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人類可以在外太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機體還會以正常的代謝速度進行嗎


所有這些類似的想法都可以歸結到封建迷信,雖然表現形式不同,本質是一樣的。科學的根本是可驗證,凡不可驗證就強調的結論都是封建迷信,不要以為用幾個常用的科學辭彙包裝一下就有所不同!


物質運動,與時間,不能分割,兩者是一體的


我在想,其實時間是不是個假象,只是人類為了衡量有機體的衰變而人為編製的刻度。

真相是,其實一切都是機體的衰老,而從來沒有時間。


假設飛船和外面是封閉的,沒有窗,看不見外面,也無法感受外面的世界,那麼你在飛船裏該怎樣還是怎樣。如果我現在說我們整個宇宙在超光速飛行,你能感覺得到嗎?記住一點,你只是系統的一部分而已。


1.物質和運動。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而上學;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2.運動和靜止。

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包括空間相對位置暫時不變和根本性質暫時不變這樣兩種的特殊狀態)是相對的(穩定性、有條件性)。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

3.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時間和空間具有客觀性。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特點是一維性;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特點是三維性。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性,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一切以時間、地點為轉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建議讀一下相對論,認真將大多數人都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想過這個問題,我高中時代也想過,還跟物理老師交流過。直到老師說我想的和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比較像,上了大學學習後我才知道,這估計是目前能解釋的真理了。


據我聽說哈:時間不能單獨存在,時間其實是物質的一類坐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