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說了什麼氣話不知道,反正他是有目的的說氣話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怒烏雞國國王,你想想一個唐唐的菩薩能被凡人綁住泡河裡三天三夜?那得是什麼繩子才能綁得住菩薩啊?真相在這裡: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佛祖相中了烏雞國這個地方,於是打算和平招安,派出了文殊菩薩去讓老國王成金身羅漢,以便來靈山一遊,結果由於佛祖多年的西牛賀洲最牛的輿論宣傳,導致整個烏雞國都是烏雞眼。比如當唐僧說自己是大唐來的,帶了三件寶貝,那烏雞國太子竟然鄙視的說:

太子道:「你那東土雖是中原,其窮無比,有甚寶貝,你說來我聽。」……「你那衣服,半邊苦身,半邊露臂,能值多少物,敢稱寶貝!」……太子聞言,心中大怒道:「你這潑和尚胡說!……」

太子又沒去過大唐,何出此言?顯然國王也受到這種思想的誤導認為自己更牛,又趕上來了一個搗亂的野和尚,換誰能淡定?沒有殺了這個和尚就是國王最大的仁慈了,所以才把文殊菩薩弄進河裡泡了三天!

而這文殊菩薩根本就是故意不從河裡出來,為的就是派出獅子精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這個國家變顏色。為了掩人耳目,還故意變成道士,把這屎盆子往道教身上扣,雖是道士,但是國家完全走的是佛教路線。

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在如來佛祖的授意下進行的,最後無可奈何的烏雞國王也只能抱著唐僧訴苦,並望國興嘆:

「可憐!我的銅鬥兒江山,鐵圍的社稷,誰知被他陰佔了!」

不管怎麼說這個青毛獅子精是打算長久佔領烏雞國的,根本就不是文殊菩薩說的三年期限,顯然文殊菩薩在說謊,證據有三:

首先獅子精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百姓,烏雞國的三年大旱,也是為他的出場做準備,他跟皇帝在一起待了兩年,這兩年內獲得了皇帝的信任,正常情況下,一個妖怪是不可能用這麼久的時間來執行一個推井計劃的。一口吞了就完了,之所以他要花兩年時間跟著皇帝,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國王的治國之策,也觀察皇帝的一舉一動,為了以後自己頂替國王做準備,而且是長久代替國王。

其次,他頂替國王以後的這三年,勵精圖治,國家也風調雨順,硬是把一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照著一代明君去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把烏雞國建設好,根本就不是為了報復那國王,否則他為何還留著太子?為何還留著皇后?

以往路上的妖怪都是主動招惹取經隊伍,而這個青毛獅子精一不為喫唐僧肉,二也不為難取經隊伍,三除了推了國王一把,沒有做一件壞事,完全是想置身度外,讓取經隊伍能安安穩穩的過了烏雞國!而偏偏是孫悟空等人找事,生生把他逼出了原形。

所以這個文殊菩薩明顯在說謊,這個青毛獅子精本來就打算長久佔據烏雞國,而且是和平接管,為的就是讓烏雞國頂著道家的帽子行佛家的事,成為如來佛祖西牛賀洲又一個鐵杆國家,只不過他們的計謀被識破,被取經隊伍給揭穿,當然這背後閃現的是太上老君的影子……(別忘了夜遊神是他派出的,仙丹是他給的)

後面的劇情大家都知道了,真正對付妖怪的時候,為了萬無一失還跟太子商量好了劇情,以免到時候陷入被動,剩下的就是激怒那個妖怪了,果然他們瞪著假國王不肯下拜,幾句話就讓妖怪漏了餡,即使後來又變成了唐僧試圖矇混過關,但是緊箍咒還是暴露了假唐僧,這隻被閹了的青毛獅子精眼看就要嗝屁了,文殊菩薩再也坐不住了,忙現了身。

悟空啊,這是我司機,都是自家人,自家人,他可不是壞人哦,是佛祖派他來的,為的就是報我被這國王泡了三天水啊:

菩薩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好一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就是佛家所謂的前世因果報應之說,只要你遇到了劫難,肯定是你前世或者之前作孽造成的,你成功了,就是你心誠,失敗了,就是報應!這可是佛家的終極大法,最終解釋權歸佛祖所有。

既然是報應,那麼誰該為三年大旱烏雞國黎民百姓的死亡負責呢?他們又做錯了什麼?佛家的因果報應此時去哪了?這些難解的問題,就這樣無情的被太上老君血淋淋的揭露在取經隊伍面前。

孫悟空真怒了,這一飲一啄的私仇,噴的正是如來佛祖,文殊菩薩也是佛祖派來的,獅子精也是如來派來的!此時孫悟空的正義感爆棚,你們當神仙的,就為了個人私仇,就害老百姓是嗎?這是什麼邏輯?

我們千萬不要被文殊菩薩的謊言騙了,因為悟空總結了菩薩的罪行,是:

「百姓饑荒若倒懸,鍾南忽降全真怪」……「這畜類成精,侵奪帝位,還奉佛旨差來。似老孫保唐僧受苦,就該領幾道敕書!」

這纔是楊角風最喜歡的孫悟空,此時的孫悟空彷彿又變成了美猴王!文殊菩薩你別說瞎話了,是百姓先饑荒了三年,你這怪才來的,就為了引這怪來,你們竟然坑害了這麼多百姓?而且還是奉佛祖的旨意來的?你們口中的大慈大悲去哪啦?為啥這個怪不受報應?為什麼就不能下幾道敕書治他罪?

就因為人家國王說了幾句對你變成的落魄僧人不敬的話,你就剝奪了人家金身羅漢的指標?況且還是你先對國王不敬的?人家好歹是國王好吧,你這是釣魚執法,還這麼坑害百姓?你睜著眼睛說瞎話就這麼肆無忌憚嗎?

這是孫悟空第一次公開指責如來佛祖,也是他最後一次膽大妄為了,一想起後面他的遭遇,禁不住一陣難過……

文殊菩薩被問的有點尷尬,忙說自己的獅子被騸過,一點也不顧及這個獅子精的自尊,趁著大家鬨堂大笑的空,忙飛回靈山聽經去了……

所以說,文殊菩薩說了什麼不要緊,關鍵是為了激怒烏雞國國王,只有激怒了他,菩薩纔有理由報告如來佛祖,才能執行他們的狸貓換太子計劃,只是沒有想到被取經隊伍給攪了局。就算國王不把他弄進水裡泡三天,他也會找到其他的理由執行佛祖的計劃的!

聲明:本回答只針對西遊記小說中的人物,不要跟現實中對比,不喜勿噴!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眾號:楊角風發作!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烏雞國這一集應該是電視劇《西遊記》開拍的第一集,正是因為這一集的反響強烈,纔有了後來整部《西遊記》電視劇的拍攝。

這一集情節跌宕起伏,原著用了四個章節才把整個故事講完,而本問題問的其實是《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的內容。所以允許我先把故事梗概給大家說一下。

唐僧師徒四人來到烏雞國寶林寺借宿,沒想到不受主持待見。孫悟空仰仗武力降服眾僧,師徒四人才得以進寺休息。由此可見,天下的僧侶都不全是像唐僧一般懦弱,有那種欺軟怕硬的僧侶。

後來,唐僧在晚間遇到烏雞國國王的冤魂,這個冤魂對唐僧說自己本來是烏雞國的國王,因為國內大旱三年,他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用。後有一個道人來到烏雞國,施法求來了雨水,救了黎民百姓。國王和他結拜成為兄弟,誰知道兩年後,這個國王被這個道士在遊玩後花園時推入井內,道士佔了他的王位。這個國王的冤魂請唐僧幫忙降妖,還他江山。

後來,孫悟空從太上老君處借來仙丹,救活了這個國王。並且在宮殿上大戰這個假國王,最終快要降服的時候文殊菩薩來了,文殊菩薩說這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並道出了為什麼要把這個國王在井中浸泡三年。

原文是這樣說的:「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原來,文殊菩薩當初完全是為了做好事,度這個國王成佛而來的,但是因為言語為難了這個烏雞國國王幾句,這個國王就把文書菩薩用繩子捆了,在河中浸泡了三天。

這樣就有問題了,文殊菩薩是有法術的,為什麼自己不跑呢?還有一點就是,他到底說了什麼才激怒了烏雞國國王?

文殊菩薩也說了,烏雞國國王好善齋僧,可見這個國王是個好人。既然國王是個好人,那麼問題肯定出在文殊菩薩身上了。書上說被吾幾句言語相難,這樣可以推測文殊菩薩說的話肯定不好聽,或者說不方便對外人說,具體是什麼呢?書中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推測。

依據就是《西遊記》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這一回介紹唐僧已經到達了西天,就等著取經。這時阿儺、伽葉說了這樣一句話: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對,關鍵就在這裡,如來底下的人在索賄。

烏雞國國王應該也是碰到了這種情況,文殊菩薩肯定說:施主宅心仁厚、樂善好施。能否為我佛度一座金身,送萬兩黃金呢?烏雞國國王一聽,一個出家之人竟然明目張膽的索賄,豈有此理,於是便讓人捆了他,放到河裡浸泡三天,好讓這個瘋和尚清醒一下。

這時文殊菩薩就不好辦了,事情辦砸了,該度的人沒有度化,自己還遭到羞辱。最關鍵的是還是沒法向佛祖交代。於是隻好認栽,自己被羞辱,這樣就有充分理由向佛祖告狀了。文殊菩薩回去後肯定沒有說實話,所以纔有了後來的烏雞國國王三年之災。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文殊菩薩因為當面向烏雞國國王索賄,導致人家還以為他是個不正經的和尚,所以才把他浸在河中泡了三天三夜。這一切都是文殊菩薩闖出來的獲,最終也是他自己來收拾的。怪誰呢?

本文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喜歡請隨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解這道題的關鍵,還得從文殊菩薩的話裏去找答案。文殊說了什麼呢?

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這段話裏,我們可以得到三點信息:第一,烏雞國國王樂善好施,佛祖要度他歸西;第二,佛祖派文殊菩薩變作凡人過來度他;第三,文殊菩薩不會說話,倆人起了衝突,被泡了三天三夜。

也就是說,文殊菩薩是個話簍子,還沒眼力勁兒,凈特麼跑火車。把一個樂善好施的國王給氣著了,能被泡在河裡三天,看來這氣的夠嗆!

但是文殊說了什麼話,能把國王氣成這樣呢?從第一個信息我們可以知道,文殊是要度他歸西的。也就是說,國王得死了,才能歸西。

那我們大概就能猜到文殊說了什麼了,應該就是你快點去死吧,你死了能得到大大的好處,比現在做國王好多了。

而且,文殊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一點都不客氣,毫不給國王留面子。你說,大白天的咒人家死,人家能給你好臉色嗎?所以啊,國王不泡他泡誰?沒宰了他算是國王樂善好施了。

你說國王為什麼不主動歸西呢?看過書的人也都知道,國王有一個愛他的妻子,聽話的兒子,還有一國百姓等他去管理。他如果就這麼走了,這一國臣民定然大亂。從這一點來看,國王並非貪戀這權利,而且真心庇護他的臣民。

(眼疾不得久視手機,答錯勿怪)


整個故事梗概如下:文殊菩薩原本想要度化烏雞國國王成為羅漢,於是喬裝成和尚前去試探,結果一言不合,烏雞國王將文殊菩薩在御水河中浸了三天。所以作為因果報應,文殊菩薩派了青毛獅子李代桃僵,將烏雞國王在井下浸了三年。

可是,這樣的描述似乎很不讓人舒服,文殊菩薩究竟說了什麼話,會讓一個好善齋僧,即將成為羅漢的人暴跳如雷,將一直尊重的和尚綁了浸在御水河裡呢?與此同時,菩薩又為什麼不自救呢?

原因很簡單:

第一:佛祖不願讓烏雞國國王成為菩薩

看看整部西遊記,成佛成菩薩的很多指標都被廢掉了,為什麼呢,就是為了給西遊團隊留空缺。 西遊的路上有兩個是要成菩薩的,一個是烏雞國國王,一個是齋僧一萬的寇洪寇員外。

最後兩個人都沒有如願成為菩薩。所以說文殊菩薩肯定是故意激怒烏雞國國王的,同時也故意讓烏雞國王浸了他三天。如此纔有理由剝奪烏雞國國王做菩薩的機會。

第二:青毛獅子精也想成為菩薩

青毛獅子為什麼這麼著急給主任報仇呢?就是想討好菩薩,希望自己能夠得到這個指標。

不過,青毛獅子顯然沒有巴結成功,最後換來的不過是又一次下界為妖的機會罷了。

第三:烏雞國國王其實並不是真心信奉佛教

青毛獅子精變化成道士,烏雞國國王照舊和他勾肩搭背成為朋友,因此,烏雞國國王齋僧是假,其實是一個驢糞蛋蛋外邊光的傢伙,這也是導致佛祖剝奪他的成佛機會的最重要原因。

我是觀禮,善良的看客,留下你的關注和點贊吧!萬分感謝!


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擁有無上至法。唐僧師徒路過烏雞國,烏雞國國王被困井下,找唐僧求救,才發現原來現在的烏雞國國王是個妖怪。悟空除妖,原來這妖怪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問其為何讓手下下界為妖,菩薩說封了如來法旨。原來,烏雞國國王樂善好施,有大功德,如來想度化讓他成佛,派文殊下界,文殊不可能本像去度,化身普通僧人,文中寫到,話語難為國王,國王大怒,捆了文殊,泡在河中三天。文殊幸虧六甲神相助得以脫身,為了懲罰對菩薩對佛的不尊敬,青毛獅子下界,把國王推入井中,泡了三年。也是因果。至於菩薩說過什麼話。我想一定很為難,很難聽,要不不可能捆菩薩的。


什麼道佛之爭,就是各自為了利益而奪取資源,讓大眾受苦。道佛本一家,在中國只有道教而無佛教,佛教是從道教中分離出來的邪教分子,向慈航道人成為觀音菩薩、文殊真人成為文殊菩薩等都是棄道從佛的欺師死祖的玩意。在西遊記中記敘中揚佛卑道,把道教批的一無是處,顯然與當時的統治利益相關,作者假借唐僧之行,說明佛教的虛偽和道教的無為而衰弱形成顯明對照,而最後要人事上點出,什麼因因果果,只不過是追求利益的一種手段。就象今天的耶穌教,對中國形成一種風氣是一樣的,都是追求唯心的東西!


文殊菩薩:我和你媽紅塵作伴瀟瀟灑灑過。烏雞國王:你奶奶個嘴,把他給我扔水裡。


不對,我認為國王捆他是因為人家的法律規定是吧,人家是國王你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罵人家,而且人家也沒幹啥壞事你那屬於誹謗謠言,我估計換了其他人早就把他宰了,泡你三天只是人家慈悲想給你個教訓


說文殊菩薩度化烏雞國王被寖水三天。這就是個梗。為八十一難埋伏而已!當年文喜和尚拜五臺山,文殊菩薩也沒有多麼難為文喜和尚,只是請教南北方的佛法是否有啥不同!說凡聖同居,前後三三。 所以文殊是故意氣國王的,要不怎麼湊這八十一難啊


鑒於師徒四人去靈山取經,都需要人事開通,且如來說:若白手傳經,後人當餓死了。文殊菩薩度化烏雞國國王為羅漢。可比傳經的含金量多了,所以呢,估計不是索要人事,就是要喫人,(觀音菩薩的坐騎下凡時,也是喫童男童女的)而國王肯定是一個明君,況且當時的文殊菩薩是化身為凡僧前去度化。國王肯定會治他大不敬之罪。在河裡浸他三天,都是對他最仁慈的懲罰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