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滴滴安全問題頻出,平臺輿論爭議不斷。但就網約車行業上講,很少被大眾所關注,滴滴景況給人們帶來了那些影響?整個出行行業面臨怎樣的局面?

比達諮詢發布的《2018年第1季度網約車用戶調查報告》顯示:用戶在日常出行選擇上,網約車已經超過地鐵成為國民出行的第二大方式。

調查用戶最常用的出行方式

在用戶常用的網約平臺中,滴滴出行一家獨大,佔比達到91.9%,壟斷整個行業是不爭的事實。

用戶常使用的網約車平臺

作為移動支付時代下催生的產品,滴滴成長異常迅速。其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有效推動了出行行業的發展和出行方式的變革。

自2012年成立,滴滴先後收購快的打車、uber,後又在出行產業鏈上時刻不停跑馬圈地,從快車、順風車、計程車,到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各項業務進行得風生水起。然而,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滴滴的服務及管理能力明顯沒有跟上其體量暴漲的速度。

6月發生空姐遇害案,滴滴高管在發布聲明時並稱「國民級應用必須承擔國民級責任」,然而還未真正意識到平臺嚴重問題,8月樂清少女便被姦殺拋屍懸崖。

央視新聞追蹤

滴滴順風車屢次發生命案,輿論憤怒,管理不力、監管不嚴、服務缺失、價值觀扭曲、產品設計欠妥等問題被一股腦推到聚光燈下。央視財經在「三問滴滴,以生命的名義」一文中指出「遇害事件的再次發生,讓我們看到,在管理層面,體現出的是它(滴滴)視教訓如兒戲、視生命如薄紙的傲慢,如果滴滴還有管理的話。」滴滴團隊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危機,存在安全漏洞的平臺,及5000千億元的估值能否撐住都是大考。

央視財經評論

順風車的背後

順風車是滴滴隱藏在快車、專車等產品後看起來默默無聞的項目,但對滴滴來講,卻有不可或缺的價值。按照滴滴官方的解釋和定義,順風車是上班族在上班和下班的路程上,順路捎帶同行者,然後與同行者共同分擔油費,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的新型產品。車主並非職業司機,只是上下班順路為之。

從2016年起,滴滴也開始對順風車訂單按每單5%徵收服務費,相比快車高達25%的抽成,順風車對司機也是做出了極大優惠。根據盒飯財經披露的數據,2017年末,順風車乘客數超過3000萬,覆蓋城市達到351個。

作為經濟共享新型搭車產品,順風車為千萬車主提供就業謀生機會。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借著順路來賺取外快,體面方面、機動靈活的零工經濟讓越來越多的人從中受益。

另外,隨著可收入支配的增加,人們開始追求便利,滴滴的便利功能來得恰逢其時較傳統計程車而言,滴滴價格公開合理,環境配置私家車級別,更重要的是可以就近叫車、提前預約、線上支付,這樣的好體驗是傳統計程車無力提供的。

滴滴出行模式,已成為時代剛需

滴滴出事期間,媒體羣眾強烈聲討。政府介入,順風車被迫下線整改,計程車藉此機會,瘋狂漲價,然又值中秋、十一出行黃金階段,沒有順風車,人們感受到了極大的不便,進一步意識到了滴滴帶給人們的便利。此時人們開始出現矛盾心理,一方面懷疑它的安全性,一方面又無它不可。

於此我們也能看出,人們對滴滴已經產生了極度的依賴,對滴滴的黏性越來越強。滴滴的網約車出行模式,已經成為時代的剛需,人們對滴滴的依賴是滴滴壟斷市場的必然結果。

重壓之下,滴滴的管理挑戰

客觀的講,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整改後,滴滴雖已為行業審核最嚴格的平臺,但我們仍不能保證類似的悲劇是否還會發生。原因在於滴滴沒有辦法去查、去接觸每一個司機。

肇事的兩個司機都不是慣犯、殺人魔,而是突發的不理智作案。無論滴滴如何整改管理條款,即便完全消除所有套牌車、假身份證等不合規行為,也無法掌握每一個司機、每一次出行的即時情況。就像一個人在淘寶上買了假貨,淘寶是很難界定的,因為它根本沒有見到貨。這樣的嚴格品控是平臺模式的滴滴無法解決的。

除去客觀困難,滴滴在順風車的管理上,確實存在諸多改正完善空間。但是對於6歲的滴滴和它年輕的團隊而言,要駕馭的是一個業務遍及全球,用戶數達4.5億,平均日訂單超2500萬,估值達5000億元的超級獨角獸。

他們要管理的是一個6歲的「巨童」,心智尚未成熟,身型已經大的可怕。管理挑戰前所未有,這也許是滴滴享受了超越同齡人的高速成長後,必須要接受的管理痛苦。

滴滴的難關,是行業發展必然經歷的過程

滴滴的發展史,更像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一步步壯大、規模化的過程。如今的局面,每個從業者都應該敲響警鐘。其他網約車也接受了進駐式監管,在監管高壓與滴滴喘息之下,小心翼翼地尋著合規化與市場拓展之間的平衡點。

當一個行業變得與性命相關,政府的監管往往是不遺餘力的。所有監管的結果以及平臺本身規範管理的完善,都將使得行業市場更加規範。

經歷野蠻生長,問題逐漸暴露,到了規範管理的時候了。正如先有病後有葯。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痛苦和影響,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即使滴滴不出現,也會出現另一個同滴滴一樣的產品,發生同樣的命運。不是滴滴一家的難關,是整個行業發展所要經歷的必然難關。

- END -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 「 消費品牌創新研究機構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