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怎麼看?

今天微博爆出了一則新聞,挺氣憤的:蔣勁夫家暴女友。

當時女友爆出圖片時,渾身是傷,看著就挺令人心疼的。

很多網友認為這肯定是假的。

緊接著真香打臉現場來了。

蔣勁夫本人第一時間回應:「承認家暴,這一個月都在懺悔和悔恨中度過。」

不過一部分網友們還是不相信,並選擇了「陰謀論」:

「這可能是刮痧。」

「感覺蔣勁夫被下套了!」

「這個女友肯定有問題!」

明明女生是受害者,最後卻成了最有問題的人??

這是什麼神邏輯和低智商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

說實話,能如此迅速作出回應,坦誠自己的錯誤,很多人可能會網開一面,畢竟「人誰無過,善莫大焉」。

但在我看來,家暴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原則性底線,是對身體和心靈的重擊,對受害者所帶來的陰影是一生的。

這種錯誤,不是事後「後悔」二字就能彌補得了的。

既然家暴無法逆轉,那這篇文章,我寫一寫,你可以如何儘可能避免「被家暴」這種惡事發生。

2

什麼樣的男人會有家暴傾向?

我來說個身邊的真實案例。

有個玩得很好的大學同學,畢業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她很快結婚了,她老公我也認識,在旁人看來,她老公超級體貼,黏人,把她照顧得無微不至。

但見過她老公幾次後,我曾私底下認真提醒過她,「發生爭執時,一定要認慫。」

她當時一直不懂我什麼意思,而我也不好把話說得太直接:你老公有家暴傾向。

為什麼會有這個判斷呢?

一是她每天上班,她老公都要打電話查崗,確定她人在單位,有時候不相信是必須要視頻的。

二是她老公看起來很友善,但有次一起出行時,竟因為一點小事就和旁人打起來了,最後還鬧到了警察局。

這兩件事,說明瞭一點:這是個多疑愛猜忌、控制慾強、遇事偏激的男人。而這種男人,在感情裏最可能有家暴的傾向。

後來悲劇就真的發生了:大學同學脖子被掐出了瘀痕,被打了無數個耳光,那些傷痕過了一個多月才恢復,可心裡的傷,是永遠留下了。

回憶此事時,她一直暴風哭泣,「就因為我晚回家了,就打我,可他以前很愛我的啊。」

我說,「你錯了,家暴的情緒是日積月累的,而且這已經不是愛了,是病態的控制慾。」

女人,千萬不要找這類偏激的男人,否則有多少愛,就有多少傷害。

3

一旦出現家暴,第一次就要堅決抵抗

如果真的家門不幸,感情裏出現了家暴行為,那應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如果他打你,那你事後要想辦法「報復」回去。

作家甘北就曾講過這樣一個「大快人心」的事兒:

讀者小雪的老公第一次動手打她,因為老公當時打麻將回家沒帶鑰匙,敲了半天門,而小雪當時在睡午覺沒聽到。

等她醒來,老公已經火冒三丈。小雪一開門,丈夫二話不說就颳了她一耳光。

小雪徹底懵了,但想到自己一米六,根本不可能打贏一米八的老公,於是決定忍辱負重,先聽老公惡聲惡氣地訓話,等他氣消了纔想辦法。

緊接著,小雪就打通了孃家表哥的電話,表哥又替她報警了。

當時老公正在睡覺,一睜眼,發現房間裏烏壓壓地站滿了人,而且還有警察,整個人都被嚇住了,完全沒想到媳婦竟然這麼「強悍」。

最後,他真的不敢了,有意思的是,婚後這幾年,她老公對她畢恭畢敬,再也不欺負她了。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這個社會對女性的保護太少,惡意太多,女性被傷害時,往往最終受害的還是女性本身。一旦選擇了沉默,你就等於給了侵犯者更多的機會去侵犯你。

你有沒有能力是一回事,你敢不敢反抗是另一回事。

第一次你要是選擇了妥協,就等於選擇了日後遭受更多次的傷害。

他扇你一巴掌,你選擇了沉默,他就會再扇你一巴掌;反之,他扇你一巴掌,你還他一鎚子,他就不敢有第二次。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你要學會反抗命運,命運才會給你饋贈。

4

擇偶一定要謹慎

生活中出現家暴的,真的不少,哪怕明星也不例外,所以寫到最後,我再次強調下,什麼樣的男人,不值得你浪費時間去交往:

  • 屁大點事就摔凳子摔碗的,遇事偏激的。
  • 控制慾太強的,啥事都要管著你的。
  • 原生家庭就存在家暴行為、並且對這種行為不以為然的。
  • 虐待過小動物、或支持虐待動物的。
  • 極度自卑、心胸狹隘的。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一個男的為求得女友原諒,跑去割腕自殺。當時很多人都感慨「這男的可真深情啊!」「我怎麼就沒遇到一個這麼愛我的男人呢!」……

我當時心裡只覺得驚慌。

要知道,真正對你好的人從來不會這麼賣力演出煽情戲碼,而是情到深處情轉薄。

如果一個男人可以拿命給你,試問你要拿什麼還他?

一個對自己都如此極端的人,你就不怕最後死在他的屠刀之下嗎?

家暴是發生在最隱祕角落裡,最恐怖的慢性殺人行為,摧毀的是人一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不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這都是殺人不見血的刀。

所以,擇偶一定要謹慎。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