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過完,要開啟喫土模式了。

年底交完一大筆車險,口袋裡的現金所剩無幾。

望著越來越貴的油價,我想到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車:晴天騎共享單車,雨天等公交,一個月下來能省下好幾百。

回想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我從未嘗試公交車和共享單車通勤是什麼感受,先體驗個30天。

我在縣裡上班,從我家到單位9公里,開車27分鐘。

導航app顯示,乘公交車59分鐘,騎單車34分鐘,電動車21分鐘。

由於ofo和mobike經營不善,我在路邊看到的共享自行車都是壞的,只剩下哈羅共享助力車還比較新,於是我只剩下哈羅這一種選擇。

(路邊一整排助力車,深受縣裡廠妹廠弟歡迎)

大概是因為共享助力車需要在指定換車點歸還,還不能自行充電,所以助力車損壞率低、沒有私鎖,道路也整潔。

每天早晚,哈羅的工作人員都會給自行車更換電池,這比開麵包車搬運單車還是輕鬆多了!

費用方面,芝麻分600以上免押金,騎行30分鐘收費2元,還算合理。

相比共享單車,助力車折扣和季卡就很少了,哈羅只在雨天和降溫的時候才發放周卡和月卡,大約半價左右。

資本家總在雨天借傘。

助力車的電池是長條圓柱形的。

助力車時速不到20公里,我騎行上下班時間大約25分鐘。時間再長就不合適了,座椅不夠舒適。

在上下班高峯期,騎車上下班比開車快不少!沒有玻璃窗,視野更廣闊,半路上看到賣水果賣煎餅的路邊攤想停就停,一路上心情很好。

但是天冷和下雨就比較難受了,我總算理解了那些土味電動自行車保暖棉被的作用,5度以下不適合騎車出行。

我喜歡這家路邊小賣部的椰奶,從前不好停車沒買過。

霧霾天氣騎車也比較難受,我想起我有個閑置1年的遠大藍天大氣智能電動口罩,總算派上了用場。

忘記鎖車是最心疼的,一次扣費16~30元,比打車還貴!

路上我最怕的是灑水車,一路上最常見的灑水車是中聯霧炮車,威力巨大,簡直防不勝防。

同時還要注意帶走隨身物品,我有好幾次把香蕉和煎餅果子忘在車筐裏了。坐公交車我還丟了一把傘,還有一次坐過站。

這都是私家車開久了,沒有養成好習慣。

中聯霧炮車,我上班路上最大的敵人。

遠大總部研發小姐姐親手送給我的電動口罩。

從10月到11月,我堅持騎行30天省下了好幾百元油費。這期間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受到影響,順便治好了堵車路怒症,幸福感反而提高了。

然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我怕是堅持不下去了。

全年365天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上班族,真心挺不容易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