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MLF到期3245億元,資金等額淨回籠,銀行體系流動性整體合理充裕。股市方面,伴隨MSCI擴容計劃落地,部分提前入場資金進入收益兌現期,疊加美股調整、人民幣匯率轉入震盪等,外資流入放緩,但受益於融資放量增加,市場流動性繼續提升。從投資者偏好來看,融資客集中加倉非銀金融、TMT等;小盤股的基金倉位佔比提升。

核心觀點

年初以來,外資的放量率先引領了市場的上漲,隨後公募基金和散戶跟隨市場的上漲加速入場。但從近期來看,外資流入明顯放緩,甚至近4個交易日連續淨流出。第一,外資偏愛和集中加倉的藍籌個股短期可能受到外資流出的壓制。第二,外資放緩,融資資金爲代表的個人投資者或成爲短期主要增量資金來源。第三,需要關注外資集中持倉或受制於外資持股上限的個股,目前除大族激光和美的集團外,聚光科技的外資持股比例也比較高。從全年來看,外資仍有較大的加倉空間,目前的放緩和流出是階段性的,在5月前後或再次放量,並且借鑑國外經驗和從相關部門的反饋來看,不排除後期提高A股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可能。

3月4日-3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未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上週逆回購到期2200億元,MLF到期1045億元,資金淨回籠3245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上週央行發佈2月份金融數據,2月份社融新增7030億不及預期,不過央行也表示,社融增速連續兩月高於2018年年底數據,社融持續下滑的態勢得到了初步遏制。

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利差走擴;長端國債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窄。截至3月8日,R007下行10.62bp收於2.33%,DR007下行10.7bp收於2.3%;1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較前期上行1.65bp至2.45%,10年期國債收益下行4.47bp至3.14%,期限利差收窄6.12bp。

股市方面,A股市場流動性繼續提升,招商A股流動性指數爲13.15,較前期上升2.7。融資規模繼續擴大,伴隨MSCI擴容計劃落地,部分提前入場資金進入兌現期,疊加季節性因素消退,北上資金流入階段性放緩,重要股東減持規模有所擴大。

從投資者偏好來看,融資客淨買入規模繼續提升,全面淨買入;陸股通當週流入放緩,集中淨買入家用電器和醫藥生物;ETF持續淨贖回。個股方面,陸股通淨買入規模較高的包括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淨賣出規模最高的爲五糧液;ETF淨申購規模最大的是易方達滬深300ETF,淨贖回規模最大的爲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

基金持倉方面,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整體倉位(3月7日)分別較前一期(2月28日)變動-0.56%、-0.79%至85.4%、78.89%。大盤股倉位較前一期下降3.83%至18.54%;中盤股倉位較前一期下降3.08%至23.08%,小盤股倉位較前期提升6.11%至34.97%。

01

流動性專題

※關注外資階段性放緩甚至轉向的影響

年初以來,外資的放量率先引領了市場的上漲,隨後公募基金和散戶跟隨市場的上漲加速入場。總體來看,外資和融資資金的放量對本輪行情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從近期來看,經過兩個月的快速上漲後,外資流入明顯放緩,甚至近4個交易日連續淨流出。

外資流入動力減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我們之前多次在報告中指出,外資的流向短期容易受到美股市場表現的影響,而近期公佈的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美股調整,外資流出;(2)從A股納入國際市場進程來看,MSCI提高A股比例、富時羅素指數納入等集中在5月末實施,參考2018年A股納入MSCI指數的情況,外資除了在年初放量流入外,會在正式實施前1~2個月再次放量,所以目前屬於預期落地後的階段性放緩;(3)人民幣匯率經歷年初以來的強勢上漲後轉入震盪狀態,對外資的吸引力邊際減弱;(4)國內經濟數據低於預期,經濟復甦邏輯難以演繹,仍有待社融數據持續和放量增長。以上影響因素共同導致當下這個階段外資的流出,但從全年來看,當前的變動只是短期的,全年外資仍有較大增量空間。

那麼外資的變化對市場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外資偏愛和集中加倉的藍籌短期可能受到外資流出的壓制。今年前兩個月外資集中加倉消費和金融,白酒、家電、銀行龍頭獲大規模加倉,消費和金融板塊的表現也使外資收益頗豐。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資或將部分持股獲利了結。我們可以看到,在3月6日~8日三個交易日,外資淨賣出規模最高的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青島海爾等。

第二,外資對市場的推動力減弱,兩融成爲短期的主要增量資金。我們可以看到,不管1月還是2月,外資都是市場的主要增量資金,對快速上漲發揮重要作用。外資流入放緩,但融資資金熱情不減,上週繼續放量流入580多億。考慮到公募基金在2月大幅加倉,融資資金所代表的個人投資者或成爲短期主要增量資金來源。目前來看,A股市場風險偏好總體仍處於較高水平。

第三,關注外資持股比例較高可能受制於持股比例限制的個股。近期大族激光因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8%而被MSCI從其中國全股指數中剔除,並且美的集團也因持股比例較高而降低權重。此外,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如果上交所/深交所通知聯交所個別滬股通/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合計達到28%,任何有關該滬股通/深股通股票的進一步買盤即不獲接納,直至該滬股通/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跌至低於26%。這些變動容易因其對應標的的短期波動。除大族激光和美的集團外,目前外資在聚光科技的持股比例也比較高。不過借鑑國際經驗,並從相關部門近期反饋來看,不排除後期提高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可能。

02

監管動向

03

貨幣政策工具與資金成本

3月4日-3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未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上週逆回購到期2200億元,MLF到期1045億元,資金淨回籠3245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上週央行發佈2月份金融數字,2月份社融新增7030億不及預期,對此,央行表示,社融增速連續兩月高於2018年年底數據,社融持續下滑的態勢得到了初步遏制,爲2019年經濟金融開局提供了保障。

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利差走擴;長端國債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窄。截至3月8日,R007下行10.62bp收於2.33%,DR007下行10.7bp收於2.3%;1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較前期上行1.65bp至2.45%,10年期國債收益下行4.47bp至3.14%,期限利差收窄6.12bp。

各期限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回升。3月4日-3月8日,同業存單發行669只,發行總規模3997.6億元;截至3月8日,1個月、3個月、6個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較前期分別上行10.27bp、7.97bp、8.27bp,分別收於2. 86%、2.87%、3.00%。

04

外匯市場

3月8日,美元指數收於97.37,較前期升0.9點。人民幣匯率指數上升0.28點報收95.42。

3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較前期變動0.03收於6.72,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美元兌人民幣離岸匯率均較前期變動0.02均收於6.73點。本週美聯儲延續鴿派言論,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在演講中表示,隨着美國經濟下行風險的增長,美聯儲應對貨幣政策保持謹慎;在全球經濟比差的邏輯中,美元仍保持相對強勢,疊加外資流入放緩,人民幣或承壓。

05

股市資金供需

(1)資金供給:

資金供給方面,3月4日-3月8日,私募基金髮行1億元,公募基金髮行83億份,較前期增加70.9億份;融資淨流入增至587.4億元,截至2019年3月8日,融資餘額爲8549.7億元;陸股通單週淨流入降至16.6億元。

(2)資金需求:

資金需求方面,3月4日-3月8日,IPO募資15.2億元,未來一週IPO預計融資43.7億元;限售解禁市值217.5億元,較前一期減少86.6億元,後一週解禁規模爲291.1億元;重要股東淨減持63.9億元;公佈的減持計劃合計減持規模約159.7億元,較前期增加52億元。

06

投資者情緒

3月4日-3月8日,VIX指數較前期微升2.48收於16.05。當週融資買入額爲5592.5億元,較前期增加1172.87億元;佔A股成交額比例爲10.34%,較前期上行0.21%。上週A股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一方面MSCI審計結果公佈後,提前入場資金進入兌現階段,疊加季節性因素消退,北上資金流入放緩;另一方面融資入場勢頭強勁,監管層或對配資有所動作,影響市場偏好。

07

投資者偏好

(1)陸股通

3月4日-3月8日,當週陸股通淨流入16.6億元,集中買入家用電器、醫藥生物,淨賣出金融最多。具體來看,當週陸股通淨買入家用電器24.79億元、醫藥生物16.43億元,淨賣出非銀金融16.45億元、銀行13.72億元。個股方面,淨買入格力電器(17.29億元)最多,美的集團(6.75億元)次之,淨賣出五糧液(7.81億元)最高、中國石化(5.97億元)次之。

(2)融資交易

3月4日-3月8日,融資客淨買入587.4億元。具體來看,28個行業全部淨買入,淨買入規模最高爲非銀金融(111.07億元),計算機(78.19億元)次之。個股方面,融資淨買入規模最高爲中國平安(15.32億元),中信證券(15.07億元)次之;融資淨賣出規模較高的有京東方A(3.51億元)、中國聯通(2.61億元)、隆基股份(1.45億元)等。

(3)ETF淨申購贖回

3月4日-3月8日, ETF整體繼續淨贖回。滬深300EFT淨贖回0.54億份;中證500ETF淨贖回3.04億份;創業板ETF淨贖回11.4億份;股票型ETF總體淨贖回36.11億份。

3月4日-3月8日,股票型ETF淨申購規模最大的爲易方達滬深300ETF(4.79億份),華夏上證50ETF(4.1億份)次之;淨贖回份額最高的爲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17.99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6.24億份)次之。

(4)主動偏股公募基金倉位測算

基金持倉方面,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整體倉位(3月7日)分別較前一期(2月28日)變動-0.56%、-0.79%至85.4%、78.89%。大盤股倉位較前一期下降3.83%至18.54%;中盤股倉位較前一期下降3.08%至23.08%,小盤股倉位較前期提升6.11%至34.97%。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