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奋起湖、石棹,顶笨仔聚落是籍籍无名小村庄,百余年前,由客家移民至此开垦,大多数人对它仍是相当的陌生,甚至闻所未闻,近年来,居住在这里的笨人,将聚落里很笨的动物,做了妥善的举动,使得这里成为台湾最笨的社区,但游客却偏爱独钟这笨的可爱,笨的纯善的聚落。「顶盆仔」是这个地方最早的地名,从名称不难猜出该地是一个盆地地形,又因地处于光华村的最顶端而得名,国民政府迁台后,因语言沟通口误而形成今日的「顶笨仔」,居民反倒将错就错,衍用这个笨字当作聚落直率纯朴的象征,当地早期以农业经济为主要产业,也因为这样,让这个异域殊方得以保存完整的生态体系,培育出许多可爱看起来又笨笨的小动物,宛若自然动物园,供城市里早与自然脱节的庸人,能够有一个归依的原始去处。
WP_20161023_06_43_26_Pro.jpg
光华社区有著名的「五星三古」,其中三古为苦楝树、土地公以及老宅,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山脚的民宿缓步走向顶笨仔的中心,一路上见到迎面而来骑著机车的大哥,面带微笑的对我们打招呼,似乎将所有来到光华村的来者都当作是客人,来到平地后,远观即可见到那颗枝繁叶茂的苦楝树,环顾四周,只有此株如此庞然巨大,不知历经多少日月精华的滋润,可说是万中存一的极品,用手微微触摸著这颗列入保护的巨擎,就像呵护般的深恐它受损,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不如树;光华村另一端的百年三合院古厝,沿续客家简朴安适的传统,阿嬷安坐在椅上,看著来来去去的游客,这是一种宜居的自在与安乐,胜过许多豪奢的生活,老宅旁便是百年土地公庙,这时正有一对父子至此玩起球来,不亦乐乎,公平的土地公是位绝佳的裁判,这是一场没有胜负的竞赛。闲散了一趟顶笨仔,并不是非常的大,但除了自然生态外,它所保存的人文景观,更反映出人与自然是可以共存共荣。
WP_20161022_17_10_00_Pro.jpg
到了夜晚,则是星星闪耀的时刻,当我们用完最后一餐,也正飞鼠即将出没享受牠的第一餐时候,牛山步道是当地夜间观察动物的核心区域,之所以称之牛山,主要是早期休耕时,此处是放养牛只的场所,夜晚的牛山原先鸦雀无声,我们的到来却打破寂然,在解说员的协助下,没过多久今晚的主角白面鼯鼠便华丽的现身,牠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娇捷的身影以及温驯的样貌,使得观众顿时都成了俘虏无法动弹,只能抬头与之四目相望,对飞鼠而言,这样的人他看多了,但对于生活在都会丛林的我们,这样的生物却是前所未见,在寻觅飞鼠的同时,草丛中意外的出现一点萤光,火金姑算是意外的惊喜,秋萤发散的恒光,有别于我们于春夏时常见的萤火虫闪光,古人曾说:「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但今时今日,若仅有这短暂的光华,我们也视若珍宝,相较于快闪的萤火虫,萤光菇则是燃烧它最后的青芒,或许明天过后不再复见,此时感叹天地创造万物之伟大,赋予每个生命活出唯美的自我,不同的光芒投射出最灿烂的一刻。
14885791_10211169523497712_846877178_n.jpg
回首前尘,不知已多久没有这样摸黑探索的夜行,多久没有参与此类生态旅游的活动,生命的共鸣或许就是一种契机,让人类有机会去接触其他的物种,学习如何互利共生得以延续发展,晚上的顶笨仔就像一座不夜城,有人举杯畅谈,有人凝思观景,愈夜愈热闹,今晚的夜空虽然云雾缭绕,看不清深远的星空,但得以在这片乐土与众多动物共眠,已是实属幸矣,隔日的晨光尚未展露,树梢的群鸟早已按捺不住的唤醒房客,提醒众人白天的顶笨仔有著另一番气象,随著主人的引导,终于一见娇小的绿啄花,正享受著牠们的丰盛早餐,完全无视于我们的存在,就像是常态般与人们共处,看来下一步是我们该学习如何与之生活。
WP_20161022_20_51_01_Pro.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