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发布最新一期PISA关注》,聚焦学生的动机与其成绩及焦虑程度的相关性。报告指出,学生的动机与成绩显著相关,成就动机越高的学生成绩更好。但是,动机强烈的学生,如果只是受到与别人比较或别人对自己的期望的驱动,其幸福感会受损。

  OECD指出,长期以来,PISA主要评价学生的认知成绩,但是认知成绩只是学校成功的一方面,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也非常重要。PISA2015测评问卷中包含了对学生幸福状况的调查,旨在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生活的满意度、志向以及社会化程度。

  55个参与调查国家的15岁学生回答了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成就动机情况。他们描述了赞同或者不赞同以下五种表达的程度:我希望在所有课程中都获得最好的分数;我希望当我毕业时能够从可得的最好的机会中进行选择;我希望无论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志向的人;我希望成为班级最好的学生之一。

  调查显示,各国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巨大差异。例如,比利时、芬兰、日本、荷兰和瑞士,只有不到40%的15岁学生表示他们希望无论做什么都是最好,而哥伦比亚、以色列、泰国、英国和美国则有超过90%的学生希望无论做什么都成为最好。

  此外,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绩都与学校的社会经济特征相关。在所有PISA测评周期,经济优越的学生和就读富裕学校的学生(无论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比处境不利学生和就读贫困学校的学生,所有科目的成绩都更好。同时,在几乎所有国家,富裕学生比处境不利的学生有更高的成就动机。

  OECD的分析也显示,动机水平高的学生更可能感到焦虑。在比利时、捷克、德国、荷兰和瑞士,相对少的学生(不到45%)称他们希望成为班级最好,同样相对少的学生(不到45%)称他们在考试之前感觉焦虑,即使他们已经准备好。相反,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新加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在考试前更容易感到焦虑。

  文 | 唐科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内容来源 | 现代教育报,本文编译自OECD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