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俗語: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老祖宗告訴你,適者才能生存

  隨着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如今的人們似乎很少家中有養牲口的,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貓小狗之類的寵物。但是在曾經的那個舊社會,在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如今的這個高度時,人們不得不借助牲口的力量去協助自己做事情。

  在以前的農村,似乎每家每戶都會養着豬,馬,牛,驢等動物,因爲這些動物可以替自己分擔一些力氣活,畢竟人們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在曾經沒有機械化設備的條件下,只能通過這些外在的力量,去幫助自己耕地種田。

  那麼像常見的馬和驢,又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性呢?愛觀察的古人們總結出來這樣一句話:“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這句話暗含的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意思上看,指的就是如果將馬和驢,這兩種動物放在一起餵養的話,那麼久而久之,馬就會瘦下來,而驢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古人們爲什麼這樣說呢?其中又蘊含着什麼哲理呢?那麼今天小編就帶着大家一起探究一下這其中的奧義。

  首先,之前在農村生活的老人們可能都知道,驢的脾氣天生比較暴躁,而且也十分的倔強,所以就像如今人們經常用“驢脾氣”這個詞語,來形容人脾氣不好,或者是生性比較倔強,認死理,很難聽從他人的意見。

  而馬卻與之相反,養過馬的人都知道,馬很容易被人馴服,而且生性比較溫順,似乎馬要比驢更加的通人性。

  由此可見,驢的脾氣的確十分難以控制,所以如果農民想要節省空間,而將驢和馬同時放在一個地方餵養,那麼毫無疑問,驢必定是要“欺負”馬的。久而久之,驢就會佔用更多的生存空間,或者是和馬去爭搶飼料,這樣一來,馬就會越來越瘦。

  除此之外,喜歡看電視劇的人,大概對於馬的習性都有所瞭解。馬是比較愛乾淨的,所以人們可能會經常看到在電視劇裏面,馬的主人會經常帶着馬去河邊洗澡,通過這一點也正好的反映出馬喜歡乾淨。

  而在這個問題上,驢正好與馬相反,驢身上的味道會比較重,這樣一來,如果馬和驢生活的比較密切的話,馬必定是要嫌棄驢身上的氣味的。所以凡是驢的所在之處,或者是驢喫過的草料,馬通常都不再會去觸碰。對於馬這種“潔癖”來說,就算是餓着,也不願意去喫有異味的草料。

  長此以往,馬就會越來越瘦,而驢卻生存的很好。雖然說在如今的生活中,我們已經很難再見到這兩種動物了,但是可千萬不要小瞧這兩種動物的作用,它們在以前沒有機械化設備的時代,發揮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農民們的生存也正是由於這些牲口的存在,而得以維持下去。

  對於驢和馬的習性,今天你有沒有“漲芝士”呢?事實上,老祖宗在總結這句話的時候,不僅是想向我們表達驢和馬的習性差異,同時也是想告訴我們適者生存的道理。在這同一個馬槽中,驢能憑藉自身的優勢和力量喫的壯壯的,而馬卻不能適應周圍的環境,最終變得更加瘦小。

  對於這一點,如今的人們也要反思啊!在生活中,你是否更加適應周圍的變化趨勢呢?倘若周圍的形勢不利於自身的發展,你是否會爲之做出改變呢?你是會像馬一樣最終瘦死?還是會像驢一樣,頑強的生存下去呢?

  看了這篇文章,小編覺得各位都應該有所覺悟,如果適應不了周遭的變化,自己只能是被淘汰,或者是落伍的那一個,所以大家還是要改變自己啊!對於這些俗語反映出來的含義,你有不同的看法嗎?大家快來思想碰撞一下吧!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