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期學校化身成為博物館,向參觀人士訴說東倫敦的一段歷史。

IMG_20180506_164213289.jpg

背景

此館由紅磚建成,簡撲但堅固。為了到中國傳教,創辦人Dr. Barnardo 1866年從都柏林來到倫敦,可是他沒被教會選中,於是繼續留居倫敦為傳教工作作準備,他正好碰上霍亂在東倫敦肆虐,超過三千人在是次災疫中死去,而且當時缺乏生育計劃,大部分家庭都難以養活所有孩子,故此孩子都要出外工作以餬口,貧困、營養不良及文盲都是東倫敦孩子的代名詞,有見及此,Dr. Barnardo 1867年創立了第一所Ragged school ,為孩子提供免費的基本教育。

 

博物館內部

地下的展區由普通大展板及展品組成,羅列歷史故事,沒有現於博物館常見互動展說工具,年幼觀眾建議由成年人陪同以便理解,除了有學校的歷史外,還有述社區的歷史及日後博物館的發展 (HLF 資助),內容平舖直敍,文字略嫌過多。

IMG_20180506_152745981.jpg    IMG_20180506_152749085.jpg    IMG_20180506_151913864.jpg (舊時書桌)  

二樓保存了維多利亞時期學校課室的原貌,每月首個星期日都會重演維多利亞時期課,我亦當了一回超齡學生。我參加的那一課大約有十五名小朋友參加,加上他們的父母,全班大約有二十多人,一名身穿該時期服裝的女演員Lizzie帶領着我們回到1888年五月六日,每人首先獲發小黑板、小抹布及炭筆一枝,然後隨 'Miss Purkiss'  學習了古時英文字體、貨幣換算等小知識,課題都以實用為主,孩子們很是投入,常舉手搶答。課後Lizzie提到古今學習之異在於以前較重背誦抄寫,現今則重視開拓思考,我聽到後失笑,因為本人學生時代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原來與19世紀所採用之法無異。

IMG_20180506_153032744.jpg  IMG_20180506_163838080.jpg   IMG_20180506_164216879.jpg (Lizzie完美消化嚴師一角,但實際上很友善,欣然作模特兒)

          

三樓集中講述以前日常家庭的生活面貌,展有日常用品及擺設,一角更展出舊時配有壁爐的客廳。

IMG_20180506_164537951.jpg    IMG_20180506_164731199.jpg    IMG_20180506_164718016.jpg

 

短評

此所博物館不大,若不參加那個課堂的話,一小時已足夠,對於有孩子的人來說,那課堂會是一個挺不錯的體驗,可以動手動口動腦,對有關歷史有一個更實質的認識。

逛完這所學校博物館就不禁令我想起年初讀到的一篇報道,此館所在之區分Tower Hamlets 的兒童貧窮比率冠絕倫敦,高達53.4%。現在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但是否就止於此? 這所學校曾經是窒息的生存空間中的一股涼風,現今的它又能否重拾以前之用? 在普及歷史時,博物館同時可以做什麼呢? 這是給博物館的定義的一個挑戰。

 

資訊

開放時間:星期三及四 10am – 5pm; 每月首個星期日2pm – 5pm

維多利亞課堂:每月首個星期日2:15pm 3:30pm, 每節約45分鐘至1小時

免費參觀,但建議捐款支持

 

http://www.raggedschoolmuseum.org.uk/

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8/jan/24/most-children-in-uks-poorest-areas-now-growing-up-in-poverty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