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消息,在搜狐科技舉辦的“2020搜狐科技5G峯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着重講述了5G與雲之間的關係。

5G

他表示,因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車聯網以及遠程醫療工業生產線上的機器人都需要快速響應。因此,我們需要把雲的能力一部分下沉到最靠近用戶終端,同時靠近數據產生的源頭,真正用邊緣雲處理一些跟數據敏感的業務。不僅僅是減少延時,減少帶寬需求,同時也確保了可靠性。

“還有一個優勢,使用5G雲反而比單G雲的成本更節省,所以我們說,雲並不都是遠在天邊,也可能是近在眼前。”鄔賀銓補充說。

鄔賀銓舉了大量實例來解讀“上雲”的好處。我們看得見的是4K、8K的超高清視頻,AR、VR、物聯網、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這些都是網絡能力具備以後才誕生的。中國的5G和發達國家同時在2019年商用,帶來的是雲端智能的能力。

疫情期間的網課使用5G拍下書本內容,傳到雲端就可以下載和圖文有關的動畫;醫護人員蒐集到大量新冠肺炎病人肺部的CT數據後,可以生成人工智能確診新冠肺炎的經驗,並通過5G傳到後臺,接入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進行判斷,這個過程大大縮減了確診時間。

鄔賀銓表示,疫情過後,雲技術也會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比如即將到來的冬奧會,如果在滑雪運動員頭盔上安裝5G高清攝像頭,觀衆可以和運動員一樣感受到高度、溫度、難度、速度,還可以通過5G進行8K超高清視頻直播。

鄔賀銓總結,5G一定會產生人們想象不到的新應用,而且這些應用不僅會用於消費領域、垂直領域,還會體現在更多服務業方面。

【來源:Techweb】【作者:周小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