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院資訊、立案查案小程序,敬請關注!

  關注

  掛職期間,他們經歷了各種反差。

  本期關鍵詞:

  1|東海之行,最是一年春好處蔣小勇

  2|重回舊時光,再獲新體驗張恩華

  3|時間洪流裏,被珍藏的記憶吳啓帆

  東海之行,最是一年春好處

  文|圖 蔣小勇

  時光如箭,轉眼又是一年芽綠。到豐澤法院掛職鍛鍊期限將滿,回首過去的一年,從中院到基層,從刑事到民事,從機關到法庭……由不安到不怕,由不怕到從容,由從容到不捨。漸漸明白,爲什麼“掛職”後面還要再加上“鍛鍊”。空間與處境的變化,使人改變,使人成長。

  面對工作單位及職務的轉變,從刑庭法官到東海法庭副庭長,“新的一年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事要有新的作爲。”我默默的對自己說。

  從刑事審判到民事審判的跨界,迫切的需要調整法律思維,於是我藉機迅速重溫了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翻出的厚厚的參考書中,落滿了當年多彩奮進的青春歲月。

  法庭案件的特點是案件類型多、數量多、矛盾衝突激烈、當事人證據意識不強等。接手的案件,不出所料的充滿挑戰,但困難不是嚇到人的,而是鍛鍊人的。在如山的案件中,我努力轉變工作方式,學會忙中有序、繁簡結合的工作方式,有計劃的穿插難案與簡案的審理工作,以簡案的審結的成就感來補充辦理難案的動力。審結的242件民事案件中,調解撤訴的爲136件,調撤率爲56.2%。

  掛職後期,出於豐澤法院工作需要,到刑庭參加掃黑除惡工作,主辦一起涉黑案件,案卷數量多、犯罪事實多、被告人數多、辦案期限緊迫,亦是一項重大挑戰,我們迅速組成辦案團隊,制定辦案計劃,立即着手開始審判工作。

  在庭上庭下,我感受到了人言語的多變,要兼聽兼信,盡力追求法律事實;在不同人的口中,我感受到所謂是非,是因角度而異、因利益而變;在人與人的人身關係矛盾之中,我感受到人情感的複雜。同時,我也感受到司法的使命之一,是通過對糾紛的處斷,達至人與人關係的和諧。

  掛職期間,也得到豐澤法院許多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指導,在這一併表示感謝。空間、環境的轉變,必然帶來經驗及思維的改變。過去的一年,於我而言是一段寶貴的經歷,它讓我知不足、知方向、知奮進。

  重回舊時光,再獲新體驗

  文|圖 張恩華

  2018年3月,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裏,根據組織的安排,我來到鯉城法院浮橋法庭掛職鍛鍊。乍到浮橋,無邊的工地與散落的農田犬牙交錯,混雜的人龍,鏗鏘的吆喝,聲聲不絕。場景瞬間拉回到十餘年前的世界,彷彿回到了舊日的時光。

  自離開天津市河北法院到泉州中院工作,轉眼兩年過去,我又再次回到區法院,來到基層的基層——派出法庭,卻似乎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兩地三院,變幻的除卻那時空,更多的是思維的衝撞。

  在浮橋法庭工作的日子,我曾穿過鯉城的大街小巷,也走在田間地頭;足跡幾乎踏遍鯉城的每一個社區,用腳丈量着鯉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次送達,都是一次旅行,不斷的去用心領略濃鬱的閩南風情。

  派出法庭的工作是繁碎的,在浮橋法庭工作卻是快樂多彩的。在這裏,有每日一句閩南語教學;在這裏,有瘋狂的沙灘燒烤;在這裏,更有未曾企及的人生體驗。

  白首如新,傾蓋如舊。在初遇的那剎那,革命的友誼便已種下。在這裏,有幸福的回憶。

  別離,原以爲會有深情的告別,實情卻是匆匆而去。一紙調令,剛初窺門徑,便緊急回到中院掃黑辦幫忙。

  再會,浮橋法庭。

  時間洪流裏,被珍藏的記憶

  文|圖吳啓帆

  去年,組織上選派我到豐澤法院東湖法庭掛職鍛鍊,自己始終珍惜這次機會,虛心向基層法院的法官學習。經過近一年的工作學習,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磨鍊了意志。與法庭的同志們一起工作的朝夕相處中,加深了溝通,增進瞭解,建立深厚的友誼,深深的體會到基層法官們踏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掛職期間,我踐行了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勤於學習,深入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掛職鍛鍊是一種新的工作體驗,需要學習、思考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基層法庭貼近人民羣衆的特點要求我們要善於調解,定紛止爭。調解是一門藝術,只有豐富的人生歷練、把握適當的切入點與契機、對當事人心理判斷精準、拿捏分寸得當,纔有可能調解成功。

  在東湖法庭,大家對案件不是簡單處理,而是沉下身子,不厭其煩、耐心細緻地做當事人工作,找準癥結,化解心結,贏得當事人信任,調解了不少看似不可能調解的案件。我感受到了基層法官們司法爲民的情懷,認真學習他們掌握調解的切入點與契機、方法等高超技藝。作爲一名青年幹警,我沒有理由不加倍努力,更沒有理由懈怠,只有通過勤奮的工作才能縮短差距。

  一年的掛職鍛鍊就要結束了。這次鍛鍊是我人生中永遠閃亮不滅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將永遠珍藏,且行且珍惜。

  更多

  資訊

  在看點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