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观光(Dark Tourism)这个名词,相信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相当的陌生,即便是相关科系的学生,也不见得能够记得这个另类的观光型态,部份原因也在于台湾对于该类型态的旅游方式发展尚未成熟,惟类型较偏重于小众旅游,吸引对此有兴趣及体验的游客,在游历的过程中可能充斥著情绪的,有恐惧、有感伤、有愤怒、也有无助,太多复杂的交替著。

黑暗观光被认为是过去曾经遭受灾难性以及充满神秘感的场域游览,透过这些现场回顾,游客能够有深历其境的临场感,进而有著深层的教育传递,目前台湾仍偏重于灾难性的黑暗观光为主,灾难性的遗址又可分为自然或人为,其中自然的多为天灾所引起的台风或地震遗址,保留毁灭当下的原貌,例如921地震教育园区、小林村纪念公园等,重回旧址,虽已物是人非,留下的仅是当年的断垣残壁,却仍可见灾难所带来的浩劫危机。

 

另一种人为性则以历史脉络上深究,可能是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因政治因素所涉及的事件,包含景美人权文化园区、绿岛人权文化园区等,层层的铁幕牢房,原先的主人早已归去或不知所踪,却可供来者去感受那斑斑的血泪史,在那深遂黑暗的深处,藏著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与呐喊,这些无形的时空片段,都必须仰赖游客们敏锐的感观加以体会。

 

而充满神秘的观光旅游,在国外行之有年,常以古堡、鬼屋老宅的扑朔迷离作为卖点,台湾或许藉于民情以及信仰上的不同,导致迄今都并尚未以此作为黑暗观光的主题,随著世代的更迭,年轻人渐渐试著去满足好奇心,从而接近那神秘未知的黑色地带,甚至部份景点更结合餐饮,使得原先应是犹有余悸的另类空间,多了几分温暖的人情味,倒可用世俗的平常心来探究那未明的世界。

每种观光型态都有带给游客特别目的的意涵存在,无论是天灾给予人们对于大自然尊重的启发,又或者是历史伤痛所带给人们反思的殷鉴,乃至于那混沌未知力量下对于鬼神的敬畏,黑暗观光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情境,当过去曾经发生,如何于当下或未来去预防、面对以及接受,或许唯有在历经短暂的黑暗,才能在缝隙中去寻来之后的光明,当国人对于大众观光的参与略显疲态之余,或许一些另类的小众观光,有著更引人入胜的亮点,等待著有缘人的造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