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作爲南宋紹興年間的“三大將”之一,他的部下很多,岳家軍裏就能數出幾十號人來。

  然而,隨着岳飛的倒臺,岳家軍也就銷聲匿跡了。再加上秦檜的抹黑,岳家軍的故事就只能從民間聽到隻言片語了。對於英雄的這種態度,決定了南宋的最終結局。

  岳飛抗金,並不是單純地拿自己手裏的兵去和金軍拼,他還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比如:河東、河北、山東的義軍,這纔是大智慧也!

  就像當年的宗澤一樣,差一點就將金軍擋在兩河以外。然而,由於朝廷的軟弱,宗澤的結局和岳飛就像是一個翻版,留給他們的,都是無盡的遺憾。

  岳飛在鄂州駐守的時候,就已經和河北義軍取得了廣泛的聯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樑小哥——樑興,忠義社的領袖,後來加入了岳家軍。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南宋海戰神將——李寶。

  李寶是山東人,山東自古多豪傑,李寶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拘小節的山東漢子,小時候雖有點兒淘氣,人送外號“潑李三”,但長大了卻能分清是非,鐵骨錚錚!

  金宋戰爭期間,李寶在淪陷的山東地區奮起反抗、聚衆起義,失敗後投奔了抗金名將岳飛,從此成爲岳家軍的一員。只不過岳飛後來出於戰略考慮,又安排他到山東組織敵後抗戰,所以李寶算是岳家軍的“編外”人員。

  岳飛最後一次北伐(公元1140年),李寶等北方義軍羣起響應,對金軍的後方造成了嚴重的騷擾,當他們咬緊牙關、滿懷希望地期盼着王師到來的時候,卻聽到了岳家軍撤退的消息!這猶如晴天霹靂。

  實際上岳飛是含着眼淚撤退的(不想北伐的優勢南宋朝廷),因爲他知道:他這一走,將破滅多少河北人的希望!他這一走,將置這些已經暴露的義軍於何地?

  果然,金軍在隨後對河北、山東義軍進行了全面清剿。李寶在山東待不下去了,投奔了南宋淮東的“三大將”——韓世忠

  隨後,岳飛用生命爲南宋換來了《紹興和議》和20年的和平。

  可是20年後,該來的還是來了,金朝發生政變,狂妄的海陵王完顏亮篡位登基,做了金朝的皇帝,和平瞬間被打破,完顏亮傾全國之力攻宋,欲圖一統華夏。

  此時,李寶這樣的“好戰分子”已經被南宋朝廷調到了江浙一帶,在探聽得知金朝有一路奇兵想通過海上直接偷襲臨安後,李寶坐不住了,主動申請率水師北上抵禦這一路金軍。趙構給他的兵馬是水軍3000,戰船120艘。

  而金朝方面呢?他們打造了戰船600餘艘,集結了水軍70000餘,兩軍懸殊20多倍!

  李寶就帶着這點兒人出發了,同時還帶着必勝的勇氣。

  李寶一路北上,先在海州(今連雲港)登陸解名將魏勝的海州之圍,然後繼續北上,在沿途漢人的指引下,祕密向金朝的水軍基地唐島(又名陳家島)靠近。

  面對數量遠超自己的金朝水軍,李寶用了水戰最經典的戰法——火攻,一把火將金軍還未啓航的戰船全部燒燬。至於這把火是怎麼放的,一是藉助風勢,二是投入大量火器,如火箭、火炮(會燃燒的砲彈)以及火攻神奇——“猛油火櫃”

  李寶又率軍殺上岸邊,將金軍自統帥以下的將領幾乎全部俘虜或斬殺,一戰將金朝水軍全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島海戰

  大宋並非缺乏能戰之士,只是他們始終難盡其才,這不得不說是大宋的悲哀。

  隨後,南宋舉行了轟轟烈烈的隆興北伐,如果嶽元帥還在,豈不痛快!可惜南宋此時已無名帥,隆興北伐的結局,就是簽了一個恥辱的《隆興和議》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