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青島4月10日訊眼下,全省大競賽、大比武活動正在各地紅火開展。如何在比學趕超中幹出一番新業績,幹出一片新天地?青島開闊視野,放大座標,提出“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青島的土地面積是深圳的6倍,而經濟總量卻只有深圳的一半。在對標中找差距、列清單,青島用更廣闊的視野謀劃產業新佈局,提升城市創新活力。

  這幾天,北京一家芯片公司正式入駐“青島芯谷”創業,他們不僅把積累多年的優勢業務板塊帶了過來,160多位技術人員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也整體遷入。

  大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衍斌介紹說:“未來在嶗山區,沿着這個方向,把我們集成電路的設計能力,把周邊產業的帶動能力發揮出來。”

  能吸引到這個創新團隊,青島嶗山區在金融領域的制度創新起到了關鍵作用。嶗山區把深圳福田區和南山區作爲學趕目標,在對標時發現,金融和科技是深圳領跑的核心競爭力。借鑑對方金融發展經驗,他們出臺山東首個“直接股權投資”辦法,以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這個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爲龍頭,出資1個億,聯合企業與技術團隊核心人員,共同在青島註冊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

  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青說:“這個資金有個特點,就是3年期內,如果能退出的話,那麼我們是原始投資額退出,3年到5年我們是按照基準貸款利率退出,5年以後我們就會按評估價格退出,給企業帶來了一個非常低的資金成本。”

  “直接股權投資”既解決了芯片研發的資金支撐,又解決了創新創業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像這種創新基金,嶗山目前已設立4支,總投資近34億元。而在科技方面,當地雖然有海爾、漢纜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但產業鏈條“短和散”,新興產業缺失,創新活力不足,高新技術和上市企業只有深圳南山區的1/10。找準了差距,嶗山區在解決產業“點高面低”上尋求突破。

  青島市嶗山區副區長黃應勝介紹:“點高就是靠一些大企業在支撐,面低就是中小企業比較多,但是還不足以支撐我們整個經濟發展的體量,針對這個面低的問題,我們想還是按照產業組織理念,補強產業鏈上的一些鏈條。”

  瞄準產業鏈高端佈局,關鍵是招得來還要留得住。在營商環境上對標深圳,青島提出:“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爲了培植像大唐半導體這樣的微電子企業,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就在借鑑深圳等地經驗的基礎上,修改制定新招商政策,不僅計劃補貼芯片的流片費用,還要用補貼的方式,引導本地製造企業採購本土製造的芯片。

  王衍斌總經理表示:“我們最看重青島的是綜合的營商環境,從他創新創業的產業要素來講呢,跟其他一些發達的城市,一些先進的地區,都已經持平了。”

  對標深圳,青島嶗山區目前正加快完善“一業一策”的政策扶持體系,並將落地“單設企業服務中心”等5大創新舉措,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重點佈局智慧產業、智能製造等6+1產業,推動高端新興產業鏈式集羣發展。

  嶗山區副區長黃應勝說:“每一個產業,都要打造百億級產業的目標,同時,圍繞這個目標,我們也加大我們招商引資的力度和招財引智的力度。”

  在整個青島,以學趕深圳爲目標,正發起高效青島和科技引領兩大建設攻勢,優化營商環境、審批提速增效的同時,推動創業投資發展,用資本力量推動人才聚集和科技研發;以“雙招雙引”爲抓手,整合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引領“十強”產業集羣發展,在更高座標,謀求產業新佈局。

  閃電新聞記者 魏波 鞏勝義 青島臺 王黎帆 趙德峯 劉承波 青島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