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人,不能做壞事,不能有壞心。”在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經營着一家海鮮飯店的任德華從小聆聽媽媽的教誨。這句樸實的話深深影響着任德華的品行,他和愛人從事餐飲業12年以來,每年春節自掏腰包給老人送米,送去一袋米,送去一份問候,送去一份祝福。

  嚴格履行社會責任

  70後的任德華與愛人朱燕來滬創業多年,2011年選址臨汾,開了一家以經營海鮮和本幫菜爲特色的餐飲店。

  店面位於陽曲路汾西路路口,緊鄰陽曲路470弄居民區。經年累月,後廚油煙機漸漸老化,風機噪音頗大。任德華髮現擾民問題後,立即決定暫停營業。針對油煙氣、噪音擾民的情況,任德華更換了一臺嶄新的油煙機,還更換了全新的煙道和風機,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爲了實時監控油煙排放量,他還自掏腰包給餐館排煙口加裝了傳感器,通過手機客戶端遠程監控油煙濃度。此後,他定期請第三方環保服務公司上門檢測油煙排放,每個季度檢測一次,將油煙氣在線監測設備與第三方環保服務公司監控平臺聯網,自覺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做到長效管控油煙氣排放。

  雖然每年油煙排放相關檢測費用不菲,但是任德華表示:“我絕對不會爲了省這份‘環保錢’而使店面周圍的鄰居受打擾。做好自己的事,這是應該做的。”這份擔當令任德華受到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

  “如果每一家餐飲店都能有這份自覺,那我們在提升小區環境、居民滿意度方面有更大空間。”陽曲路470弄居委會工作人員說。任德華門責意識非常強,在做好後廚環保監控的同時,還主動將門前的垃圾清掃工作包攬在身。此外,他還主動清運門前垃圾,爲周邊商鋪樹立好榜樣。

  夫妻共同關愛社區

  近三年來,每到春節任德華都要自掏腰包買米送給社區裏的老人。一年又一年,送的米從5斤裝換到10斤裝,送米對象也逐步實現了陽曲路470弄居民區80歲以上高齡老人和70歲以上困難、獨居老人全覆蓋。任德華不僅自己做好事,還帶着愛人朱燕一起做,以實際行動默默奉獻愛心,愛社區老人如家人。

  今年春節,陽曲路470弄居民區歡聲笑語,熱鬧非凡。任德華和妻子朱燕來到陽曲路470弄居民區,與志願者、居委會幹部一起清點、搬運、贈送大米給老人。居民區志願者石元祥對周到君說,“這已經是任德華老闆第三個年頭向老人贈送大米了,累計總重量在1200斤左右。”

  該居民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有70歲以上獨居、純老人數120人。據陽曲路470弄居委會主任常偉康介紹。“起初,任德華老闆提議讓70歲以上老人們來店裏喫年夜飯,考慮到老人年紀大,上下樓一趟都不容易,最終我們商量後決定以送米上門的方式表達祝福。”

  一袋袋米用印有“福”字和“新年快樂”的布袋裝好,送出了任德華和妻子的愛心,換來了鄰裏間的濃情蜜意。老人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和笑臉,無論相遇在社區還是在餐飲店裏,彼此都能見面問個好,熟悉後可以聊的話題越來越多,從“美麗家園”建設聊到時事熱點,如親人朋友般的暢敘也越來越常見。

  奉獻愛心的同時,任德華夫婦也體會到了融入社區的快樂,“在臨汾,我們有很強的歸屬感。我們在臨汾創業,就是這裏的一份子,那麼這裏的老人就跟我們老家的父母一樣,值得我們像孝敬父母一樣去孝敬他們,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經常上門看望,陪他們聊聊家常,看到他們開心,我們也就很開心。”任德華確實做到了像孝敬父母一樣孝敬這裏的老人。今年2月,居委會爲表達感謝和鼓勵更多的好人爲社區做好事,爲任德華夫婦送來了“關心老人送溫暖,象山情誼暖人心”的錦旗。

相關文章