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ursgone girlsubmarine
the end of the affairlittle children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還記得大四那年在課堂上第一次看懂電影《The Hours / 時時刻刻》,激動得一下課就跑去圖書館找原著小說卻遍尋不著,填了尋書單也遲遲沒有下落。沒想到畢業將近半年,竟收到圖書館的尋獲通知書,還厚著臉皮請學妹幫忙借,只是讀書的速度跟專注力不比從前,斷斷續續讀了好幾個月。在歷經一番折騰後,閱讀的速度突然變得飛快,對文字的敏感度也回來了,接著一口氣讀了太期待電影結果不小心看了兩遍的小說、想看卻一直沒看的電影原著、放在書櫃裡從沒動過的禮物、以及半途而廢的短篇小說集。雖然除了Hornby、Tyler、Yates以外,還是沒什麼讀書的品味只知道找電影原著來看,但充實的下半年確實領略了閱讀的快感!


《The Hours》 by Michael Cunningham
the hours
被電影感動得一塌糊塗,小說卻看得意興闌珊。但是在讀到某個看似無關緊要、甚至在電影裡完全被省略的章節時卻好喜歡,一讀再讀簡直把它當成一則短篇小說。篇章中Clarissa的同志伴侶Sally和她的編劇朋友Walter,被一位電影明星Oliver St. Ives邀請到家裡作客,共同討論一部驚悚片的拍攝計畫。透過Sally的角度,那種不屑名利卻又對之感到不平的矛盾、不想違背心意卻又亟欲想被認同的可悲,被刻劃得非常生動有趣。那時剛好看了電影《Kill Your Darlings / 愛殺達令》被Lucien這個角色迷得團團轉,當我還在回家的路上摸索有什麼可以形容他的隻字片語時,睡前就在書裡頭讀到了這段話:「Still, there is this terrible desire to be loved by Oliver St. Ives. Still, there is this horror at being left behind.」是啊,我們都渴望受到美好之人的寵愛,也害怕哪天他們連瞧都不瞧我們一眼。雖然處於不同的情境,但我說不出的話,小說就這麼輕易地替我說出口了,有種被理解的感覺,很不可思議、很感謝。

《Gone Girl》 by Gillian Flynn
gone girl
太期待大衛芬奇的新作,所以破例在電影之前先看小說,而且還不小心看了兩遍。雖然編劇和作者是同一人,但是電影的複雜度和細膩度都遠不及原著,尤其是男主角的性格塑造和心理狀態。乍看之下明明是同一個故事,看完的感覺卻不盡相同,前者令人坐立難安、冷汗直流,後者卻多了一股空洞將人籠罩,毫不扭捏的批判一針見血、讓人無處可逃。其實Amy沒有表面上那麼恐怖,Nick也根本不是你以為的受害者,他們就像兩個默契十足的演員,隨時配合著對方的一舉一動,會走到這步田地也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最後你只能說:They deserve each other. 作者只是透過Amy這個極端的例子,去反照出Nick這個我們能同理的正常人心中的虛假,也就是這個世代最空虛的產物。「It seemed to me that there was nothing new to be discovered ever again. Our society was utterly, ruinously derivative. We were the first human beings who would never see anything for the first time.」從電視到網路,世上所有的事物都被一覽而盡,而那些經過後製、編排、或修飾的二手貨,都比一手的親身體驗還來得驚奇也激情。接著連我們說的話、做的事都只是無意識地在挪用過去曾經看過的橋段,每個人都像在演戲一樣,沒有人真正在做自己。正如你遇見心儀的對象,就已經知道說什麼話能打動她的心,既然如此又何必坦承相待呢?Nick其實老早就知道遊戲規則,只是沒料到對方玩得比他還過火而已。「I stroke her hair. I take a strand between my finger and thumb, and I pull it to the end and tug, like I’m ringing a bell, and we both like that. Which is a problem.」演到最後,已經沒有人能像Amy與他那樣合作無間了,他們需要彼此讓這齣戲繼續下去,這是他們在這個失去真實感覺的世界裡,唯一知道的愛情。《Gone Girl》無疑是最現代的愛情故事。

《Submarine》 by Joe Dunthorne
submarine
Oliver Tate這個怪怪小男生實在是太有趣了,just can’t get enough所以才又找了小說來看,裡頭許多可愛到不行的古怪念頭把我逗得哈哈大笑,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待。Oliver最幽默的地方是他思考的邏輯,類比、延伸、或聯想的思路完全脫離常人的軌道,卻有他固有的真誠浪漫,真是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天真孩子。比如說Jordana為了讓前男友喫醋,不只親了Oliver、拍了照、還叫他寫假日記:「Snogging her was such a score that I had to get a photo of it, one for the grandchildren. / 和她親熱真是了不得,我得拍張照給子孫留念。」結果Oliver很淡定地寫道:「I took a photo of us, mid-embrace. When I am old and alone, I will remember that I once held something truly beautiful. / 我拍了一張照片,我們輕輕擁抱。當我孤老一人時,我會記得,我曾擁抱過如此美麗的東西。」(因為太好笑所以要翻出來XD)

《The End of the Affair》 by Graham Greene
the end of the affair
窮作家愛上有錢少婦這類的偷情故事也許千篇一律,但書裡頭所描繪的情感卻頗有新意。Maurice和Sarah一見鍾情,情意正濃時卻有一方默然離去,在那之後,Maurice的愛就轉變成一股恨和猜忌,Sarah的愛則成了一種固執和信念;即使分開的日子比在一起的時光多,他們卻從未愛對方少一點,也因為他的恨和她的信念使他們錯過了彼此。而兩人之間的結束,是她轉身離開的那一天,還是他們不再想著對方的那一刻?電影中Ralph Fiennes和Julianne Moore愛得自然而濃烈,只可惜最後偏離了原著、硬要在尾聲讓他們再幸福一次,這樣的安排就沒小說那麼耐人尋味了。

《Little Children》 by Tom Perrotta
little children
電影已經很精采了,所以對原著沒抱過多期待,沒想到在書裡頭「little children」除了指涉偷情男女熱戀的天真幼稚以及故事支線的戀童男子外,還多了一股濃濃的「郊區/suburb」味(我最喜歡的題材之一)!序言引用《包法利夫人》:「“I have a lover! I have a lover!” she kept repeating herself, reveling in the thought as though she were beginning a second puberty.」二度青春期這詞一語中的令人拍案叫絕,還沒進入內文就過足了癮。但書名真正的出處來自開頭某段Sarah的內心獨白:「Most people just fell in line like obedient little children, doing exactly what society expected of them at any given moment, all the while pretending that they’d actually made some sort of choice.」年少時充滿想法的她,怎樣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嫁給一個她不愛的男人、每天照顧他的孩子、過著平凡庸俗的生活。這是她一時寂寞軟弱做出的選擇嗎?長大成人的世界多的是屈就現實的妥協,但妥協只是讓自己好過的藉口,我們其實都像乖巧的孩子依循著社會的期待,成家立業、買房買車好像都是我們的選擇,直到哪一天該做的都做了、該有的都有了,纔回頭問自己:「為什麼我還是不快樂?」這就是「郊區」該死又令人著迷的真諦啊!故事的一開始有了這個印象後,整本書的格局更加寬闊了,小鎮裡形形色色的人們都陷入了無聊過頭漸成安逸的郊區危機,而Sarah和Todd不過想藉著偷情重燃對生活的熱情而已。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by Richard Yates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十一個短篇故事,十一種孤獨,但終究都只是一種無法被理解的寂寞。有時候我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一句「還好嗎?」讓你不必強忍淚水、可以放聲大哭;轉身離開前的一個眼神,讓你知道自己會被放在心上;止住脫口而出的衝動,不去拆穿你的故作堅強。但我們始終都不會懂,總是無意間弄痛了別人,也讓自己一再受傷。老師學生、長官軍人、上司下屬、情侶夫妻,在眾多相對關係中,一生累積了多少落寞的時刻,才真的懂得人一出生就是絕對孤單的。




2015
想重讀沒有好好欣賞的:《The Hours》 by Michael Cunningham
想讀大衛芬奇看到流淚的:《Fight Club》 by Chuck Palahniuk
想讀《鄉愁小館的晚餐》英文版:《Dinner at the Homesick Restaurant》 by Anne Tyler
想讀中文簡介寫得好美的:《Young Hearts Crying》 by Richard Yates

起初,他們是那麼的「速配」

她對他而言高度剛剛好——她的頭頂剛好及他的肩——他知道她的年紀也對:二十二歲;他就快滿二十四。他寫詩及劇本,她則是他第一齣舞臺劇的女主角。

儘管兩人對藝術有共同的熱愛與追求,卻因為天份或其他因素,而無法成為朋友圈裡所謂真正(且成功)的「藝術家」:無法如願在純文學闖出一片天的丈夫,空有感性但找不到出口的妻子……折磨著他們的不是物質的貧困,而是無法貧窮或富有得理直氣壯。

為什麼別人看起來那麼容易,我們卻出奇地困難?

(木馬文化 / 李佳純)

寫的這麼好,是不是很想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