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80後,家裡是97年有的電腦,那時候上學沒啥錢,就經常買3塊的盜版碟來玩,偶爾私藏些壓歲錢也會少買些正版,比如格蘭蒂亞2(現在看來我還是感覺是很好的遊戲),生化危機3,博德之門2。。感覺那個時候就是遊戲玩家剛剛開始從ps1和街機平臺上轉移到電腦平臺的過渡期,全新的遊戲體驗讓我根本不會在乎遊戲真正好不好玩,只要這個遊戲沒玩過,我都能坐在那一動不動琢磨一天。所以我覺得新事物帶來的新鮮體驗是覺得那個時候遊戲好玩的一個原因(當時玩到林月如死的時候我難過了很長時間,但是現在的遊戲各種死女主,完全沒感覺);另一方面來說,當時電腦遊戲剛剛興起,很多有遠見的,有興趣的製作團隊感覺到了機會難得,真心想做出一番事業,所以當時湧現出了很多擁有創新玩法和原創劇情的好遊戲,產生了國產遊戲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像秦殤,阿貓阿狗,大秦悍將,鬼寺,血戰上海灘等等都很不錯,很有想法。再看現在,做單機真不如隨便找個ip作頁遊撈一波就跑來錢快。而且單機這塊,從劇情這裡來說,大家平時就能接觸到海量小說,電視劇,動漫,啥劇情沒見過,代入感就降了好多,玩著前面後面都能猜到一大半,遊戲體驗很不好。從遊戲方式來說,現在各種遊戲類型都能搜出一大把,不是非常新奇的玩法,很容易疲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