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地裏總是有很多土生土長的野草野果,有的在地裏,有的在樹上,農閒的時候,農民們就靠着這些東西賺些零碎錢,補貼一下家用,其中不乏我們今天非常追捧的經濟作物,可以說,中國的動植物史能夠像今天這樣豐富多彩,全靠了這些個想要補貼家用的農民們,一些農民還會不甘野果長在野外,乾脆把樹給挪回自家門口養起來,細心照料着,這樣從野生到家養的馴化,也是品種變異的來源之一。我記得在鄉裏就有這麼一種樹,產量非常的高,而且用途很多,連樹幹都是有用的木材,所以每每總是會被人全帶回家。

  它就是破果子,學名叫做破布子,它的果子很像是山楂,但比山楂要小一些,葉子是橢圓形的,花期是二月到四月,花瓣呈白色,而它的果實成熟在六到八月,果實呈紅色或黃色,果皮的質地有些像膠,破果子是一種非常好的經濟作物,首先就是因爲它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可以在非常貧瘠的土壤裏生長,而且長勢非常強勁,一棵能結數萬果實,產量高,生長速度也很快,喜歡高溫環境,非常適合種植在我國的山區和西北一帶,而且破果子的價格也很適中,一斤可以賣到8元,要知道它的產量很高,所以這樣換算的話,一棵樹的果實可以賣出高達數百元甚至上千元呢。

  破果子的適應力還非常好,幾乎不需要照顧,所以農民種了不打理,只需要在每年果期之後剪枝一次,把剪下的枝椏插在溼潤過的土壤裏面,一個月就可以抽枝,隔一年就可以結果,而且若是專門爲了破果子的果實而種的農民,在豐收了還要砍掉,在採果完成後必須將整個大枝全部鋸下來,只要留下主幹部分就好,鋸得越多來年反而長得越好,果實也越大,可當真是奇怪。

  破果子還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它的果實可以加入冰糖熬成汁水,可以潤喉止咳,促進消化的效果,不僅是果實,它的樹皮也可以煮水當做涼茶來飲用,根部則可以治療高血壓。一般來說,破果子會被熬製成果醬來食用,因爲它的果皮本身就是有粘度的膠質物,同時也能作爲調味料去除肉的腥味。破果子還可以被用來榨油,它的果實富含脂肪,含油量非常高,營養元素也很多,近年來受到臺灣那邊熱捧,甚至銷售到了日本那邊,被認爲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養生食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