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在想這個問題,漢服復興者穿著「明制」「唐制」等古代形制,對改良和漢元素嗤之以鼻,表明「漢元素不是漢服」。既然是復興,那是否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形制?且商家漢服用料愈發大膽圖案也愈發浮誇,隱約有影樓裝的影子,漢服越來越向觀賞品的方向發展。是復興,還是把拍照的衣服穿出去?


謝邀。

現在漢服誰說了算?形制誰說了算?

現在捧為經典的東西,難保將來不被證實錯誤。

他們以前「考究」了這個那個,總結出「形制」:交領右衽,系帶無扣。

那圓領直領算漢服嗎?先秦沒有系帶的袍子算漢服嗎?唐宋明的紐扣衫算漢服嗎?

過了幾年,大佬們把「無扣」換成「隱扣」,但,明朝子母扣算明釦吧?

為什麼我覺得他們說的形制不明所以,是因為漢人穿過的衣服,百花齊放,不是一個形一個制能概括的。不是說漢服沒有形制,而是根本不是現在圈子流傳的那個。

單說唐朝的裙,就已經非常多樣化:

細心的可以看到「裙子」上端開衩,底下是還有衣服的

古人都知道創新。

古人都不穿古裝。

現在有的商家設計的衣服,配色和款式,也誇張得像表演服。偏偏有的人穿出去,還生氣別人問她是不是表演。其實這不是在誇你漂亮嗎?

Diss古裝和戲服很無聊,因為這倆也是有很端莊大氣的。

舞臺粵劇,撇除誇張的繡花,設計是很好看的,不比「漢服」低級

飽和度低的顏色,配合設計,很適合日常

到底形制應該往什麼方向走?

現時分類不嚴謹,說學術不學術,說簡易不簡易。

要麼老實承認「舊詞翻新」,重新定義「現代漢服」是重新設計的服飾,作為禮服體系。袖子領子裙長配飾,認真弄一套禮服體制,比如日本的袴啊小振袖啊,哪套什麼時候穿,有個標準跟隨。

不然就讓時間和羣眾發展這套系統,人家愛日常愛混搭愛全套愛仙女魏晉風,大家都別吵正統。

觀賞的觀賞,拍照的拍照,日常的日常,復古的復古,研究的研究。

不然再這樣下去,小圈子玩玩得了。


謝邀

不知為什麼,這句復興不是復古,在題目描述竟莫名有了一絲戲言不是胡言的味道。

不抖機靈了了,好好答題。

我一開始想到的解釋是「基礎」。比如說我們都鼓勵大家創新,可創新不代表1+1=3。你那一日取一個永動機來說是創新,我自然是可以駁斥你的。

但這裡有一個漏洞,漢服作為一種文化存在,並非自然界本來就有。屬於人類智慧的結晶。似乎就沒有了科學裡那麼明顯界定的基礎。

不過漢服作為文化,必定是有一定的約定俗成。而基礎性質就是這樣的一種約定俗稱。而這個約定俗成的初衷可能很複雜,包括了勞動審美宗教等。我學藝不精無法解釋清楚漢服性質所有的約定俗成的的由來。但我們所有的有關漢服的發展需要一份約定俗成。而復興的意思表示在這種約定俗成之下我們對其以一些因素的新的約定俗成。不過既然是作為一種文化,那麼他的約定俗成便不是商家一拍大腦就可以決定的。並且我們必須承認,許多商家根本不在乎所謂復興,那麼他的「創造」如何可以歸於漢服?

我以為,在未來漢服必定會有變化。但並不是這樣一蹴而就,全憑利益的變化。

個人觀點歡迎批判。


謝邀

復興不是復古,混搭不是亂搭。有小朋友問我,這漢服是哪個格格穿的呀,滿漢不分,正影顛倒,這是要向全體同袍謝罪的呀。

六學結束,拉回來。

首先,漢服運動不是個有綱領有統一目標的zz運動,漢服社團也不是個嚴密的社會組織團體。所以,愛咋說咋說,都是每個人自己的觀點。你說要考據復古,我說要時尚改良;你說要改版型,我說要改配色。誰說了都不算。這東西呢,很大程度上跟個人審美有關。而且呢,隨著時間推移,你的審美還會變。我過去也喜歡仙的(嗯,我曾經也夢想過小仙男,現在是純粹的糙漢了),後來逐漸更喜歡復原風格的了。我的觀點是抓形制特點,形制正確,就是漢服。所以呢,就排除掉了漢元素,因為沒有形制一說,而且都是立體剪裁。至於說什麼旗袍是漢服的,也被這點濾掉了,因為旗袍也是立體剪裁,不屬於傳統服飾。

當然,這並不嚴謹。從漢服運動之初說吧。最開始呢,人總結漢服的特點,說是交領右衽、平面剪裁、褒衣博帶、結纓無扣、有中縫和接袖。好了,依次反駁。

①交領右衽並不是剪裁特點,而是穿著特點,宋制漢服幾乎全是對襟剪裁,作交領穿著。漢代以前,人並沒有「襟」和「衣緣」的嚴格區分,所以有馬王堆曲裾和直裾那麼寬的衣緣,其實那不是衣緣,而是衣襟,用斜裁的方式,加到衣服上,又當衣領(衣緣),又當衣襟。漢代後期(可能是到東漢)有了「大襟」一說。襟和領從此分開。衣服前襟,接一塊的,叫大襟,不接片的,叫對襟。二者共同發展,到了宋朝,基本拋棄了漢朝發展起來的大襟,只保留了對襟,腋下垂帶,可以作交領穿著(嚴格地講,交領是穿著特徵,大襟纔是剪裁特徵)。而大襟影響了周邊大量民族,元代,蒙古佔領中原,大襟又迴流到了中國,蒙古寒冷,又給中原帶來了深交領。明制漢服,基礎就是蒙古服飾。所以,並非所有漢服,都是交領右衽。上面提到,蒙古服飾就是標準的交領右衽,大量民族傳統服飾,都是交領右衽,無他,方便。世界上最開始,衣服肯定是對襟剪裁,因為好做,穿肯定是交領穿著,因為交領才能擋風。現在衣服,之所以對襟為主,是因為有在裡面再接一片,讓中縫合上,不然中縫合不住,會灌風。而接這一幅,難度遠大於交領,畢竟掖一掖就行。所以,交領右衽的也不一定是漢服。

②漢服是平面剪裁,但中國很早就有立體剪裁的思想,比如馬山楚墓直裾袍腋下的接片,穿著時襯出前胸更加挺闊。還有在圓領袍裡面襯半臂、褡護,使肩部更挺,這雖然不是立體剪裁,但卻是立體化穿著。現代意義上的立體剪裁,是十五世紀以後從小亞細亞、歐洲那邊出現的,在此之前,全世界都是平裁。

③褒衣博帶就更無從談起了,窄袖、收束的衣服不知道有多少。阿拉伯長袍也褒衣博帶,是漢服?不過值得肯定的一點是,漢服不論大小,放量通常都比較大,但這也不能算是什麼特徵。

④結纓無扣,這就是胡說八道,漢服裡面有釦子的形制多了,圓領袍的盤扣、豎領的金屬子母扣、還有戰國就有的石扣、漆扣,中國釦子品目繁多,又極具特色,也是世界上最開始使用釦子的國家之一。

⑤中縫接袖,這僅僅是明代服飾的特徵。當然,後中縫歷朝歷代都有。唐代圓領袍,有前中縫,但很多不在正中間。魏晉時期的接袖,一般是用肩襴的形式。漢朝以前壓根就是斜裁,順著領子接衣襟,哪有什麼中縫。中縫和接袖,貌似只有和服是一板一眼地遵循著這個。

馬山楚墓服飾,理論上講,用布拼出一件衣服能穿,就行了,最開始人也沒那麼多剪裁要求。這種戰國秦漢的剪裁方式,和後來完全不同

由此可見,早期總結的五個特點,無一符合。那漢服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特點總結不出來,就只能枚舉。於是有了分深衣、衣裳、通裁、罩衫四類,但還是不嚴謹。其最大的錯誤在於,上衣下裳明明是兩個東西,不同形制的上衣可以配不同形制的下衣(裳其實有特指,和裙子並不是同一種形制。為了嚴謹在此不用這個字,下衣包括了裳、裙、袴)。還有罩衫,也有問題。至於曳撒、貼裏,應該算是什麼?上下斷開肯定不是通裁,說是深衣吧,跟古制深衣又毛關係沒有。可謂錯漏百出。

所以,只能用朝代來區分,纔是最簡單也最嚴謹的。況且很多形制,名字一樣,但不同時期外形結構區別很大,比如圓領袍,唐宋明各有不同,不能不用朝代區分。


添一下,關於漢服考據,可以歸入歷史學考古學的一部分,是個科學,而科學的特性就是,不證實,只證偽,另一個呢,就是要邏輯自洽。

各種科學研究,都分為兩部分,一種叫建立體系,另一種叫打破體系。建立體系就是嘗試、假設,建立一種可自洽的邏輯,而打破體系就是證偽,找到錯誤的點,使邏輯出現漏洞。所以呢,歸納和建立體系是一個不太容易的過程,尤其是掌握的資料越多,反而越複雜。而打破一種體系,只需要找到一個錯誤的點就可以。

我們目前確實難以構建一個嚴密的漢服分類體系,而按照朝代分類,確實就是最簡單鮮明,也最嚴謹沒有錯誤的一種方式,因為一切都是客觀可見而不需要構建新的邏輯的。


謝邀 首先 現在的漢服 漢元素分別趨近日常、還原和好看 。我覺得三方面都在發展漢服 讓漢服可以被大眾瞭解 使他變得更生活化 使我們在日常生活 慶典活動 和寫真拍攝都可以去選擇漢服。

但是我並不喜歡現在漢服復興者的風氣 一面說要大眾化 一面對穿著者的知識儲備 辨別能力等又有很多的要求 且做法過於極端 真的很大程度限制了人們去了解漢服的想法 。


因為「漢服」這個辭彙本身就是個模稜兩可,至今無法給出一個確切明瞭定義的東西。個人私下稱之為「薛定諤式」,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漢服圈的當下形態。

不知道是復興還是復古——因為我們處在薛定諤的發展狀態中啊!

我既不是「圈內人」也不是「圈外人」——因為我們是薛定諤的漢服人哪!

a類衣服到底算還是不算漢服——因為漢服分類處於薛定諤階段哪!

b女士是不是該開除漢籍——她的漢籍本來就是薛定諤的啊!

其實最後一點反倒對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的還真就是這麼一回事兒。

你看,有了這個解釋說明,一切問題是不是可以迎刃而解啦?

喵喵大法好!

…………………………………………沒想到這麼快就迎來了更新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沒想到我之前用來描述「漢服」狀態的句子被用來反駁自己啦!漢服的定義就是漢服!人的定義就是人哈哈哈哈哈!

原句是:「漢服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寫在哪的就不提了,畢竟個人喜歡用四字詞語語言習慣非常復古,站在大部分漢衛兵對立面的情況也是很心知肚明的,目前也沒見誰這麼用過,就算撞腦洞了,也是巧到想仰天大笑的程度啊!

奉勸諸位漢衛兵心裡有點點數,這話的意思是,漢服圈對「漢服」的定義存在問題,漢服圈的劃分基準過於絕對又缺乏真實的操作性,在傳統服飾上,很多問題需要的是探討可能,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黑白選擇結論。實際上,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生活在同一片大陸,擁有近似甚至是近乎一致的文化氛圍,漢族服飾和非漢族服飾的分界線遠沒有漢服er們認為的那樣乾脆利落,多數是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卻具備一定自我特色的。連這點都沒讀懂就抄下來當反駁用句的……

部分小將還需要原作者幫忙做閱讀理解啊,真是愁死我這個原作者了,你們啥時候才能肩負的起「復興漢服」的重任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