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為了經濟成長率保1開藥方、打拼時,一般人隱約感受到這波景氣趨緩的壓力,對企業老闆來說,則會影響到發放年終獎金的意願與預算。自己的財富自己創造,不管有錢沒錢,積極投資理財才是重點,掌握理財賺外快的秘訣,你我也能發獎金給自己。

沒錢更要理財積極面對未來

根據人力資源機構最新的調查,企業預估在農曆年前發放的年終獎金將創下4年以來新低,平均值約1.13個月,不免將擠壓到大家過年期間的資金調度與運用,國民理財大師富蘭克林認為,追求財富自主和理財一樣,不能孤注一擲、押在同一個對象,與其被動寄望農曆、端午、中秋等三節獎金,不如掌握主導權,提升自我能力,以工作表現博得肯定的同時,也比他人多騰挪一些資金,用以投資,等待理財成果。

平時如何透過投資理財,增加資金運用的效率?只要「部.佈.高.升」四字口訣,穩健讓財富步步高升!

.按「部」就班、規律理財立定3~5年為投資評估周期

參考基金績效評鑑機構如晨星及理柏公司每月在評判基金績效一~五星等或級等時,採用的時間最少由3年開始,再至5年及10年。有時基金經理團隊為因應經濟金融局勢而事先調整投資佈局,初期也許市場還未反應,或因市場短期性波動,導致績效無法被彰顯,但只要配置策略得宜,績效終將會被合理反應,建議抱持長線投資視野,或可參考基金評鑑公司以至少3年的投資成果做評判。

最適的投資成效評估期間亦與投資標的內容有關,產業型基金波動大且有產業循環的問題,評估期間不宜超過3至5年,若是全球配置型的基金,則因要觀察經理團隊因應景氣多空循環的操作及因應能力,評估期間可再長一些。

.「佈」局有方向→按目標與時間選擇適當投資標的

無論是短中長期、很遠大的志向或只是實現一個小確幸,每一個目標都是驅動理財的重要動力來源,目標確立後,再來依能力規劃、選擇投資工具。

觀察全球市場的政經情勢,美股在經濟走勢確立之下,機會還是最為激發;新興亞洲地區具備較高經濟成長率、較低債務負擔、經常帳餘額及外匯存底充沛的利基,更可受惠美國及中國的需求,而且亞洲國家政策多數偏向促進增長,加上人口紅利優勢,消費相關類股將可率先受惠,美國科技型、新興亞洲小型股基金可望提供許多價值投資機會,讓積極型的你,縮短與目標的距離。

而考量美國升息過後,面對全球經濟變化及市場波動較難以掌握,股、債兼備的平衡型配置操作,亦是追求穩健者,可藉由較低的波動風險分享全球成長契機。

.「高」息題材用配息增加生活精彩

雖然美國升息,惟多數國家還是維持低利率的政策環境,加上全球資金依然充沛,有利於高息資產表現,追逐高息題材成為捍衛荷包的管道之一。美國經濟持續復甦,2016年企業獲利有望繼續維持成長,特別是現金充沛的科技股也可望因獲利提升而增加股利發放,增添投資題材。

不僅是股票,固定收益資產中的高收益債市與新興債市,也具備較高殖利率優勢,加上對利率變動敏感度相對低,在升息期間,亦是投資熱點。

透過投資高息題材的基金,以定期發放的配息金,偶爾作為點綴生活的獎勵與驚喜,鼓勵自己在理財的堅持與成績,讓原是枯燥的投資,挹注一股股正面能量。

.「升」級理財策略→母子基金策略催動財富齒輪

理財初期可能因為對投資工具不熟悉或是手頭資金有限,從一檔股票型基金、每個月3000元開始定期定額,逐步養成理財習慣,隨著薪水增加、對投資理財有更深的認識,策略不能一成不變,母子基金是傳統定期定額的進階版,當手邊有一筆閒置資金,即可以單筆有配息的母基金,再設定將每月孳息直接轉入指定的股票型基金,形成理財循環。

而針對沒有一筆大額的閒置資金的投資朋友,現在也有逆勢先從子基金開始累積,待達到母基金門檻時,即啟動母子基金機制的定期投資法,堆積財富的齒輪全力運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