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1500字,讀完約4分鐘

  “

  4月8日晚,格力電器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格力混改是國企改革邁出的關鍵一大步,國企股權(國有資產)有望進入市場化定價的新階段。事實上,2018年二季度以來,國企改革已明顯提速。傾向於認爲,本輪國企改革已拉開新帷幕,進展順利的話,本輪國企改革有望比肩股權分置改革(2007年大牛市的主推手之一),很大可能會激發新一輪的制度紅利。往後看,關注國企改革的四大動向。總的來說,2019年,可以繼續樂觀一點,建議繼續關注四大超預期。

  本文來自2019年4月9日發佈的報告《本輪國企改革有望比肩股權分置,激發新一輪制度紅利——兼評格力混改》,作者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

  ”

  核心結論

  格力混改是國企改革邁出的關鍵一大步,國企股權(國有資產)有望進入市場化定價的新階段。根據格力電器最新公告,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其持有的格力電器15%股權,本次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尚需有關部門批准)。與此同時,2019年4月4日財政部發布修改《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有個新規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轉讓、許可、作價出資的定價不再強制要求進行資產評估,由市場定價或交易雙方協商定價。”據此來看,一直很“棘手”的國企股權轉讓已開始探索市場化的“接盤”方式,換言之,處置國企股權(或者說處置國有資產)有望走向市場化定價。

  事實上,2018年二季度以來,國企改革已明顯提速。統計發現,過去一年國家層面在不同場合以會議或文件等方式,共20多次對國改作出了部署(見附表),包括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開展國改“雙百行動”、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試點等方面。其中,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加快國資國企改革(2018年是“推進國資國企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

  傾向於認爲,本輪國企改革已拉開新帷幕,進展順利的話,本輪國企改革有望比肩股權分置改革(2007年大牛市的主推手之一),很大可能會激發新一輪的制度紅利。回顧看,國企改革貫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整個歷程,不同歷史背景賦予其不同的改革目標與發展使命(大體分5個階段,見附表)。應該說,基本上每輪國企改革都釋放了巨大的制度紅利,尤其是2005年前後全面推動的股權分置改革(見附表)。因此,格力本次混改如果最終成行,也有望推動本輪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甚至比肩股權分置改革。

  往後看,關注國企改革的四大動向。一方面,後續密切跟蹤格力混改的進展。另一方面,綜合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國企改革相關部署,可重點關注四大動向:一是地方國資的舉措,尤其是山西、東部沿海等改革較爲活躍的地區,以及財政壓力比較大的地區(比如湖南等);二是國資委“雙百行動”進展(相關上市公司名單,見附表);三是國有企業考覈機制改革(比如國企薪酬有可能市場化);四是國家對國企改革的再定位,可跟蹤關注對“競爭中性”的相關提法。

  總的來說,2019年,可以繼續樂觀一點,建議繼續關注四大超預期。透過去年底以來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我國政策發力的方向更爲精準也更爲市場化(集中表現爲強調“要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以及把資本市場的地位空前拔高),這也是2018年底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的“2019年,可以樂觀一點”的核心支撐。因此,年初以來A股牛冠全球,其實可認爲是對去年改革政策悲觀預期的修復行情。往後看,建議繼續關注我們年初提出的四大超預期(《

  尋找超預期——2019年宏觀經濟展望

  20190109》),即:

  1)錢從哪裏來?—改“遊戲”規則(關注國內貨幣派生機制的轉變以及中央加槓桿);

  2)錢往哪裏去?—孕育中的新經濟。重點關注“硬科技”和知識產權資本化(多關注研發投入高、專利多、知識產權多的公司);

  3)改革找活力?—重點關注國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資本深化;

  4)誰會去執行?—各方積極性是否提升,有四個跟蹤維度(盡職免責政策;表外融資走勢;PPP落地情況;微觀調研和基建企業的訂單情況)。

  風險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預期。

  附表1:國有企業改革歷程概述

  附表2:雙百行動進展及入選上市公司

  附表3:國企改革動態—國家層面

  附表4:國企改革動態—省市層面

  附表5: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回顧

  本文來自2019年4月9日的報告《本輪國企改革有望比肩股權分置,激發新一輪制度紅利——兼評格力混改》。

  圖文編輯:張泰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