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7力推的微距定位协定(micro-location and positioning protocol)

 

所谓的iBeacon是属于一种蓝芽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 (BLE)]协定,透过用户的手机以低功耗的模式传输或是标定(beacon)个人的位置,进而可以运用在推播讯息的功能上(如:Coupon或是新的APP上架.......等等)。

 

iBeacon有三种距离模式来贴近手机用户:

1.远距离(Far):约5-70公尺,当消费者走进某零售通路店门口或是卖场通道中,相关商品讯息将推播到该消费者手机中。

2.近距离(Near):约2-3公尺,可作为消费者进场计数器,走在店内、通道上或是停在某一角落。

3.即时(Immediate):贴近约10公分距离,消费者拿起商品、或是商品本身主动发出讯息。

 

据闻苹果专卖店已经开始在各门市安置iBeacon,当众多的果粉进入店内中即可体验到互动机制,如:商品讯息与促销的发布,进而可以结合精简的付款流程,消费者只需扫描一个产品确认购买,立马发出一则数位收据用以结帐。

 

另外,可以想像在机场的运用;

1.进入机场门口,手机马上收到航空公司或是航班的讯息,提示在哪Check in。

2.或是因为你是航空公司VIP,拥有高规格的安全与服务,将被主动引导礼遇的通关处。

3.进入VIP休息室前,会收到提醒的讯息,公司同事(老板)已经在里面。

3.往登机门走去,经过的免税商店将提供适当的商品资讯或是消费折扣。

4.因为您的身份特殊(或是累积飞行点数达到),登机前,将会被航空地勤人员告知可以获得机舱升等的礼遇。

5.到达目的地后,一进入入境大厅,将会收到接送服务的告知,或是租赁的车辆已经停放在某处。

 

的确能感受到iBeacon的推播功能强大,但是却不能忽视使用者实际需求,过份的干扰讯息(折扣、商品广告....),而个人的隐私(所在位置或是购物习惯),再则使用者开启蓝芽功能的意愿(或是根本忘了)。

APPLE的iPhone手机完全不支援已经存在的NFC,很显然的想要以iBeacon坐收渔人之利(据说目前朝向发展一套在Android也可以使用的iBeacon机制)。

 

以上资料参考来源:Click Z 2014.3.25

 

雷纳德补充:iBeacon的确是一个新的互动行销工具,然而业界明明已经有一个类似的机制: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可想而知Apple想发展专属的封闭机制,打造一个唯独果粉才能使用的,却苦了零售商、通路商,或是属于普罗大众的消费场所,毕竟为了抢占3成不到的智慧型手机用户,是否值得投入行销资源(安装iBeacon相关周边)?

而过于贴近消费者的行销模式往往是双面刃,一个不小心伤了潜在顾客,也伤了企业主本身的品牌,值得好好思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