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拉斯韋爾明確提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誰(Who),說了什麼(Says 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取得了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這就是著名的5W傳播模式。

其稱謂來自模式中五個要素同樣的首字母「W」。這五個要素又構成了後來傳播學研究五個基本內容,即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研究。這五個要素各有其自身的特點:「誰」就是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的任務。傳播者既可以是單個的人,也可以是集體或專門的機構。

「說什麼」是指傳播的訊息內容,它是由一組有意義的符號組成的信息組合。符號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

「渠道」,是信息傳遞所必須經過的中介或藉助的物質載體。它可以是諸如信件、電話等人際之間的媒介,也可以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

「對誰」,就是受傳者或受眾。受眾是所有受傳者如讀者、聽眾、觀眾等的總稱,它是傳播的最終對象和目的地。

「效果」,是信息到達受眾後在其認知、情感、行為各層面所引起的反應。它是檢驗傳播活動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