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一條「活魚」來感受「糕體」

新聞界把「新聞事實」稱為「活魚」。學生託管業的蛋糕究竟有多大,最有發言權的是發現信息和製造信息的新聞媒體。這裡轉錄一篇來自欠發達地區的最新信息報道,大家看後,當可管中窺豹。《廣西新聞網》2014年12年19日的報道如下:

火爆的學生託管

每天放學,在校門口翹首以待的,不僅僅是學生家長,還有一羣舉著寫有「××小飯桌」、「××託管班」字樣牌子的人,這些人就是託管班的老師。託管費用年年漲,6年花4萬。可是這些託管班仍然處在「脫管」狀態,找不到明確的「婆家」。

學生託管開創品牌—晉級教育

低年級一半學生要託管

下午3點20分左右,託管班的老師聚集在校門口。他們手裡拿著四四方方的小牌子,上面寫著「小飯桌」或「託管班」字樣,脖子裏掛著一個小牌牌,上面同樣標註著託管或者小飯桌的字樣。冷不丁看過去,還以為是學校的老師。

山東濟南曹女士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每天下班在17點左右,而丈夫上班的地點更遠,每天晚上回家時都要7點多了。

今年曹女士的兒子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夫妻兩人就在學校附近的小區買了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沒有多餘的空間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居住。夫妻倆又都沒有時間來接孩子放學,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把孩子放在託管機構。

工作了十幾年的李老師介紹,學校裏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學生有託管的需求,三到六年級的孩子情況要好很多,但是一到二年級的需求量就很大,大概有一半的孩子要去託管班。「在2005年左右時,學校裏還有免費的託管班,只是後來教育部門不再允許學校開辦類似的託管班,就逐漸取消了。學校取消託管班以後,放學後孩子去哪兒成了家長頭疼的問題,私人的『小飯桌』和『託管班』就應運而生。」李老師說,根據目前的情況,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條件讓爺爺奶奶接送,家長選擇這些託管班也是無奈之舉。

一學期託管費3500元

託管班成了孩子從學校到家之間的「臨時停靠站」。而這個「臨時停靠站」的費用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不小的花費。

山師附小附近的託管班全託每個月要700元,包括接送、午餐、午睡、作業輔導,一直到他們的父母來接。如果只有午託,則450元一個月。只有晚託,不同的託管班價格也各不相同,有的不管年級高低,都是400元一個月,有的則一到三年級350元一個月,高年級400元一個月。如果全託,按一學期5個月算,一學期下來就要3500元,6年的小學讀下來就要4萬多元。

十畝園小學附近的託管班又是另外一個價,全託一個月600元到650元,午託則是500元一個月,晚託則只要100元到150元。

李女士的女兒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在託管班,今年已經上五年級了,在託管班裡已經待了4年半。李女士說:「剛開始的時候託管費要便宜一點兒,基本年年都漲價,現在是600元一個月,孩子上了4年半,光託管費也得將近2萬5千塊錢。」

有十三年經驗的小飯桌老闆孫女士介紹,不同的學校價格各不相同,越好的學校附近價格越高。孫女士自己開了5個小飯桌,在大明湖、菜市莊、十畝園等地都有,最貴的要數十畝園,每個月六百元,最便宜的是菜市莊,每個月也就兩三百元。而託管的價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剛開始乾的時候,每個月也就一兩百元,像十畝園,基本上每年都會漲50塊錢。」孫女士說。

託管班遍地開花,幾乎所有的小學附近都有那麼十幾個小飯桌、託管班。與十畝園小學相鄰的一棟居民樓中,每個單元樓都能找到小飯桌、託管班的招牌。沿著十畝園小學附近的街道走,差不多每隔十米就能看到一個小飯桌或者託管班的招牌。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大概有二十多個,都是在居民樓中。

「小飯桌」業務不光在飯桌上

目前,從事託管行業的大部分都是「小飯桌」,可是其業務卻很複雜,遠不止於飯桌之上,孩子接送、指導寫作業成了重頭戲,叫做「託管班」反而更加貼切。

無論是何種叫法,其提供的服務基本相同,中午接送孩子上學,提供午餐、午休的地點。午餐大多數是三菜一湯一飯,至於午休,有些託管機構可以做到一人一牀,有的只能讓孩子睡上下鋪的大通鋪。晚託接孩子放學,輔導寫作業。有些託管機構在孩子做完作業後,還會有興趣班,指導孩子寫作文、練字等。

不同的託管班主打也各不相同。十畝園小學附近一家主打食品質量的託管班老闆介紹,自己就是高級營養師,孩子的配餐是她親自配的,並且有自己的QQ羣,老闆每天都會把食譜和菜品拍成照片發到羣裏,供家長查看。還有的主打自己退休教師或者辭職教師的身份,把重點放在課後輔導或是興趣班上。

2、培訓「蛋糕」變小後部分轉向託管

雙休日培訓的發展已達強弩之末,在提前進入品牌時代以後,必將展開下一輪的優勝劣汰,世紀之交的從業瀟灑將不復再有。

由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初的「大學生家教」,發展起來的雙休日培訓(含寒暑假培訓),幾乎走了長達30年的瀟灑風光之路,以至在當代世界教育史上,創出了一段堪稱神話的佳話——全中國每個城市都同時存在著成百上千個各稱各異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這些機構既互不關聯,且都個個風光瀟灑!

但到現在,這種發展已漸成強弩之末——近兩三年以來,培訓機構上市之路已經被阻斷,而且還有不少新老機構關門大吉。相反,一些品牌培訓機構,尤其是一些名牌培訓機構,卻在全國各地把「加盟」、「兼併」搞得風聲水起,熱火朝天。這種情況說明,至少從新東方、安博等培訓機構相繼上市之日起,中國的雙休日培訓即已進入品牌時代。

雙休日培訓之所以呈強弩之末,即發展的規模不可能再繼續膨脹時的原因,似乎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學生託管開創品牌——晉級教育

A、培訓自身的先天侷限性充分顯現,其侷限性帶來的負作用阻礙了其規模的無限膨脹。

學生家長送孩子來培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其文化課成績。但「提升成績」這一任務又是單靠培訓根本完成不了的。

首先,需要提升成績的孩子們,主要有四大原因:或者是過於玩劣成績不好,或者是對學習缺乏興趣成績不好,或者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不好,或者是智力原因導致成績不好。顯然,這四大原因的消除,單靠雙休日上培訓課是根本解決不了的。

其次,某孩子在一個星期長達五天計40多小時的「大鍋飯」中,都「喫不飽肚子」,你培訓機構僅靠雙休日兩天總計也就是兩三個小時(單科)的「開小竈」中,讓其「喫飽」,顯然是力度不足的,甚至是自不量力的。這種培訓時間相對很短的先天侷限性,帶來的負作用是:來參加培訓的孩子有相當數量提升成績不明顯。

這種不明顯的真正原因,培訓機構自身,作為教育行業中人,自然洞察其弊,心知肚明。由於喫了這碗飯,便自然不會說破這層道理,甚至更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強化正面宣傳。一個又一個家長也許因為涉時短、涉事淺而長期不知其弊。但「鞋子大小隻有鞋知道」的那些孩子們,自然會感同身受,明察其弊。如此情況持續30年,當這些孩子又生了孩子後,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會去送自己的孩子去「培訓」嗎?

B、社會就業渠道的多樣化,減緩了「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擁擠,相應弱化了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去培訓」的積極性。

C、「反面大學生」的鏡子,照得許多家長減弱了「不惜血本買智育」的積極性。

「高學歷不等於高回報」、「大學生不一定好就業」、「好智力不一定有好德性」、「撫養他最後沒報答我」之類的事例多了以後,也使許多家長減少了重金投培訓的積極性。

D、多種培訓替代品分流了培訓生源,使培訓產業漸入式微。

有錢人開始棄培訓而奔向了「一對一」;發現「託管」不僅可以提升學員成績,還可以享受附加服務者,棄培訓而奔向了託管;還有的學員奔向了網上培訓;甚至有人還奔向了在校老師的「地下培訓」……如此結果,培訓行業便只可能縮水而不可能膨脹了。

值得指出的是,這種縮水在外人看來甚至在培訓行內部人士看來,似乎認為是「不存在的」,或者認為是「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中國人口的繼續增長和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使培訓需求的人口絕對值在大幅度增加。正是這種增加,掩蓋了其「實質性塊頭」正在縮小的真相。

放眼今後中國的培訓市場,品牌機構之間的相互競爭將再所難免。在「生意不好做,甚至越來越難做」的情況下,已經生存達10年以上的各品牌機構,為了今後的「飯碗」,必將要開展「大魚喫小魚」、「精魚喫憨魚」的優勝劣汰。這一輪的競爭將更加激烈,20年前打一塊培訓招牌就大幅賺錢的「空手套白狼」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迎接各位培訓大俠的,是更加殘更加殘酷的生源爭奪戰。

淘汰之後的培訓機構資,包括老師、場地、以及經營資金等,都轉向了哪裡呢?現實情況以及接下來的趨勢是:大部分轉向了經營託管或兼營託管。

中國學生託管開創品牌——晉級教育

3、城鎮學生託管存在剛性需求

任何產品是否具有市場開發意義,首先取決於是否有購買慾。這種購買慾又分三種:偶然性購買慾——心血來潮,偶爾為之;間隔性購買慾——時間的間隔、地區的間隔、人羣的間隔,讓某時段、某地區、某羣體有一定量的需求;必然性購買慾——剛性需求,非買不可。

城鎮學生託管是一種什麼情況呢?答案:剛性需求,非託不可!

A、學生家長存在「六大心理需求」。

晉級五年跟蹤近萬名家長的另一個發現,是發現眾多學生家長還存在六大心理需求。即在家長撫養子女度過長達9年的「小學——初中」期內,長久存在六大心理煩惱。

一煩:學校佈置的作業多,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或解題方法不當等原因而作業效率不高,由此導致孩子長年累月做作業開夜車,家長孩子都常年夜間休息不好,他們常常感嘆不知怎麼辦。

二煩:雙休日、寒暑假的孩子或某些城市下午放學很早(早至下午3時)的孩子,在沒有家長現場管護的情況下,或者關在屋裡看電視、玩電腦,時間久了傷眼睛,或者私進黑網吧打遊戲時間長了就變成網癮少年,他們常常哀嘆不知怎麼辦。

三煩:自己輔導孩子在家做作業時輔導慢了,自己耐不住性子;輔導急了孩子容易發毛、起性子,他們常常哀嘆不知道怎麼辦。

四煩:孩子放學回自己家,爺爺奶奶擔心當爸當媽者管孩子太嚴,孩子受不了;送到爺爺奶奶家,自己擔心爺爺奶奶管得太鬆或根本管不住孩子把孩子慣壞了,他們常常哀嘆不知道怎麼辦。

五煩:孩子在長知識階段,一天到晚問自己多達「十萬個為什麼」,自己不回答不行,而真要回答到讓孩子滿意的份兒上,自己又沒有那份時間和精力,他們常常哀嘆不知道怎麼辦。

六煩:獨生子女孩子在家沒有玩伴,不陪著孩子玩容易使孩子患上「獨生子女孤獨綜合症」,陪著孩子玩,自己更沒有那份時間和精力,他們常常哀嘆不知道怎麼辦。

存在以上心理煩惱的家長,竟佔整個家長總數的42.7%!其中的一半,是的確存在託管需求的「八大人羣」,另一半,則這些人羣之外者。晉級認為,上述六大煩惱中的幾手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學生託管」的形式予以較好解決。但上述煩惱者中,除極少數認識到「託管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外,絕大多數的人還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如果託管從業者向這六類家長加以「託管作用」的宣傳,並使他們產生共識,則託管市場的需求率將合佔到整個學生家長總數的58.85%(37.5%+42.7%|)!

B、兒童少年存在身心發育性需求。

當今中國城市的兒童少年與以往幾代的兒童少年和國外同期兒童少年比,有著不同的人生環境。這種人生環境所帶來的身心發育性需求,也呼籲專業化的託管服務幫助其健康成長。

●「獨生子女孤獨綜合症」問題呼籲託管助其健康成長。

當今中國兒童少年與「以往」、「以外」者的最大不同之處,是獨生子女據獨對數量。其極易產生的「獨生子女孤獨綜合症」包括:A、長期缺乏紀律又疏於同家長交流,易產生內向性格和自閉心理,嚴重者可患上「少年抑鬱症」;B、一人受到兩位父母和四位祖母關愛的結果,往往令變為溺愛,由此會產生專橫、任性、冷漠、自私等不良性格,還會產生背叛、叛逆心理,更大量的現象是部分弱體普遍弱能;

C、沒有兄弟姐妹的日常家庭生活競爭,又極易使多數者產生大方花錢、大量耗物,攝食不當、起居不當等不良生活秉性。而專業託管卻可以提供讓這些孩子有規律脫離溺愛環境和空間和時間,給這些孩子提供生活競爭對象,讓其有自我鍛煉生存能力的場所。由此促進這些「問題孩子」的身心發育,從而起到家長和公立學校很難起到的作用。

●「單元樓居住綜合症」問題呼籲託管助其健康成長。

作為全世界城市居民住高層單元樓最多的國家,中國城市居民的「單元樓綜合症」也波及到兒童:1.蝸居樓內缺乏遊樂空間;2.對門相居,老死不相往來;3.長期近視,沒有遠眺機會;4、一寸土一寸金,沒有家庭戶外運動場地。

而專業託管遠高於「小飯桌」的硬體設施(如遊戲場地和遊戲器具)和服務手段(如開展學員「戶外拓展」和「野外大課堂」等),可以為單元樓孩子解決綜合症問題。

●「留守兒童綜合症」問題呼籲託管助其健康成長。

作為中國當今獨有的留守兒童問題,也部分地存在於城市居民家庭中,且有相當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已轉到父母打工的城市鎮中小學校上學。這些兒童普遍存在的三大問題包括:

1、長期缺乏父母教育和關愛,不少孩子因此出現心理「親情饑渴症」,併產生性格異化、劣化;2、早勞、早熟,導致其產生劣質人生觀、價值觀;3、打工父母的素質和精力侷限,其隨其進城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偏低。

專業託管通過發揮其「家長」角色和「老師」角色的雙重作用,尤其是品牌託管服務有較強的非智力教育能力。此類孩子的上述三大問題完全可以通過開展託管服務得到解決。

●「公辦學校停託」問題呼籲專業託管助其健康成長。

世紀之交年代,中國各地的公辦學校適應學生託管的社會需求,曾在相當一部分公辦學校開展了收費性學生託管服務工作。但在2009年以後,全國所有地方的所有公辦學校,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全部停辦了這項收費服務。面對這種形勢,專業託管機構正好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通過上述分析家長和孩子的需求狀況表面:中國學生託管的市場需求空間極大。這種需求已經深入到了「兒童身心發育需求」的深層次。由此表面:這種需求不僅在空間上,有「全國各地都需求」的廣度,並已經達到了佔學生家長總數的60%左右的需求份額;而且從時間上看,必將持續一個非常非常長的社會發展時期,即要持續到「家長沒煩惱孩子很幸福」的中國社會高度文明期!

中國學生託管開創品牌——晉級教育

4、學生家長有託管購買能力

分析中國城鎮居民對學生託管的購買能力,只能從分析中國城鎮居民的整個社會購買能力入手。而判斷這種整個社會購買力的大小、變化的準確數據,也只能按全世界的通行辦法——恩格爾係數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十九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提出,居民家庭收入中收入越少,收入中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係數(恩格爾係數)便越大;反過來說,其係數越小,則說明其收入會越多,用此收入去進行喫喝之外的消費也越多。

恩格爾定理這種用定量來定性的方法,是第一次在全世界經濟學界,用數據統計完成了對居民消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準確判斷和分析,因此得到世界公認和普遍使用。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分析:恩格爾係數在60%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49%為小康,30%——39%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

國家統計的分佈數據表明,中國城鎮居民在1995年來的恩格爾係數,已降到50%以下,達到了小康水平。1999年繼續下降到41.9%,而後至今的10多年間,在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大幅度降低的背景下,城鎮居民的這個係數一直在37.9%--41.9%之間徘徊,即其富裕水平基本穩定在「小康」與「富裕」之間。

●居於「小康」與「富裕」之間狀態的中國城鎮居民,2010年的收入支出是什麼狀態呢?

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的人均總收入,國家發改委確定的數字是11321元,應該說這是一個人們普遍認可的數字(國家統計局的同類數字為19109元。)當年全國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給出了人們普遍認可的數字。其六大基本開支的數據為:

1.食品支出為4805元(注意,這個數字與當年收入相當,其恩格爾係數已高達42.44%,超出了所有官方公佈的同類係數數字);

2.人均居住支出1322元(注意,這個數字與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同類支出數字111元相比,相當於後者的11.9倍);

3.衣著支出1444元;

4.交通支出1255元;

5.通訊支出729元;

6.家庭日用雜品支出340元。

總合計為9895元。總收入扣出上述六大基本支出,還剩下1426元(11321元—9895元)。這筆錢大家又幹了什麼呢?

●此報告列出了一些沒有具體消費數據的內容:醫療保健,住房裝潢,外出旅遊,文化娛樂,休閑美容,購買汽車等。但對「人均培訓班費用支出」卻給出了具體的增長率數字(比上年增長20.5%)。而在「人均家庭設施用品及服務支出項」內,具體表明其總支出為908元,但此項內的「人均家庭日用雜品支出」僅為340元。那麼,剩下的高達568元(908元—340元)的大頭支出內容即「家庭服務」,又是幹什麼用了呢?

很明顯,就應該是這增速達20.5%的「培訓班費用」。

●如果聯繫到「中國家庭極為重視子女教育投入」和「中國城鎮居民現在基本沒有付費培訓班可上」的實際,則可以肯定,這個「培訓班費用支出」的指向,就是當今中國城鎮居民為提升子女的教育素質,而付出的子女在公立學校之外的教育培訓費用。這種教育培訓費用肯定包含了託管費用。

請不要小看了568元這個數字。在這裡,「每人平均」的數字,在當今城鄉人口幾乎各佔一半的中國,6億個568元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認為,在社會泛指的「培訓」概念之下,託管要佔到其中的1/3的份額。

那麼,城鎮居民對學生託管的實際購買能力,就是2億個568元,也就是每年全國城鎮居民存在1136億人民幣的學生託管付費能力,且已經在逐年支付(568與2億的乘積)。

這就是當今城鎮居民存在的巨大學生需求購買力!

結論:當今中國的城鎮居民,有58.85%者對學生託管存在服務需求,同時當今中國的城鎮居民已經可以出得起託管付費、並且每年已經出到了1136億元人民幣的份兒上——這就是當今中國學生託管的剛性需求市場的發育現狀。

中國學生託管開創品牌——晉級教育

5、晉級各直營校的直接調查

2014年初的新學期開學之際,晉級襄陽直營校的14個校區,在襄陽市的大慶路小學、人民路小學、松鶴路小學、晨光小學、荊州街小學等14所小學門口,面向家長做了一次問卷調查,一共調查了5000名家長,最後的結論是:這些學校的在校生,有30.2%進了託管班,其中,有一半進了低端託管機構,俗稱「小飯桌」。

2015年春節期間,武漢市總校校長邱名春、晉級黃石市總校校長陳文敏、晉級宜城市校長鄭新濤、晉級襄陽市臥龍鎮分校校長魯新軍面詢。這些校長都肯定地回答:他們所在地的小學,學生入托率也均在32%以上。

有了30%這個「學生入托率」的概數,全國學生託管行業的「蛋糕」有多大,就可以推算出來了。從網上「中國人口·百度百科」中可以查出,2012年中國0―14歲的兒童少年,佔中國總人口的16.45%,總數為22287萬人。由此,便知上述毎個年齡段的兒童少年,平均為15919285.7人。全國7―12歲這6個年齡段小學生中的一半,應為城鎮籍學生(現在中國城鄉人口各佔一半)。由此可知,這些城鎮籍學生約為4776萬人(15919285.7人X 6個年齡段/2)。按照30%的概率計算,全國城鎮籍小學生的入托總數,約為1433萬人(4776萬X 30%)。

這就是中國學生託管的「蛋糕」概貌:全國當今的小學生入托總數,約為1433萬人!如平均以20人為單位來累計計算託管班和「小飯桌」的總數,則散佈於華夏大地4千餘座縣以上城市、和近4萬個鄉鎮的託管班和「小飯桌」, 累計就有71萬6千個之多(1433萬人/20個)!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中國學生託管的市場,真是太大了!

中國學生託管開創品牌——晉級教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