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楊賽君

  這段時間,冷熱交替,

  季節變化容易引發感冒!

  有許多人頂不住住進了醫院

  ……

  對於合肥市民吳先生一家而言,

  怎麼也不會想到

  一場小小的感冒會導致

  吳先生患上嚴重的暴發性心肌炎,

  體內心、肺、肝、腎四大器官

  相繼出現功能衰竭,

  命懸一線。

  他到底發生了什麼?

  快來跟小編一起來看

  ~

  四大臟器功能衰竭 命懸一線

  在出現暈厥症狀之前的三天時間裏,吳先生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受涼感冒了,發燒、心慌、胸悶、沒什麼精神。

  直到4月1日中午,他在家突然暈倒,被送到安醫大二附院急診。

  “血壓70/40mmHg,反覆室速,電覆律”,急診搶救室內,醫護人員的簡短對話讓門外的家屬隱約感受到不安,但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沒有想到病情會迅猛發展到生死攸關。

  “根據患者症狀心電圖檢查結果及抽血化驗結果,懷疑是心梗,從左腿置入IABP(主動脈球囊反搏),從右腿立即進行冠脈造影檢查,造影結果排除心梗,那麼可能——心肌炎。”據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周姝介紹,冠脈造影檢查後,其他相關檢查也相繼有了結果:血乳酸值14mmol/L(正常值在2mmol/L以下,超過9mmol/L死亡率可超過80%),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心臟超聲提示心臟幾乎不再收縮,心臟射血分數僅20%(判斷心力衰竭類型的重要指徵之一,正常值爲50-70%);轉氨酶近10000U/L(正常值低於40U/L),患者的肝臟功能嚴重損傷;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

  最終診斷結果爲急性暴發性心肌炎。

  這個診斷如同一塊重重的大石頭壓在搶救團隊所有醫護人員的心上,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IABP)、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等治療手段全部用上,吳先生的病情卻沒有絲毫好轉,隨着心、肺、肝、腎功能進一步惡化,救治希望十分渺茫。

  啓用“人工心肺”、“人工腎”救命

  搶救專家立即與患者家屬溝通,決定爲患者實施“重症搶救的終極武器”——“人工”體外膜肺氧合技術(簡稱ECMO),以替代部分心肺功能,挽救吳先生幾近“崩潰”的心臟;實施持續腎臟替代治療,替代腎臟功能。這兩項技術通俗的說就是“人工心肺”、“人工腎”。

  醫護人員持續奮戰70多個小時,吳先生的病情持續好轉,心臟功能慢慢恢復,順利撤離ECMO。

  “出現四個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按照傳統的治療手段幾乎沒有人能被救回來。即使近年號稱‘重症搶救終極武器’的ECMO,上機後,國際醫學界公認的院內存活率也只有40%左右,這個患者被救回來實屬不易。”周姝表示。吳先生是該院在應用ECMO技術後成功救治的、病情最重的一例患者。

  目前吳先生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一場普通的感冒,

  竟能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究其原因,

  其實是感冒誘發的爆發性心肌炎在作怪!

  感冒後胸悶氣短要警惕心肌炎

  爲什麼一場感冒會發展成重症心肌炎呢?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的炎症性病變。多種因素都可引起,比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藥物、中毒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病毒感染,一些腸道病毒、流感病毒都包括在內。”周姝表示,感冒後人體自身的身體機能有所下降,病毒通過血液侵犯心臟,引發心肌炎。

  心肌炎可輕可重,輕症患者可以無任何症狀,重症心肌炎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像吳先生這樣出現急性暴發心肌炎的機率非常低,可一旦出現,後果就十分嚴重,不及時搶救的話會直接危及生命。

  “感冒雖小,也不能忽視,積極治療還是有必要的。不過病毒性心肌炎有時候也防不勝防。如果感冒後出現發熱、心慌、氣短、活動能力差,一定要引起重視,到醫院做心電圖、心肌酶、超聲心動圖等檢查,儘早診斷,不要延誤病情。”

  醫生提醒,

  一旦身體出現了感冒、發燒等不適症狀,

  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帶病上班。

  如果出現了胸口疼等,更要重視,

  及時排查,將危險降到最低。

  晚報君提醒:

  乍暖還寒,

  正是冷熱交替的季節,

  大家平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注意身體變化!

  看完速速ZHUAN發提醒家人朋友!

  鄭慧 合肥晚報 編輯:H

  告訴晚報君

  你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