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带著信念从事这个工作,为大部分迷失饮食本质的现状叹息,努力钻研,希望可以导向正确的方向,但能够理解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根本不屑一顾,自愿投入失控的饮食世界,一旦无法满足,欲望就不断膨胀。

 

■ 人类是有众多欲望的动物,这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是,我认为助长这种欲望是愚蠢而罪孽深重的行为。除了为生存填饱肚子以外,还要向其他生命要求什么?只要协助其他动物生存不就足够了吗?

 

■ 人类到底为什么而吃?

 

——拓未司《欢迎光临!找死料理店》

 

2006 年获得第六届「这本推理小说真了不起」大奖的《禁断的猫熊》,从熊猫的饮食论述、食材走私问题至揭开一桩谋杀案的解谜结构中,谈到人类饮食的本质和「禁忌」;该书中的角色,亦即退休的美食评论家中岛弘道曾说:「味觉,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奖赏。」然而,此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会发展到何种阶段,似乎可在《欢迎光临!找死料理店》找到更深刻的论述。

 

不过,《欢迎光临!找死料理店》不是一本推理解谜作品,而是带有悬疑、惊悚,甚而添入奇幻元素(近似怪谈或都市传说)的小说。《禁断的猫熊》开头几章多少发挥作者原本职所长,介绍相当多的美食料理和厨法,像是简介分子料理法、蔬菜的进货管道等,而书中为读者端上的每道菜,无论是肉、鱼、白酒等皆有详尽的描绘;但是,《欢迎光临!找死料理店》几乎不提这些细枝末微的上桌菜肴,或说根本没有佳肴,反而将焦点全摆在「现代人面对食物的态度」。

 

除了专找极致美食的评论作家,故事中还加入了喜好家庭日常料理的评论家助理、周刊责编、小餐厅的厨师、大胃王选手、以及 Around 40 的未婚女性等角色,全围绕在一间不易寻得所在位置且名为「HOLE」的神秘餐厅;离奇的是,享用过这间餐厅料理的人纷纷死于非命,仅留下一则又一则未解的都市传说,过程曲折难解,翻到最后一页,真相究竟为何,仍是谜团阵阵。那么,作者究竟在这本作品中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

 

我想,承袭《禁断的猫熊》所论述之人类饮食的本质,可以在这本作品中从各角色对于食物的态度来看。

 

评论作家二十年来从最初品尝简单料理所调和的极致恰到好处,逐渐转为顶级美食,甚至以自身名气向餐厅、酒厂暗中索酬,只要是自己看不上的就不屑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命运。此外,采用断食方法减肥的编辑(可能)死于身体衰弱,终日暴饮暴食的大胃王选手据传死于衰弱,采取半吊子乐活饮食的女性死因不明——共通点都在于,当他们每个人踏入「HOLE」之后,全都面临必得审视内心对于饮食的欲求和扭曲,如同掉入欲望的坑洞(hole)一般,无能自拔。

 

此时,眼前的料理相对于自我的无意识(unconscious),自无意识所生的动机(unconscious motivation),造成「只记得吃了很棒的料理,却不记得吃了什么」、「在吃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再是自己内心好像被看透」的印象。由于日本是佛教融合神道的国家,重视因果轮回,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深藏于阿頼耶识之中的因果循环,令自身的欲望愈滚愈大,虽然冥冥中有恍若老迈侍者的推手使然,但实际上仍是取决于自我是否拥有一颗谦卑、反省且悔改的心念,意欲和其他物种彼此尊重、共生,尽可能维持生命最低限度的欲望。

 

总结来说,《欢迎光临!找死料理店》是以奇幻、悬疑元素隐喻包装人性中直视内在本能欲望的小说,假若能搭配台湾先前唯一引进的《禁断的猫熊》阅读,应该更能了解作者面对饮食所抱持的态度。

 

——舟动(2015.12.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