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批來自葡萄牙的輸華豬肉運抵天津東疆港區,在完成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後,當天就能進入天津本地市場銷售。現如今,在天津自貿區諸多紅利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國外生產商、貿易商將東疆作爲了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通道。來自世界各地的冷鮮、水果、肉類、酒水等食品,正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東疆正在打造我國北方進口商品基地。

產品種類貿易成交額快速增長

“天津口岸是我國最大進口肉類口岸,此次我們抵達東疆的葡萄牙首批輸華豬肉,將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區。”葡萄牙輸華豬肉產品中國區總代理商、湖南愛格浦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劍鋒表示。

位於東疆的天津港首農食品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其生產操作部部門經理郝學志向記者介紹,近幾年來,主動伸來“橄欖枝”尋求貿易合作的國外食品領域、生產貿易商越來越多,貿易交易額成幾何倍數遞增。“目前公司與世界各地都建立起了長期貿易供貨合作。比如來自德國、英國、丹麥、加拿大的豬肉,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的牛肉,新西蘭羊肉,巴西雞肉,東南亞、澳大利亞、南美洲的水產品等,這些產品進入市場,令消費者餐桌更加豐富。”他向記者介紹。而在市場需求、貿易便利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這些年來,進口商品的貿易交易額也飛速增長。

“2015年,我們的貿易交易額是2000萬元;2016年,上升到2.4億元;2017年,到了9.6億元;而2018年,已經達到了20億元。可以說,現在進口凍品已經成爲了普通市民非常重要的餐桌選擇。”

市民可以足不出戶“逛遍全球”

“目前在貿易便利化方面,東疆保稅港區創新舉措疊加,如關檢聯合實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減少貨物在港時間;‘提前申報、港口直提’等措施,爲企業節省了時間和物流成本,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通過東疆口岸進入國內市場。”郝學志介紹。

記者也瞭解到,除了口岸進口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貿易額增高外,東疆保稅港區在全國開了30多家進口商品直營中心及東疆直營中心線上商城,將數十萬個品類的進口商品,帶到消費者的身邊。而隨着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外進口商品廠商開始與東疆直營中心直接合作。

在東疆國際店記者看到,500多平方米的店內涵蓋了來自意大利、德國、美國、墨西哥、泰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種進口商品。“直營中心省去了進口商品的中間環節,商品通關後直接就到店裏了,商品價格上具有絕對優勢。”直營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直營中心商品售價普遍低於市場價30%左右。

據悉,目前東疆直營中心也打造了網上商店,實現O2O閉環消費模式,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自貿試驗區的實惠進口商品。未來品類品種將更加完善,市民可以足不出戶“逛遍全球”。

據東疆保稅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天津自貿區、東疆國家進口貿易創新示範區等諸多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國外生產商、貿易商將東疆作爲了他們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通道。未來東疆將進一步將天津口岸優勢、腹地優勢、產業優勢和保稅港區的功能政策優勢充分疊加,不斷探索先行先試政策功能創新,持續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進口貿易市場體系和平臺建設,培育多元化進口消費品的終端消費體系,全力打造我國北方進口商品基地,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來源:濱海時報、天津自貿區東疆保稅港區| 編輯:濱海夢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