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關於此命題,屢見不鮮。年輕人網路小說看太多,忽略了經典名著,我覺得正常,這是一個成長的階段,沒必要太在意。

對我而言,我也喜歡看網路小說,尤其是初中,高中的時候。那時候只有三大愛好:

1.上網,去網吧打遊戲。

2.看小說,電子書mp4,或者大本的厚書。

3.睡覺。

作為一個學生,除了學習,其他的都喜歡。我想這應該是現在孩子的通病。這是一個階段,一個成長所必須經歷的。你讓一個初中生,高中生去讀四大名著,基本不現實,除非孩子本身就喜歡文言文這些,所有孩子都一樣,覺得太難讀,太難懂,根本不會看的,或者說,書擺在那裡也是思緒飄飛,想著熬過這段時間去玩什麼。而且對我來說,網路小說的主人公一開始也是各種不順心被人家瞧不起,最後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峯,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況且說實話,現在孩子壓力這麼大,寫作業都要寫到凌晨,週末要去補習班,覺都睡不夠,更別提讀這些燒腦的文言古書了。

對於大學生來講,確實有很多時間了,每天都不知道幹什麼。但是你要知道一點,大學生的思想已經成型了。好不容易熬過了初中高中,好不容易可以輕輕鬆鬆了,好不容易不用起早貪黑了,怎麼舒服怎麼來,更別提抽時間看經典名著了。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我自己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關於經典名著我是從電視劇裡面瞭解的,相比較複雜的文言文,電視劇的形式更能讓人容易接受並且喜愛。

所以,年輕人看網路小說,是正常現象。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年輕人每天捧著《三國演義》《紅樓夢》這些經典名著鑽研,張口閉口之乎者也。社會根本不能發展,人類的思想,精神也不可能進步。這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不用在意,年輕人看網路小說太多,很正常。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我讀過《紅樓夢》、《平凡的世界》、《飄》等等中外經典名著,也看過一段時間的網路小說,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1.網路小說通俗易懂,讓人看起來舒服,而經典名著,往往情節錯綜複雜,又蘊含著深度的道理,一般的經典名著包含某些本質性的道理,常人一般不會往深處想,所以會感覺枯燥無味,堅持不下去。

2.網路小說容易給人帶來快樂,網路小說的「娛樂性和獵奇性」,很多年輕人看它是當做消遣和娛樂,自然很多人接受他。經典名著關注的是社會性,思想性和文學性突出,真正喜歡看書的人,拚命汲取,而疏懶之人,沒什麼功夫去理解。

那麼,作為年輕人網路小說該不該讀,我認為可以偶爾讀,但不要成癮。

有人將網路小說比作肯德基,偶爾喫一兩次不為過。

網路小說是時代趨勢下的產物,好的作品有一些創新性的寫作方式、新的觀點,還是值得考究的。作為一個青少年,他不懂穿越架空、不知仙俠為何物,可能一定程度上會缺失對時代潮流下流行文化的感知,可能會跟不上時代。

但網路小說良莠不齊,那些千篇一律的小白文、爽文,不建議大家去看。說到營養,如果經典名著是牛奶的話,這些網路小說可能連清水都算不上。

三毛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很多時候自己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讀書可以讓人變得有氣質,談吐優雅,這點不假,但有個前提,那就是你讀的是有用之書,是大眾公認的時代濃縮的精華。最佳的選擇還是經典名著,即使剛開始時你覺得無趣,但認真讀,仔細思考,你會發現一片從未走進過的新天地。


我是幸福魚兒,一個資深的小說控!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已沒有了閱讀的習慣,早就把書丟擲一邊了,而一部分看書的,大部分沉迷之網路小說,武俠、言情,玄幻之類的。真正看經典名著的,如果不是學校規定,或者是年齡大,比較懷舊的人,估計不會看吧!

文豪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這本書,我也沒看過,無法對其做任何的評論。

對於別人的看書習慣之類的,我覺得我不能發表任何的言論,只能是說說我自己的看書習慣和愛好吧!

之前在讀書的時候,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影響,看過《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之類的名著,看小說最喜歡看的是《紅樓夢》,看電視最喜歡看的是《西遊記》,這是經典,任何翻拍的,我都覺得比不上過去82年版本的。

如今,參加工作有了孩子之後,我幾乎沒拿起過任何經典名著,不是因為沒有時間看書,而是可能自己的看書興趣變了吧,我慢慢變得愛看一些言情、都市感情小說,比如婆媳關係啊,愛情故事啊,這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鳴。

我當前最真實的想法:與其耗費腦子和精力去追經典名著,還不如去看毫無違和感,就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貼近生活的婚姻生活、婆媳感情之小說,能引起自己的共鳴,還不費腦子。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看法,可能我這個人已經墮落了,如果說的不好,還請大家諒解。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交流一下。


借用現在網路流行的一句比較簡單粗暴的話來說,「這是病,得治!」網路小說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所描繪的畫面來說,都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心理。

年輕的男生們在看網路小說的時候,能從無限流主角屌絲逆襲的故事裡,得到現實社會中得不到的認同感;年輕的女生們在看網路小說的時候,能從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虐戀中,滿足現實社會中滿足不了的公主情結。這些東西往往跟玩網路遊戲一樣,是越看越上癮的,但是實際上對個人的生活和個人的價值提升並沒有什麼幫助。

即使你看一百部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故事,在現實中你也不可能天上掉餡餅,遇到這樣浪漫的愛情;即使你看一百部屌絲逆襲走上人生巔峯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你不努力,也無法真的變成高富帥,迎娶白富美。所以,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奉勸一句現在的年輕人,少看主流網路小說,除了貢獻點流量和點擊量,對個人真的沒有什麼幫助。

應該多看一看我們的先輩們,那些真正搞文學創作的人,他們所寫出來的膾炙人口的作品,最起碼也能反應一些時代的立場和人性的光輝,從中好歹能收穫點人生成長曆程中該經歷的困苦和收穫。不說國際化,就單單說我們國內,就有很多偉大的作家和偉大的作品,即使魯迅錢鍾書你覺得晦澀難懂,看一看徐志摩和金庸也是好的。


作為一個十幾年的書蟲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第一,名著是歷經時間考驗的東西,肯定有自己好的地方,不好的都淘汰了。

第二,現在網文是很大一類,都是幾百萬本書,有好的也有壞的,不要光看到自己看到的那一點,說不定多少年以後有些也會成為名著。現在想想基督山伯爵這種書在當時可能也被看做是YY小說呢。

第三,網文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是有著進步的,從第一開始的只顧著爽慢慢的轉變,可能有些急功近利,但是這是網文的基礎所決定的,沒有讀者(正版的)就會被餓死,必須抓住人的思維(和說書人很像),但是真正的好書還是有的,不會因為實在網上寫作或是傳統寫作有所改變。

第四,現在人為什麼覺得網文低端,名著高端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文很跟緊實事,你看得懂,看的明白,看到了會心一笑,門檻很低,而看名著呢,先不說翻譯的問題,當時的語境,典故過了幾百年你真的知道嗎?有的時候真的是看的半懂不懂的才覺得就是好。

第五,奉勸那些一說網文就恨不得打死的人,不要把有些入門級的只顧得爽的網文當做網文的全部,覺得都是沒腦子沒文化的人才看的,有好東西只是你沒看過。近來一些熱門的大IP不都是網文改編的嗎,像盜墓筆記,宮,甄嬛傳這些適合改編的小說,還有很多不適合改編的好小說,但是你非要抓住一些入門級的YY小說來批判我也沒辦法


反智的噴子們噴前請閱讀: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43059290826604813/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42532881817403662/

然後審題,然後閉嘴,謝謝。

-----------------------------------

莊子在《逍遙遊》裏有句話這麼寫: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這句話翻譯直白一點,意思就是:你水平太低懂個屌!

很多人不明白一點,那就是人的審美是需要訓練的。

一個人不是說生下來就能夠欣賞和理解一切,一個人必須接受相當的教育,纔有可能去參與到高等級的美學活動中去。

說白了,名著就是精英的文學,寫出名著的人沒有哪個不是這個社會中最頂層的那部分人?

寫《悲慘世界》的雨果,法國上議院議員,二月革命後晉封伯爵和國民代表。

寫《戰爭與和平》的託爾斯泰,沙俄大貴族,還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

而為這幫人不齒的大仲馬,參加過七月革命,推翻過奧爾良王朝,追隨過加里波第征伐那不勒斯,死後還進入了先賢祠。

也是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刁民企及得了的?

一個一輩子最高閱讀水平也就起點文水平的人,你指望他去欣賞一部歷經百年乃至千年依然一版再版的名著?

而這幫人的評論,不就像是《逍遙遊》裏的那個小故事?

蟬和小斑鳩譏笑大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裏到南海去呢?」

你說我有起點文看,爽得一逼,何必看那些連人物名字都記不住的名著呢?

何必呢?

何必呢?

何必呢?

羅丹有句被說爛了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想普通人對這句話所說的內容恐怕不會有太深的體會,但是你只要接受過一定水平的美學教育,你就會知道,美為什麼是美,不美為什麼是不美,名著為什麼是名著,地攤小說為什麼是地攤小說。

我這並非是在說網文是垃圾,我只是說大家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各取所需,名著走名著的陽關道,網文過網文的獨木橋,本來就是兩種不同意義的東西,為何要相互比較呢?

當然這些人非要以無知當無敵,強行表達自己蠢得驚天動地的獨特見解,那就別怪人反手就是一個煤氣罐了。

畢竟嘛,人貴有自知之明。


這個問題真切的讓人感受到無知無畏的可怕。。現在的人對藝術就一丁點的敬仰之心都沒了嗎。什麼抽象畫不如塗鴉,什麼名著不如起點網文。。這都是哪冒出來的奇葩言論。

你可以不讀名著,可以不喜歡,理由就是不愛讀,沒興趣,無聊,讀不懂,怎樣都可以。

就好像家裡老舊的電腦帶不動最新的3a遊戲。

但你別因此而否定名著,說人家就是垃圾,這是不對的。哪有因為你電腦帶不動遊戲就說遊戲是垃圾的?

說白了,好看和牛逼是兩碼事,好看是主觀的,是你的個人喜好。牛逼是客觀的,世界名著,是世界!人傢什麼地位?

名著是幹嘛喫的?就是你可以不喜歡看,但你不能否認人家的牛逼。都說的這麼通俗易懂了,再不理解我也沒辦法。

就不說啥寫作手法之類的文學方面的東西了,畢竟我不懂不專業,就說說表面上就能看到的。

那個總結真的很有趣,說基督山伯爵就是打臉復仇,還真是那麼回事。基督山伯爵畢竟是比較通俗的小說。不過人家是啥時候寫的啊,歷史意義都秒殺現在不值錢的網文吧。劇情老套也不是隨便就能說的,你現在寫新的,沒有新意那叫老套,你說百年前的東西老套,怕是在沒事找事。

而且人家和時下流行的爽文還是有明顯不同的。人家本來就是貴族,大體上還有王子復仇的調調,和純屌絲視角的打臉文不是一個路子。

人家寫的上流社會生活真真切切,角色眾多性格豐滿。網文動不動就詞窮,寫的角色都和遊戲npc一樣,怎麼比?

人家故事和角色相輔相成,角色推進故事,故事刻畫角色。網文要麼是為了情節強行安排角色,要麼是突出角色故事生硬。怎麼比?

人家完完整整的是一個故事,脈絡清晰連貫通暢。網文是不斷挖坑填坑越寫越多越寫越雜最後很難收到一起去,最後編不下去了就直接tj,怎麼比?

完整的故事有多重要?比不俗套重要多了。好萊塢迪士尼也很俗套,好萊塢電影都那一個套路,甚至劇本節奏都能是固定的,影響人家好看啦?

又說文筆差的,那麼多翻譯版本也不知道他看過多少,感情是讀了個兒童版就來評論了?

有說不夠長的。竟然還有覺得網文傻長傻長是優點的人。。??!擠牙膏一樣擠劇情看著很爽?

現在很多爽文簡直就是三觀不正好吧?我怎麼整你都是你罪有應得,你瞅我一眼我就要殺你全家。

但我惹你你報復我就是你壞,你罪惡,然後我再想法子殺你全家,然後我這叫恩怨分明有仇必報,然後還有人叫好??

富二代對女人永遠是不好的,我是主角的話開後宮都能有理有據。

這得是多中二多自私才能寫的出來啊??人家伯爵最後還能選擇寬恕呢,就這意境是不是也值得網文學習一下啊。

網文裏,歪果仁都是壞蛋,來中國永遠是做壞事的,動不動就鄙視一番武術/中醫,然後主角這邊開掛虐人家(作者主觀都認為我們不開掛比不上人家嗎???)之後再想辦法殺歪果仁全家。

這已經是極端民族主義了好嗎???網上那麼多憤青估計得有一半是看這種文看出來的吧??

還有各種物化女性的,是個女的都喜歡我,都特別聽話。不能和別的男人有任何關係,然後我還動不動給你領個姐姐妹妹回來,然後她們還能和睦相處???那些作者是有多缺愛才能yy出這些內容啊。

來人,放女權主義者,罵死那些寫文的好不好??

現在打臉爽文都是這個搓樣了,三觀奇歪,完全服務感官,愉悅觀眾,流水線生產。

拿什麼和有文采,有主題思想,有完整框架,有生動角色,有精彩情節的基督山伯爵去比??怎麼比??拿什麼比??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以下只是一家之言,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個人認為網路小說恰恰是時代的產物,伴隨互聯網的興起而興起,是暫時的文化快餐,遲早會消失,除非成為經典的極少數。經典名著既是時代的產物,具有歷史的價值,也是人類文化的精華思想,儘管有起落,但會伴隨人類走向未來。

絕大部分網路小說都是曇花一現,不管哪部網路小說,只要一完結(或太監)隨著時間推移,關注的人越來越少。而經典名著往往是完結就是它生命力開始成長的時候,時間越久關注的人越來越多(某段時間被禁止的除外)。

然後再說三點:

一、絕大部分網路小說中所寫的大多都是單純的順應人性中慾望的幻想,以此給予讀者較為低級而方便的閱讀快感。經典名著往往帶有作者對於社會以及人性本質認識的投射和反思,由於其中的人物角色往往源自作者自身對於人性的理解,於讀者看來往往較為豐滿。  

二、絕大部分的網路小說在目前的內容上來看,都是商品。它旨在於為讀者帶來輕鬆的閱讀體驗和感受,通過劇情給讀者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它的功能中並沒有讓你傷春悲秋,或者明白什麼樣的人生道理,或者讓你見識社會的黑暗,控訴一下現實的內容(如今四海清平,野無遺閑,政治清明,天下大同,和諧社會,所以這麼做死的快)。它沒有包含多少思想內核和思辨在其中,是單純的休閑類娛樂,所以什麼爽寫什麼,什麼輕鬆寫什麼,什麼更賺錢寫什麼。而經典名著所承載的功能要更多,所包含思想性和情節方面的考量都和網路小說不同。而閱讀時的體驗則會差很多,但會讓讀者能夠從中領會到更多東西,順帶提升個人修養、逼格和情懷,順帶還能泡妹子。

三、絕大部分網路小說篇幅越來越長,太監和爛尾之作非常多,基本上可以跳著看,或者只看一遍,讓人只看不用思考。而經典名著是人類精華,基本都是傑作。有些著作要看很多遍才能明白,而且常常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穫,值得回味。在看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停下思考,甚至做筆記。

【刀神李流水 一刀斷流水 劍聖陸青山 一劍斬青山】


網路平臺只是載體,起點只是載體之一。我是不明白把《基督山伯爵》劃分到起點文有什麼不對的,題主是瞧不起網路文學嗎?從故事來講確實就如同那個網友所說的裝逼+復仇的套路而已。

大仲馬的小說大多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因為結構清晰,情節曲折,語言生動而出名,因此被稱為「通俗小說之王」。

而通俗小說,它是滿足社會上最廣泛的讀者羣需要,適應大眾的興趣愛好、閱讀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創作的一類小說。通俗小說以娛樂價值和消遣性為創作目的,重視情節編排的曲折離奇和引人入勝,人物形象的傳奇性和超凡脫俗,而較少著力於深層社會思想意義和審美價值的挖掘。簡而言之,就是爽文。

唯一不同的,就是《基督山伯爵》與現代的爽文歷史背景,和傳播方式而已。

網路文學只是降低了門檻,讓文學大眾化。你並不能因為小說出身於網路平臺,就給他定了高度。

《悟空傳》也是網路小說,但就因為是網路小說你就否認他的高度?他的高度比不上《基督山伯爵》?別開玩笑了!名著之所以叫名著,是因為它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經久不衰,而且廣為流傳罷了。題主又怎麼知道百年之後,現在的某些網路小說以後不會成為經典名著呢?

另外,經典名著本來就是時代的產物,他們都是基於那個年代的背景創作的。不結合時代背景,你又如何知道其中心主旨是想表達什麼內容?


套用郭德綱的一段話,文學鑒賞的門檻很低,認識字就能入這個門,但臺階在門裡面,大多數人進了這個門在山腳下就不願意往上爬了,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會不停往上爬,成為此行的精英。

我覺得人們對於文學最大的誤解在於也在於此,認為只要認識字就可以鑒賞名著,但事實上文學鑒賞也是一門學問。名著的魅力在於可以在平常的故事中埋下很多很深的學問,小到飲食、建築、個人、家庭、戀愛、人生,大到經濟、政治、文化、宗教、哲學、社會等等,那個時代這些方面的精華融合在裡面,並且用極具感染力的文字表現出來,故事本身反倒沒什麼,正如金庸小說裏的降龍十八掌,招式平淡無奇一點也不華麗炫酷,但真正博大精深的是看不見的勁力。以《紅樓夢》為例,只看整體情節的話不就是一幫貴族老爺富二代整天喫喝玩樂風花雪月,最後坐喫山空把家弄垮了嗎,這種故事在網路上隨便一搜可以找出上千個,有什麼了不起的?而《紅樓夢》的真正魅力在於往下細看,裡面詳細具體的對封建大家庭種種細節的如人物、語言、器皿、飲食、人物關係的描繪,以及將這些細節精心串聯組合精巧地構築成封建大家庭的物質精神文明,這一過程中細節、構築、整體無一不有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奧妙,這纔是《紅樓夢》的真正精髓所在,同理其他世界名著也是如此。如果只看重整體情節帶來的直觀感受,那你的閱讀水平才剛入門而已。

名著鑒賞的難點不在於文字本身,而在於他裡面涉及到的關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哲學等種種學問,以及如何透過文字去理解這些,如果你對此知道的很少,你可能很難深入理解文學的內涵,這也是名著鑒賞的臺階所在。只有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閱歷,並去認真思考,才能去鑒賞名著。

相對於名著,網文則把它想表達的東西全說出來,把很多背景資料通通列出來,比如一些穿越回古代打天下的網文,經常把當時的人物、形勢資料羅列出來,讀者不用查資料就可以瞭解得一清二楚,有些小說也總是借主角之口把裡面的思想直接說出來,根本不需要讀者用心思考,這樣一來讀者讀的很輕鬆。但輕鬆的同時,也省略了自己思考的過程,結果是看完了,爽了一陣,什麼也剩下。

最後引用羅曼·羅蘭的一段話: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把讀書看作消遣娛樂,還是提升思想境界是一個人的自由,只是這樣讀書帶給你的是什麼,是一時的快樂,還是人生境界的升華,你就只能接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