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歌鏈接:淺論西方近代哲學——從笛卡爾到黑格爾與馬克思之三 - 如歌的文章 - 知乎專欄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總之,經驗派的原則:凡在理智中的無不先在感覺之中。這一原則的出發點是生存、是活著、是動物性需要。正如上面分析的,人類最大的愚蠢(當然也是人類至上的高貴)是頭腦與腸胃的分裂,那麼經驗派的原則就是在高揚腸胃的地位,強調腸胃先於頭腦的優先權。這裡插幾句閑話。稍微談論一些依照此思想分歧而在政治經濟思想和政治經濟實踐上所導致的後果,就更加可以看出經驗派原則的可貴之處。經驗派原則在經濟思想上的直接影響就是產生自由市場理論。既然經驗派的第一原則是每個個體的生存,既然被經驗派認作在邏輯上首先能夠不證自明的是每個人的生存意志,那麼顯然,當經驗派哲學家去研究經濟問題時他們一定傾向把個體放在經濟聯繫中的第一地位,由此則自由市場理論,所謂看不見的手、市場自動均衡等等就是呼之欲出的邏輯推演了。亞當斯密這位西方經濟學的鼻祖誕生在英國就完全是必然而非偶然。於此對應,唯理派相信只有理性才能首先在邏輯上獲得不證自明的地位,唯理性纔能夠去統攝感覺的雜多,給予感覺質料以真實性的保證(否則感覺質料本身只是混亂、無序的),那麼唯理派在經濟思想上的合理推演當然就是計劃經濟,要由一個理性的、全能的中樞系統去統攝全部感覺上的經濟活動,非此則感覺的經濟活動只能是混亂與無序,換成經濟學語言,就是相信理性中心安排經濟活動才能獲得遠較自由市場經濟更高效的效率。 在政治理論上,洛克本人就是西式憲政民主理論的創建人,英美兩國身體力行地實行了西式憲政民主。於此對應,在唯理派的哲學指導下產生的政治思想與實踐是威權乃至於極權政府。重溫二十世紀的歷史,冷靜評判這兩種體制的實際應用,不含偏見地說,英美的政治經濟模式更具優勢。簡要分析勝敗背後的原因,不能不說,是經驗派的哲學原則戰勝了唯理論的哲學原則。是火熱的生存意志戰勝了冰冷而刻板的理論理性。

然而歷史真的如福山所說,終結在了英美式的自由市場經濟與憲政民主的經濟政治理論中嗎?以我的淺見,恐怕未來的發展會超出福山們的想像。具體在之後的論述中展開。

回到洛克,洛克雖然提出了經驗派的基本原則,但他本身是一個調和主義者,他沒有也不敢把這個原則推到底。因此他保留了物質的某些所謂的客觀屬性:如空間延展性。

第二位理性派哲學家——斯賓諾莎

在討論斯賓諾莎之前,先回顧一下笛卡爾的思維過程。笛卡爾從一個絕對孤立的原子式個體出發,進行懷疑一切的反思,最終到了一個不可懷疑的基點,懷疑本身。懷疑本身、自我意識擁有客觀真實性,這真實性來自於形式邏輯這一理性規則的保證。但是這個絕對空洞、抽象的自我意識與感覺內容,與具體經驗是徹底異質的,因此笛卡爾只能停留在二元論中。世界有兩個擁有客觀真實性的東西,一是自我意識、二是物質實體。這裡,自我意識的真實性來自理性規則,其本身空洞無物,而物質實體本身的真實性沒有保證。所以笛卡爾的理論就是一個半吊子工程,充滿了漏洞。最後笛卡爾只好搬出上帝解圍。 笛卡爾的困境之一來自於他的出發點:一個孤立的原子式的,脫離了生存的個體。因此理性派的第二位哲學家斯賓諾莎直接超越這個原子個體的起點。 在笛卡爾的思路中,我們反覆強調,懷疑的真實性保證來自於形式邏輯這一理性規則。 斯賓諾莎認為,既然理性規則可以保證懷疑的真實性,那麼理性規則本身當然就是真實無妄的——這是個合理的邏輯推論,因此它擁有絕對的客觀真實性——這是個有點過頭的推論。斯賓諾莎直接以這個擁有絕對客觀性的理性規則為起點。他以為,世界就是從這個理性規則中發展出來:世界本身就是個理性的實體。 這裡要對斯賓諾莎的起點多說幾句。首先,斯賓諾莎的起點超越了個體,因此突破了笛卡爾的侷限;其次,這個起點確實擁有相對客觀性(說理性規則也擁有相對的客觀性,這是說得通的。世界上所有的理性存在物都可以理解諸如形式邏輯,運算原則之類的理性規範,從這一點說,理性規則確實普遍存在於所有的理性存在物的思維中)。 但是,要說理性規則與刺激一樣擁有絕對的客觀性,這就比較武斷了。因為常識信念總是堅持這樣相發:這種看不見莫不著的理性規則怎麼會是絕對存在的?!我們確認刺激的絕對客觀性,因為它摸得著,看的著,對刺激的真實性的確認來自於生物的生存意志。但說理性規則同樣是一個可以脫離思維,與刺激一樣的擁有絕對客觀性的東西,不論如何都有點突兀。

但斯賓諾莎的結論具有重大的意義。他認為,世界的本質就是個理性結構,它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被人的理性思維,被數理邏輯所分析、處理、預測。因此斯賓諾莎的學說極大推動打擊了教會勢力,推動了當時科學的發展。

第三位理性派哲學家——萊布尼茨 但斯賓諾莎過於強調世界的理性本質而看輕了個體獨立與自由的意義,他認為自然界中的具體個別的事物是世界這個理性實體的特殊存在狀態。實體本身是不動不變的,但他的變現形式卻是千變萬化。但表現形式只能服從機械的運動的因果必然性和理性邏輯的必然性,一切都是被決定了的。這是一個嚴格合乎必然性法則的,必須通過理智邏輯推理來認識的世界圖景,其中沒有任何偶然性和自然任意的餘地。這是一個決定論與宿命論的世界圖景。 與此相對,萊布尼茨的提出了單子論的觀點。所謂單子在基本理論上和斯賓諾莎所說相同,單子就是世界的理性結構本質。但萊布尼茨認為單子是多而非一,單子的數量是無限的。單子論的特點是強調了主體自由的原則,突出了個體性的自由。

最後一位經驗派哲學家——難解的休謨問題 同笛卡爾一樣,英國哲學家休謨也是一個走極端的人,這種品質成就了他在哲學上的重要地位。他把經驗派的原則——凡在理智中的無不現在感覺中——推到了極點,從而終結了經驗派。 休謨嚴格地按照經驗派的原則去論證,從而剔除了思維中所有非感覺的成分。而這個成分就是:真理。因此他的結論是:人類不可能走上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並從中獲取具有相對有效性的真理。

下面詳細解釋。比如我們做小球的碰撞實驗,觀察到的是這樣一種事實,即小球甲運動到小球乙的位置,然後小球乙開始運動。我們測量甲乙的運動變化,根據變化列出方程,我們認為方程反應了甲乙運動的內在規律。但在得出規律之前,有一點必須被保證。 即,如何保證小球乙的運動是由小球甲導致的?如何能保證這兩個事件之間具有因果關聯? 可能的事實是:甲乙的運動沒有任何關係,小球甲運動到無限接近小球乙的地方就突然停下,然後小球乙就無緣無故自己開始運動。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甲和乙之間的能量傳遞。根據經驗派的原則:沒有感覺到的東西是不能被承認為真實的,所以不能把小球甲當做小球乙運動的原因。我們只能說,這兩個事件之間沒有任何因果聯繫。休謨認為,我們之所以把小球甲當作是小球乙運動的原因,只是出於一種心理習慣,即當我們在時間的序列中看到兩個事件相繼地發生,我們就會把這兩個事件聯繫在一起並幻想其中有因果關係。

再舉一例對比:我們經常看到火燒水,水沸騰,於是人們有了一種下意識的感覺:火燒水導致了水沸騰。可是某天我們看到火燒著水,水卻結冰了;或者沒有火燒,水自己就沸騰了,這兩個事件同樣可以理解。從這裡可以想到,說火燒水導致了水沸騰,這裡的「導致」二字根本沒有道理。因為眼睛只看到了火燒水、水沸騰這兩個事件,眼睛沒有看到"導致", 人們之所以覺得火燒水「導致」水沸騰,是出於一種心理習慣,即看到兩個在時間上連續的事件,於是下意識的認為他們有某種因果聯繫,實際上所謂的因果聯繫只是出於想像,是任意的,武斷的。比如巫婆一跳大神,病人就好了,如此反覆出現很多遍,跳大神和治好病之間就有了因果聯繫,於是人們相信,巫婆就是良醫。 同樣道理,相信小球甲導致了小球乙運動,這等同於相信巫婆跳大神能夠治好病。你看到的只是兩個小球分別開始運動,你看到「導致」了嗎?沒有,你不能用任何感官感受到「導致」的實際存在。既然沒有感到「導致」,又如何能保證「導致」是絕對客觀的呢?從這「導致」中所發現的動量定律等等,實際不過是胡編亂造罷了。而這種胡編亂造還能夠暫時有效,實在是出於好運氣罷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理解休謨這一追問的意義。 休謨問題的核心就是:不管實驗設計得多精密,僅僅通過感知,是不可能找到真理的。因為感覺和規律,這兩者完全異質,徹底隔絕。感覺是個別的,生滅的,個人有個人的感覺;而規律是普遍的,永恆的。不能保證從個別生滅的個體感覺上升到普遍永恆的規律。這就是休謨問題的核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