幫助父母從本質上認識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成長規律,把握系統愛育方法的通俗讀物,裏面收錄了芭學園的孩子在關鍵敏感期的真實案例。

  24、《手巧才能心靈》

  文:戴維 米切爾、帕特里夏 利文斯頓、周懸 (合著者),

  譯:王榮亭

  推薦理由:是華德福孩子的手工課設計,裏面蘊含了手工對於孩子心靈成長的意義,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上華德福理念的學校,這本書都值得看,因爲手和大腦和心靈是一體的,它們互相促進。兒童教育★★★★☆

  25、《0-8歲兒童紀律教育》

  文:菲爾茨

  譯:蔡菡

  推薦理由:如何讓規則和紀律內化到孩子心裏,這本書是很好的指導。

  四、關於親子溝通

  26、《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文:阿黛爾·法伯 、伊萊恩·瑪茲麗施

  推薦理由:是上一本書的背後故事,是作者本身的溝通經歷,可以更好地理解上一本書。

  27、《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說》

  文:阿黛爾 法伯 、伊萊恩 瑪茲麗施

  圖:肯伯利 安 蔻

  譯:安燕玲

  推薦理由:實操手冊,涉及親子溝通的各方面,幫父母實現和孩子的有效溝通。

  28、《媽媽課》

  文:智光

  譯:孫贇

  推薦理由:作者是韓國的一位法師,解答了很多媽媽在教子方面的問題,改變媽媽改變孩子,對如何教育孩子給出了很多好的建議,並有大量的案例,可以看到哪些行爲會導致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後的青年人的問題。

  29、《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文:海姆 G.吉諾特

  圖:張雪蘭

  推薦理由:法伯的兩本書均來自於吉諾特博士的理念,這是他本人理念的具體詮釋。

  30、《遊戲力》

  文:勞倫斯·科恩

  譯:李巖

  推薦理由:本書介紹瞭如何通過遊戲的方式來達到和改善親子溝通的目的,非常實用和有效,能大大降低父母與孩子的對抗狀態。

  31、《窩心,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

  文:陳安怡

  推薦理由:作者陳安儀運用10年記者生涯,加上4年輔導義工媽媽的經驗,傳授爸媽不可不知的六大親子聊天術、新手爸媽四大絕招,妙問怪答招架術、教養頭疼偏方。

  五、關於育兒類

  32、《親密育兒百科》

  文:西爾斯

  譯:邵燕美

  推薦理由:非常貼心和專業的一本育兒書,2歲寶寶以內的各種餵養問題都囊括了,尤其對於母乳餵養和親子關係的建立,是各大論壇都在津津樂道的,很多媽媽從中受益。這本書建議在生寶寶之前就看,這樣寶寶有問題時可以隨時查看。個人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他引導你建立好的親子關係,並遠離育兒的焦慮,尊重媽媽自身的直覺。

  33、《育兒百科》(定本)

  文:松田道雄

  推薦理由:這個是按時間排序的,從寶寶出生一直到童年,像工具書一樣,很好查,很實用。這一本不用提前看,遇到問題直接按着孩子的月齡去查書就行。

  34、《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文:尹建莉

  推薦理由:國內一個媽媽的育兒經驗,比較暢銷,一些做法可以借鑑,但不夠系統,有些做法也不符合現在先進的理念。

  35、《張思萊育兒手記》

  文:張思萊

  推薦理由:張奶奶通過對自己小外孫從1歲到4歲成長過程的記錄,將養育及早教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娓娓道來,有理論根源,有經驗總結,有難題解答,非常適合新手媽媽。

  36、《你的N歲孩子》系列

  文:埃姆斯

  推薦理由:從1-14歲,像路線圖一樣,告訴你,幾歲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發展狀態,什麼是正常的行爲,什麼是需要引導的行爲,也包含了此年齡段的關鍵期。

  37、《讓孩子做主》

  文:小巫

  推薦理由:小巫個人的母乳餵養和育兒經歷,她在美生活過,所以思想上是中西結合的,她在國內給孫瑞雪和李躍兒都給過辦園的幫助。這一本看起來比較容易,通俗,不愛看大部頭的推薦。

  六、其他

  38、《夏山學校》

  作者:尼爾

  推薦理由:這本書既有理念又有實踐,他的思想對兒童教育界有很大影響,日本巴學園就是學習夏山學校的。作者就是夏山學校的創始人,經過時代的檢驗,他的認識和理念越來越多地被證實,非常可貴!

  39、《故事知道怎麼辦》

  作者:蘇珊·佩羅

  推薦理由:裏面有很多的故事創作案列,當然直接拿來用也很好的。詳細解釋瞭如何創作有療愈性的故事。如果你對孩子的一些問題不知所措,那麼試試故事的力量吧,非常神奇!

  40、《你也可以成爲故事高手》

  文:南希·梅隆

  推薦理由:講故事這個古老的方式它的意義是什麼,如何給孩子講故事,這裏應有盡有。給孩子講個故事,父母也會跟着成長。

  41、《非暴力溝通》

  作者:馬歇爾·盧森堡

  推薦理由:愛才是人類和世界的建設性力量,但是由於我們沒有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過建設性的溝通方式,往往會採用破壞性的方式,但那並不是我們的本意,而且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本書既有理論,又有實踐,不但適合親子溝通,也普適於與所有人的交往。這本書傳遞的不只是一種有效溝通的途徑,同時也帶給我們對於愛和生命的思考。

  可能有媽媽會問,是不是看完上面的書就可以教好孩子了?尖叫君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或許能很好地解答這個問題,節選文章一小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爲什麼讀了那麼多育兒書,你還是教不好孩子?》

  作者 | 彭小刀

  人家都說孩子的問題其實反映的是家長的問題。連老閨蜜聽完我每次的絮絮叨叨,都說我和先生應該先教育好自己,再去教育孩子,於是我又開始自我反思。

  我算是一個比較不容易放鬆的媽媽吧。育兒路上,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機會請教我們單位的專業人士,諮詢一些專業問題。

  特別是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諮詢的問題最多。我自己也讀過許多的育兒書,相信自己自然有一套方法。

  也許是自己過於自信,忘記了家裏還有公公婆婆和我那巨嬰先生參與其中。他們並沒有跟我站在同一戰壕,我一個人腹背受敵的時候最受傷,情緒也最容易崩潰。

  我的情緒已崩潰,我還需要安慰,怎麼能做到理解和尊重孩子呢?孩子在我身上並沒有學習到理解和尊重,何談理解和尊重我呢?

  這不是陷入一個死循環了嗎?

  所以在其他人眼裏,我成了一個溺愛孩子,讓他放任自流的媽媽。

  由於我和先生在教育孩子的意見上不一致,公公婆婆老一套理論也過時了,大家在相處過程中也導致了諸多矛盾。

  遇到這些矛盾,我和先生都不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於是孩子也照樣學樣!所以在先生的眼裏,我一個人成了全家都教育不好孩子的罪魁禍首。

  我還得按捺下自己的委屈、不滿,做到心平氣和的溝通問題,不然孩子在旁邊也會有樣學樣的。

  有些時候確實有控制不住的時候,兒子也就成了替罪羊,想一想,真是可憐。

  即使有委屈、有不滿,但是孩子是你生的,總不能又塞回肚子裏假裝沒有生過吧!自己挖的坑自己填;自己的責任自己扛。

  其實養孩子,看得見的是經濟成本,看不見的是心理成本。

  成爲母親,是上天給我的最好饋贈。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另一個我。通過擁抱他,我擁抱到小時候的自己。

  Ta想和你說話,你卻拿着手機刷刷刷;

  Ta想和你遊戲,你的老腰卻承受不起;

  Ta覺得無聊了,你也看不出來覺察不到;

  Ta發脾氣了,你還不知道原因……

  這些場景幾乎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

  我的父母總是忙於生計,家裏又不止一個孩子,而我總是渴望得到他們的關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我將內心那個渴望愛與歸屬的小孩放到了記憶最深處。

  在孩子身上,我又看到了那個渴望愛與歸屬的小孩;在孩子身上,我知道了自己內在的缺失和不足。

  是孩子讓我有勇氣去面對,是孩子讓我想成爲更好的自己。

  雖然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些時候我也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的細節並沒有把握好;有些時候又是我的想法到位了,但是行爲習慣一時還沒有改變。

  但是,我也在不斷進步啊!

  陪孩子的時候越來越走心,遇到問題儘量去接納和安撫,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爲,循着蛛絲馬跡、抽絲剝繭一般去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目的……

  尖叫君後語:在生活中,沒有一本書可以解決我們實際育兒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即便上面所有的書加起來也不可能。而且,有一點,不是說把書上的一些方法和理論照搬過來就適合你的孩子。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增長自己的知識,第二步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加工,結合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內化成自己的育兒技能,然後才能幫我們解決我們孩子的問題。

  其實,看完書,學了什麼,

  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改變了什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