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特總統所設的國宴上,鄧小平也同樣是談笑風生,應對自如。

當雪莉·麥克萊恩對鄧小平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示興趣時,鄧小平詼諧地說:“如果對政治上東山再起的人設置奧林匹克獎的話,我很有資格獲得該獎的金牌。”

在一次閒談中,鄧小平笑着問卡特:“美國國會有沒有通過一條會談中禁止吸菸的法律?”

“沒有,”卡特回答說,“只要我任總統,他們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州種植大量的菸草。”

鄧小平聽後顯得十分開心,隨即掏出一支“熊貓”牌香菸抽了起來。

當卡特和鄧小平舉行第三次會談並言及移民問題時,鄧小平非常機智,幽默地對卡特說:“如果你要我輸送1000萬中國人到美國來,那我是十分樂意的。”

卡特也開玩笑說:“既然向我提供1000萬中國人到美國來,那我們也將給中國提供1萬名記者。”

 鄧小平聞言,放聲大笑起來,並且立即給予了拒絕。

訪美期間,還有一件有趣的事,一位美國記者曾經向鄧小平提問:“中美兩國之間繼續這種愉快的蜜月時期會有什麼主要危險呢?”

鄧小平反應快捷,表現得非常自信。他毫不猶豫地詼諧作答:“我看不到危險。蜜月將繼續存在。”

對於鄧小平這種開朗坦率的性格,卡特非常喜歡。他讚揚鄧小平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且說了就算數,不用擔心彼此間產生誤會。鄧小平的這種戰略家的風度和政治魅力,坦誠幽默的風格,確實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複雜敏感,有時一件小事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大局。鄧小平率團訪美期間,布熱津斯基也熱情設家宴招待了鄧小平。

宴會開始後,觥籌交錯,笑語聲聲。酣暢耳熱之際,布熱津斯基當衆發表高見,說:“中國人和法國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認爲自己的文明優於其他所有國家。”

對這樣一番涉及民族自尊又具有挑釁性的不得體的議論,鄧小平反應很快,不置可否又頗爲自得地接過話頭說:“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東亞,中國的飯菜最好;在歐洲,法國的飯菜最好。”

鄧小平這個回答可以說是妙不可言,一語雙關,既符合宴會的氛圍,又維護了中華文明的尊嚴,自然無人能夠反對。更重要的是化緊張爲緩和,避免了因小失大。而在座的人卻領略到了鄧小平這位偉人的智慧和幽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