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進攻,不可能不提德國人,很多人說隆美爾,曼斯坦因,龍德施泰德。但是隆美爾打亂了希特勒的節奏,他是個優秀的將軍,但未必是個合格的獨當一面的統帥。德國在北非的戰略目的是牽制,隆美爾完全打亂了節奏,讓希特勒一再糾結,為了一個個戰術勝利,去不停地填坑。給隆美爾一個集團軍,讓她去完全一個個的戰術任務,他絕對優秀出色。但是千萬不要讓他成為獨當一面的戰略指揮官。德軍裏,戰術和戰略俱佳的是曼帥和龍帥。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最初就兩個師(一個軍),後來增加。最初是第5輕裝師和15裝甲師,後來增加了第90輕裝師。從1942月11月一1943年1月,共有81222名德軍通過空運和海運到達北非突尼西亞。第5裝甲軍加非洲裝甲軍共有約10萬德軍左右。但非洲軍始終就是一個軍,沒有集團軍的編製。希特勒是有意提拔隆美爾,不斷加官進爵,以彰顯那些「馮」(貴族)的無能。「馮」呢,也嘲笑隆美爾雖然是元帥,但頂多也就指揮一個軍,沒指揮大兵團作戰。

最後有德意非洲集團軍,司令是義大利阿尼姆大將。下轄德意非洲軍,意30軍,德第5裝甲軍。德軍包括第10,15,21裝甲師,第90,164輕裝師,第334步兵師,第5傘兵團。

當然也有人說是盟軍的朱可夫,諾門坎擊敗日軍。後來又是指揮好幾百萬人,在那個時代,通訊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還執行大縱深理論。部隊的配合,協調,厲害不?還是在蘇聯的後勤補給下…


英軍指揮官亞歷山大以逃跑著名於世,指揮第一軍從敦刻爾克成功撤退到英國,還收到丘吉爾的讚賞,在東方指揮駐緬英軍撤往印度。最後參與北非和後期的戰鬥升任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團軍羣司令。

以防守著稱的奧託·莫里茨·瓦爾特·莫德爾是德國陸軍元帥,因為防禦能力出色,被稱為「防守大師」、「希特勒的救火隊員」。沃爾特·莫德爾元帥在德國陸軍元帥中算是一位後起之秀,但他在德國最後時刻所表現出的軍事才華,令盟軍指揮官們側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稱為"東線的救星"。戰績的話就不再累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百度百科

以進攻著稱的將領我想說古德里安,大家應該沒有異議吧,德國的裝甲兵之父,閃擊戰的創造者,他信奉的就像我們中國人的理論不謀而合,兵貴神速,閃擊波蘭,後來他率領的裝甲兵一路追到敦刻爾克。其餘的我就不再累述了

謝謝大家,誠謝邀請


二戰中擅長於進攻的將軍還是不少的,美國的巴頓算一個,同樣是美國的麥克阿瑟在太平洋上進攻中使用過的「跳蛙戰術」和「仁川登陸」說明他水平也不錯。德國以進攻著稱的名將有古德里安和隆美爾,俄國是戰鬥民族,硬漢眾多,好多將領都擅長進攻,朱可夫,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戰功顯赫。一定要挑出一個最強的還真不容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